西部的故事
- 来源:越玩越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西部,越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16 13:37
西部,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神奇的、壮烈的、震撼的甚至荒诞的场景。用一些关键词来提炼或诠释这些场景,那么一定要有的是自由、梦想、远方、磨炼和惊喜。
当然,还有越野。
英雄主义的胜利
坦途,公羊和哈雷
西部的故事一定少不了这样的镜头:荒无人烟的戈壁上,硕大的皮卡载着戴着墨镜、胡子拉碴的男人,从远方拉起漫天的尘土,从屏幕前飞驰而过,满不在乎地奔向看不到尽头的路的远方。背景音乐一定是老鹰乐队或ACDC——是的,我们就是这样,虽然金属摇滚中时不时夹杂着《小苹果》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总而言之,无论是皮卡、尘土、戈壁还是music,这种状态是high的,是酣畅淋漓,是高潮。
带来高潮的是3位“精壮汉子”,是美国英雄主义的代言人——道奇公羊RAM 1500、丰田坦途1794版和福特F-150哈雷戴维森版。其中,坦途是2014款的1794版,其他两辆都是有两三年历史的“旧车”了,但这并不妨碍它们的金属车身反射出耀眼的太阳光,那就是英雄掩盖不住的气质和本色。
丰田坦途1794版
相比于其他纯“土生土长”的美式皮卡,坦途的身份颇有些尴尬——完全服务于北美市场、北美设计及北美生产,但毕竟有解释不清的东洋血统。在越野车领域,血统固然重要,不过丰田带来的高性价比是让美国消费者们无法拒绝的——尤其是坦途这么一款更舒适、更经济、更耐用、更便宜的皮卡。于是,坦途不断地在世界范围内蚕食着福特和雪弗兰的皮卡市场,并常常让它的竞争对手们手足无措。2014款的坦途1794版甚至让那些美国“老大哥”们有些措手不及——连豪华性上都没有给它们留下一点余地,接下去怎么跟人拼?
中庸之道横扫全球
作为全球年销量最大的汽车品牌,丰田的产品却大多相貌平平。没有凌厉的锐角,缺乏寒冷的杀气,甚至可用“中庸”来形容——坦途就是这样。但正是这样的中庸之道,让最犀利的评论家、最不忿的小伙子和最低调的老大爷都挑不出毛病。它看起来温顺而厚道,毫无侵略性却又拥有让人无法忽视的强大力量。
相比于普通版的坦途,1794的前脸更为立体。发动机罩的前端凸起一个新的进气口,与前脸行成一整个平面。金属的进气格栅边缘看起来更加粗壮,让人一看上去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工作伙伴。
无论是车侧还是车尾,这辆1794都没有任何扎眼的线条或装饰。当然,越野人第一眼就能找到他们关心的配置:固定在大梁上的拖车钩、尾部的拖车杠和拖车的电气接口。
它就是这样的踏踏实实,中庸却符合所有人的审美。它在街头也能引起足够的回头率,那并不是因为你的高调,实在只是因为它的庞大身型让路人们无法忽视。
1794的态度
爬上驾驶室,你很难给这辆车的内饰一个明确的归类——它既不属于丰田,也不属于雷克萨斯。粗壮的——方向盘、门把手、换挡杆;宽大的——扶手箱、沙发、空间和视野,是在兰德酷路泽和红杉上已经熟悉了的丰田style。精细的——金属的铭牌、手工的针脚、桃木的饰板;奢华的——小山羊皮饰、JBL音响、丰富的配置,LX570拉过来也要稍逊一筹。更特别的是车内的配色,羊皮、桃木、金属和随处可见的“1794”铭牌让人无法抗拒。
这是1794的态度。
富农、矿主、越野脑残粉,一个都不能少
虽然我们见到的皮卡大多是越野玩具的身份,不过这类原名叫做“pick-up”的大家伙们早先可纯粹为了应付各种奇葩的特殊工作而诞生的。追本溯源,当今的每一款皮卡都有过锈迹斑斑、背着满满的稻草或旧家具呼哧带喘地开往西部或东部的往事。
如今,皮卡的消费主流无疑是越野玩家们。在众多的选择中,坦途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主流——虽然它不够个性,但这辆1794有无数让你欲罢不能的理由。比豪华内饰更重要的,就是它耐用的品质和杰出的性能。当然,作为一辆丰田,能与其他产品拉开距离的一定是品质。
坦途、F-150、RAM 1500乃至其他绝大多数皮卡的车身结构都如出一辙——典型的非承载式车身,前悬为双叉臂+螺旋弹簧减振器,后悬为板簧式减振器。具有东洋血统的坦途在底盘大梁上更动了些脑子:将大梁的钢架结构改为开放式(其他皮卡的大梁多为“囗”字形的闭合结构),这样就能够在颠簸和扭曲中更容易释放能量,让车辆行驶更稳定且整体不易变形,也大大延长了它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加上丰田一贯的“抗造”品质,它成为了富农、矿主和越野脑残粉的共同选择。
事实上,我国第一位坦途车主就是个煤老板。
让一切成为坦途
将“TUNDRA”首先译成“坦途”的绝对是个聪明人。驾驭坦途,确实能获得一种“平坦一切”的感受。得益于其开放式钢梁的设计,在颠簸路面上它也会更加舒适。更主要的是,丰田的4WD系统在多代车型上禁受住了各种高强度考验,在坦途上再融入主动牵引力控制系统(A-TRAC)和拖车摇摆控制系统(TSC),能获得更强大的脱困能力和安全性。
坦途的主打动力配备为名iForce的5.7LV8发动机匹配6挡手自一体变速器。这套动力系统能带来284kW的最大功率和544N·m的峰值扭矩。相比于其他皮卡车型,这套动力配备最显著的优势是动力的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它总是很直接地反馈出驾驶员踏下油门的力度,V8自吸式发动机经过无数轮的调校早已寻找到最合适的工作方式。这种驾驶感受甚至不像丰田,更像是一辆德国车。
同RAM 1500和F-150哈雷戴维森版比起来,坦途的越野性能无疑是最强的——那本来也不是其他两辆车的强项。坦途是唯一一辆有实力深入沙漠的,也是唯一一辆具备低速四驱模式的。虽然沙漠不是它的强项,但是坦途也能跟它的兄弟们——LC系列一起在泛舟沙海,长轴距虽然容易在沙梁上托底,但掌握方法“滚刀锋”时反而能获得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大的限制是对于沙漠来说稍显不足的接近角,如果没有摘下前杠很容易让它“破相”。
英雄不问出处
美国人是很有美国情怀的。挂着丰田标的“美式皮卡”能在美国大行其道,它实在是有太多无法抗拒的理由的。精明的日本人,在最能代表美国精神的一个领域又一次走在了前面。不过,英雄不问出处,坦途1794,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道奇公羊RAM 1500
在所有的美式皮卡中,1500的块头算不上大,但却是极能代表美国精神的一款皮卡。首先,道奇制造卡车的历史已有将近100年了。在军阀混战的时代,“大道奇”就已经是一样重要的生产工具,通过各种渠道从美国进入到国内。RAM系列皮卡诞生于1994年,20年的历史并不算太久,但已足够造就一段传奇。它奢华,但不浮夸,它张扬,但不浮躁。人们叫它“大公羊”,似乎提起这三个字的时候,我们就能想到无数西部的故事——诚然,我们此时就在西部,中国的西部。
刀锋战士
皮卡的主要用途并不是用来翻越沙漠,也并非所有的皮卡都能用来穿越无人区。明确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将RAM 1500形容成“刀锋战士”。
它很酷。从前的RAM完全跟“个性”无缘,中规中矩的前脸仿佛我们一成不变的小学校服。不过从第四代RAM开始,它们开始有了个性和气势。如今的1500外形依然简洁,但已足够依靠简单的线条营造出富有侵略性的外在气质。
进气格栅造型并不复杂,十字架结构的中网已成了道奇的家族化元素。不过占据了几乎整个车头的进气格栅整体前倾,下方向内收拢,具有明显的侵略性——目标永远是前方的地面。
虽然侧重不是越野,但是拖拽和承重可是1500的基础工作。于是,它也拥有与坦途一样的隐藏于前保险杠中的一对前拖车钩和从后保险杠下方深处的拖车杠。在美国,这是一台标准的工作车——拥有它的家庭大多同时拥有一艘游艇或房车等玩意儿,1500是最合适的牵引车。它因此而具有更多的“公路范儿”,一种截然不同的、猛禽和坦途都不怎么熟悉的野性。
公路会客厅
这部分说的是1500的内饰。曾几何时,美国人对待内饰的粗心大意是全世界闻名的,行政级轿车的内饰比起牧马人似乎在做工上也毫无区别,而且长时间内美国消费者对此毫不在乎。也许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威胁实在不容忽视,近年来美系豪华品牌的内饰做工全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但是粗看起来甚至不逊于德国那个著名的“标杆”品牌。
1500足以作为这种情况的代表。它的驾驶舱堪称豪华:只有美国人和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人才驾驭得了的暗红色基调,仪表板、方向盘、座椅和中央扶手处包裹着细腻的皮质,车内处处可见不同内容的金属logo——公羊、车型、ALPINE音响等。道奇的设计师也充分顾及到了“司乘人员”的人性设施——储物空间无处不在,扶手箱、中控面板、车门板、座椅下方等处的空间没有一处浪费,甚至手机、笔记本、打火机、钥匙包、钱包、票据等不同的零碎物件都有专门的隔断可以妥善安置,简直是处女座的福音。
端庄舒适的坐姿、良好的视野和上好的隔音性能是“公路会客厅”的必要因素。当然,1500对得起这个称号。虽然它是一辆更像是工具车的皮卡,但是你尽可以邀请你的甲方、客户、领导或者是秘书坐到车内的任何一个角落——这份尊荣和舒适甚至是A6也无法比拟的。
大块头有大智慧
RAM 1500是一部很“智慧”的皮卡,这体现在它丰富的电子设施配备上。既然侧重公路上的拖拽性能,还能兼顾“公路会客厅”的功用,少不了一系列的舒适和安全性的电子配备,我们可以单独列出一个清单(部分):
长跑的快感
长跑已然成为了bigger甚高的一项国民运动,在白领乃至土豪圈内谁不长跑似乎就成了“土鳖”。长跑是有快感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会获得那种熟悉的、由荷尔蒙催发出的快感,严肃地说,这是一种叫做“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情绪的影响。坐在1500的驾驶席上,手扶粗壮的方向盘,看着前倾的车头将公路撕开甩在身后,我们无从得知这个叫做“内啡肽”的物质有没有发生作用,但快感确实产生了。
1500是个不折不扣的长跑运动员,快感来自于5.7L的HEMI V8发动机,来自于恰到好处地减振器调校,来自于安静舒适的乘坐空间。HEMI发动机是克莱斯勒的传奇产品,1500配备的5.7LHEMIV8发动机更是很好地解决了大排量、高效率和低能耗之间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家伙”们的动力解决方案。在匀速巡航时,发动机有4只气缸正常工作,避免没必要的燃油损耗,当需要急加速时,深踩油门,其余4只气缸会迅速点火,发动机爆发出全部的功率。
不过,根据实际体验来看,HEMI在急加速方面确实差强人意。同向超车时,确定安全距离、打开左转灯、并线、深踩油门,车子并没有像我们期待并且熟悉的那样立即提速超过去,至少在1秒钟以后才感觉到另外4只气缸刚睡醒一般伸了个懒腰。从声音和油门的回馈能感受到动力确实有所提升,不过“急加速”的感受是无法达到了。
1500擅长的是长跑,是长距离的舒适性、稳定性和低损耗,它已经释放了足够的“内啡肽”了,谁也不会要求埃塞俄比亚的长跑冠军去跨栏或登山。
当然,最好也别让1500去穿沙漠——新款车型出现了空气悬挂的配置,胆大的尽可以去尝试一下。
F-150哈雷戴维森版
哈雷戴维森是我们熟悉并且无数人为之疯狂的汽车品牌。F-150从来都是美国销量最高的车型——是的,是所有车型,不是销量最高的皮卡车型。就算是在全球市场中,它的销量都能连年保持在前十名。别管什么金融危机、石油危机还是底特律危机,F-150必须是硬道理,必须是美国梦。同样代表美国梦的还有哈雷摩托、Zippo打火机和可口可乐。于是,F-150与哈雷合作的这款哈雷戴维森简直每一个细节都包含了底特律的机器轰隆、西海岸的明媚阳光、穿皮夹克的络腮胡子和与这些场景一同存在的丰乳肥臀了。当然,这辆车为你预留了Zippo的专用空间和足够的可乐杯架。那么,走起来吧,美国梦。
石油工人有力量
在中国,最能代表“美国皮卡”的应当是猛禽——“猛禽”其实是F-150的一个改装名称,不过中国的消费者完全忽略了F-150的前缀,猛禽反而比它“老子”更出名了。猛禽是经过丰富改装的运动版车型,在消费者看来一切只有三个字:能越野。但是F-150还有很多并非为越野打造的车型,哈雷版就是这样一款。
看起来,它并没有我们熟悉的猛禽凶猛——它比猛禽瘦了50cm,也矮了50cm。哈雷版的F-150的主要用途用脚趾头也能想得出来:拖挂哈雷摩托。因此,它更倾向于公路,也更像是一台甘心衬托“主角”的“男二号”,毕竟,后面的摩托才是更拉风的所在。
它看上去憨憨的,就像五十年前招贴画里的石油工人——看起来面善,地富反坏右惹他一下试试?手里的管钳分分钟砸烂你的“狗头”。何况,这位“石油工人”穿戴了一身的铭牌——在任何一个角度上,你都能找到它和别的F-150的不同,明显的标识告诉你,这是辆与哈雷戴维森有关的皮卡。为了迎合更舒适的公路感受和哈雷骑士们的尊贵身份,这辆皮卡使用了22英寸轮圈和原厂自带的伸缩踏板,这也是其他皮卡不具备的。
爱自由,爱金属,我是哈雷
哈雷的精神是什么?很好说,又很难诠释得清楚。不过,当你坐上红黑相间的皮质沙发,注意到熠熠闪光的哈雷铭牌,音响里重金属音乐响起,方向盘和换挡杆是一如既往地粗糙——你会恍然大悟,这不是一辆普通的F-150,这是哈雷戴维森。
它的内部看起来不如坦途那样宽敞豪华,也比不上RAM 1500的“会客厅”级别,更窄的车身让它的车内空间相比起来甚至有些相形见绌。不过千万不要忽视了它也是一辆全尺寸皮卡,花白胡子的哈雷爷爷也是能够自如地跷着二郎腿在后排痛饮可乐的,当然也少不了随着音乐在车内摇头晃脑。而且,舒适和享受从来不是哈雷帮们追求的第一要素——要无拘无束,要天地无间,要噪起来。它是哈雷,这就够了。
还有什么让它酷得如此别致
6.2L的V8发动机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这款发动机是F-150配备的典型美国式V8发动机,能输出306kW的最大功率和588N·m的峰值扭矩。油耗?算了吧,这辆车代表的是哈雷,是最纯正的美式皮卡,是毫无折扣和任何优惠的美国精神。这本身不就够酷吗?
空气悬挂也算得上是一个。偏重越野的车型是不会采用空气悬挂的,高强度的颠簸和冲击会让它们不堪一击。不过,哈雷版的F-150的主要任务是公路上的牵引工作,可调节的空气悬挂能让这项工作更高效且舒适。此外,它还具备4WD模式——这是为了更稳定的牵引驾驶,最好不要拿它去越野!
醇香型,有点柔
这是一辆工作型、足够酷、能代表美国梦的皮卡,它是F-150哈雷戴维森版。
牵引工作最主要的使用要求就是稳。负重和牵引导致车辆重心改变,刹车和转向的方式也全部有所改变,何况后面拖挂的是昂贵的哈雷摩托。因此,稳定和安全就成了这辆皮卡的行驶原则。何况,虽然脾气依然暴躁,但是骑士们早已不是毛手毛脚的小伙子们了,他们的目标是远方,而不是在公路上飙车。
车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这辆哈雷皮卡永远是被坦途和公羊甩在后面的——它的最高车速被电子限速在160km/h,而且提速也是在缓慢而稳定的过程中完成的,你很少有机会会从它身上获得“激烈”的驾驶感受。不过,正是这种“稳”反而给人带来了更自信的驾驶感受和更舒适的旅行体验。就好像一瓶醇香型的酒,味正、温柔,却也上头。
八千里路云和月
沙漠、戈壁、胡杨林和羊肉、玛瑙、皮卡的邂逅
为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史上最有名的英雄耗尽了“三十功名尘与土”。若英雄泉下有灵,必然会对我们的一切感觉到费解:从天津到银川,没用上一个日夜;他们带着各种各样奇怪的辎重钻进了宋军从不敢踏入半步的阿拉善沙漠;他们居然从沙漠的另一端出来驶入了茫茫的戈壁——连英雄也没踏足过的地方;他们甚至还去了一个叫做“额济纳”的地方——据说是去看胡杨林?英雄甚至没听说过那里,因为英雄对沙漠的另一头一无所知。
不过,若较起真来——英雄压根儿没去过宁夏。流传千年的诗词中,“贺兰山”其实在中原地区。
英雄没走过的,叫高速公路
银川,贺兰山脚下,黄河畔,塞上江南,西夏国都。英雄没去过宁夏,我们来了;英雄更不知道什么是高速公路,我们并没有花多长时间就从天津开到了银川——起点是天津港,车队来自全国最大的皮卡进口商“勇达行”。当然,那个英雄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皮卡,而我们的皮卡车队朝发夕至,晚上就在贺兰山头吃上油腻腻的手把肉了,还有少不了的枸杞酒。
银川并不是此行的某个目的地,虽然这里有著名的影视基地和西夏王陵——玩越野的人,谁会在乎什么旅游景点呢?稍歇一宿,我们的第一个目的地是贺兰山往西的阿拉善沙漠。搁英雄那会,这已经叫“出塞”了。
到阿拉善只有一个理由:越野。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越野圈内最负盛名和规模最大的越野盛会了,作为国内最大的皮卡供应商,勇达行怎能缺席!而且,勇达行在这场盛会中还大出风头——7对新人全部乘坐壮观的皮卡车队在3万余人的欢呼和祝福中巡游英雄会场,完成了前所未有的沙漠集体婚礼,而婚车车队就是勇达行所提供的。
沙漠的另一头是什么
我们来自东部,熟悉的是钢筋水泥、电脑手机、各种App,在庞大的地铁网络中也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换乘方案。对于阿拉善的牧民们来说——我们代表着“沙漠的另一头”,他们单纯得可爱,既好奇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好奇我们的皮卡。
牧民各个都是驾驶高手——几十年前,他们还用驼队进行物资的运送,沙漠腹地的苁蓉、锁阳等都是能换来价钱的好商品,每次要走上一星期甚至数星期才能来到沙漠外的集市上。后来,有了212——这批212如今仍有相当一部分继续服役于牧民的日常生活。作为一项生产资料,越野车对于沙漠中的牧民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掌握的沙漠驾驶技巧胜过任何一个能在环塔中崭露头角的“沙漠王”。
越野人的到来让这些牧民们格外激动——无数车队都需要当地又熟悉路线又懂驾驶技巧的师傅来做向导。你觉得自己驾驶技巧好,还有GPS?别闹了,在“当地人”面前,你的车子和高科技同样一文不值。
其实,我们和他们一样,好奇“沙漠的另一头”到底是什么。
戈壁也有五彩斑斓
从照片上看,阿拉善戈壁是荒芜而单调的。这里几乎没有生命,大片暗黄甚至发黑的荒原,似乎你站上去它就会立即把你吞噬掉。但是当你踏上这片土地,你就会发现其上的五彩斑斓,甚至不乏光彩闪烁——这里就是“沙漠的另一头”,是看似贫瘠却蕴含丰富宝藏的阿拉善戈壁。
“五彩斑斓”的是遍布荒地上的各种碎石,其中不乏玛瑙、水晶等奇珍材质。因为数量众多,且种类丰富,这些石头有个简单的统称“阿拉善奇石”——散步在广袤的各个角落,去捡吧!记得顺便把垃圾也捡一捡。
奇石——也许说成玛瑙会显得更值钱一些。这些玛瑙的产生源于一亿三千万年的一次火山爆发,于是地壳改变、水源断流,形成了广袤的高原,在风沙侵蚀下地表和曾经的岩石、火山石等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怪物环绕的古城
古城已有700余年历史,唤作黑水城。“怪物”并不是700年来的亡灵,而是比古城还要老的胡杨林——由于大多已枯而不倒,又姿态各异奇形怪状,因此被称为“怪树林”,这些“怪物”们千百年来守卫着黑水城——虽然城几近消失,只剩下半拉仍在掉土渣的城墙和几座尚能看出样貌的塔尖。
黑水城距额济纳城区30km的距离,曾是西夏古都,在宋、元时期有着重要的文化、经济及战略地位。该城如今也是当年丝绸之路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毫无顾忌的风沙已将其他城廓连同其中的人民和他们璀璨的文化侵蚀干净。
如今的黑水城是寂寞地伫立在荒漠之中的。待前车扬起的尘土散去,齐整的城墙和肃穆的白塔在逆光下呈现出令人敬畏的黑色,让人凭空升起无限敬意。
在当年,它当然不是这样的。那时城是在黑水河畔、居延海边,据守丝绸之路要道。商道、河水和屯兵带来了极度的繁荣。城墙曾高达10米,全城面积超过18万㎡,内含佛塔、官署、府邸、仓库、寺庙、民居、酒肆等;城外还有一座清真寺和为数不少的民居。
公元1226年,蒙古王成吉思汗从此开始了向中原进发的征服之旅,黑水城便是屠城的第一站——只要有心,如今仍能挖掘出,甚至不用挖掘就能发现的累累白骨。此后,黑水城逐渐衰落,终为风沙掩埋。
黑水城最后的热闹发生在上世纪初——西方的探险家们从各个渠道进入中国,发现了莫高窟,同时也发现了荒漠之上的黑水城。1909年,俄国考古学家、探险家和更主要的沙俄军队带足了口袋和车辆来到黑水城,对此地进行了破坏性挖掘,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佛像、钱币、陶器等珍贵文物洗劫一空,30余座佛塔被暴力摧毁。“洋大人”们的目的达到了,属于中华的文艺瑰宝也就这样毁灭了。
如今,买了门票进来参观的人大多兴高采烈地拗好造型,爬上土台,照好“到此一游”的照片就悻悻离开了——一座荒凉的土城,不过如此。
你们知道脚下有白骨吗?你们想过白塔下曾有虔诚的信徒吗?你们听到阵阵的驼铃声了吗?
胡杨林,我为你而来
额济纳旗是此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当然是为了传说中的“最美胡杨林”。
胡杨林景观区位于额济纳旗东部20km处,现存胡杨林3万公顷,也是世界上仅存的3处胡杨林区。
看胡杨,美的是秋季成片层次不一的金黄。额济纳成片的胡杨林生长在流入沙漠的额济纳河边,纯粹的蓝天、由黄及红的丛林、橙黄的细沙倒映在水中,让游人欣赏到2倍的壮观和美丽。
也许,是因为驾着来自美国的“大块头”们翻过了沙漠、穿越了戈壁、经受了无数路人的“注目礼”,身心和虚荣都得到了极大地满足,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会将豪情、自信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扩大了一倍吧!
这,不也正是旅行的意义吗?
狂奔的野猫
沙漠试驾北极猫野猫1000型全地形车
它骑刀锋、滚刀梁、飞坡涮锅在沙漠中上蹿下跳精力无限;它轻如燕、灵似猫、动静自如在夕阳下卷起扬沙。它是骆驼、蜥蜴和沙鼠们从未见过的大型猫科动物——北极猫UTV。
对于越野人来说,沙漠驾驶堪比是考取驾照时的“科目五”——没挖过沙、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拖车、甚至于没翻过一两次车,都无法通过这个“科目五”的考试。而对于越野玩家们来说,无论是挖沙、陷车还是翻车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不过,对于更高级别的越野玩家来说,这种“司空见惯”完全是“毋庸多虑”——因为他们玩的是全地形车。精确到具体型号,那就是本文中的主角:北极猫野猫1000型。
来自另一座江湖的侠客
在全地形车领域,最为中国玩家们熟知的进口品牌莫过于北极星和庞巴迪,这二位在近年来颇有一统高端动力运动产品江湖的趋势。北极猫当然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侠,不过他明显来自于另一座江湖——因为在我们的江湖上,很少有他的传说。
实际上,北极猫(Arctic Cat)与北极星(Polaris)是一对孪生兄弟。1954年,三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共同创立了北极星品牌生产雪地车,但是由于一些合伙创业的常见问题,哥仨“单飞”了。其中一位叫做Edgar Hetten的就创建了如今的北极猫(Arctic Cat)。北极猫事业几经沉浮,已由最初只生产雪地摩托发展到如今覆盖ATV、UTV、全地形车、雪地摩托等全系动力运动产品及头盔、手套、工程配件等配套商品的大型公司。
性感小野猫
这肯定是一部男人的玩具。“野猫”,这个名字就能引发出男人无限的遐想,见到它,你就会不由自主用“性感”这个词来定义这辆UTV了。
它当然很硬朗——与所有UTV一样,粗壮的减振器支臂、包裹车身的防滚架和棱角分明的防护罩。这些当然都是十分硬朗且充满肌肉感的设计语言——但是更引人注目的是它协调的整体造型:凌厉的前脸倾向地面,尾部向上收拢露出结实的“腿部肌肉”,整体感觉就像是一只趴在地上、蓄势待发且虎视眈眈的野猫(你也可以尽情联想那不是一只野猫,而是一位奔放的姑娘)。这种感觉,当然就是性感!
狂奔的猛兽
花丛老手都应知道,“性感”往往意味着自由奔放,狂野不羁的它并不是那么容易hold住。不过,一旦你们合上了节拍,它将带给你难以言表的刺激和快感——接下来就是你们共同的高潮。
“高潮”来自穿梭沙丘间的酣畅淋漓。在沙漠上,野猫具有其他车辆无法比拟的先天性优势:质量轻巧,整车重不足600kg;结构紧凑、通过性强,野猫具有330mm的离地间隙;动力强劲,V型双缸951cc的发动机配备EFI系统;四驱凶猛,两驱、四驱和四驱锁止模式间可一键式自由切换……
鉴于这些先天性优势,它几乎不会陷车—你可以稳着油门,斗着胆子无所顾忌地向沙梁的最高峰驶去。你尽可以骑着刀锋前进,在外人看来这已经无异于“空中漫步”。越野车是无法跟踪你的轨迹的—动力、重心、重量、通过性、视野共同影响了它的通过能力。一旦感到重心不稳,转动方向野猫就会立即向坡下窜去。你也可以尽情地起跳,像一只真正的野猫一样。它的前后悬架行程分别有431.80mm和457.2mm,车身配重为40:60,起跳后能避免“大头朝下”导致的翻车。
动物凶猛
野猫也乖巧,它等着主人的爱抚,它期待和主人一起骚动。野猫也凶猛,它瞪着每一座看似威严的沙山,它向每一个想同它竞争的“异类”呲牙咧嘴。
相比于其他品牌的全地形车,野猫系列最大的优势就是运动性能。在北美,它再各项赛事中出尽风头;在欧洲,它帮助极端环境下的特殊工作者(森警、边防、救援等)迅速、高效地完成各种任务。在中国,它似乎还显得乖巧——那是它蓄势待发,野猫永远凶猛!
文、摄影/肖晗 设计/田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