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风雷

  • 来源:越玩越野
  • 关键字:邵风雷,行者,越野
  • 发布时间:2015-01-16 14:59

  风雷姓邵,是一位雷厉风行的行者。在我们的所有“玩家”中,风雷岁数不算大,旅行的经历可不算少。有别于一些已经被文艺青年们奉若神明的旅行达人和可望不可即的土豪级玩家,风雷离我们很近:他能够背着行囊苦行僧般地长途跋涉,也享受得到豪车专机的奢华服务。行者,是他的精神代号,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人生态度。

  山外的世界是无约无束的

  “行者”有很多种定义,但至少要满足一个基本要求: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精神支持。邵风雷从小是个“山里娃”,每天上学就要翻山过河地步行十公里的山路。这十公里不只是家到学校的距离,相比于日后长距离的艰苦旅行,这段路在长度上不及百分之一,然而,却走出了邵风雷的强健体魄、坚韧毅力和宽阔眼界。

  大山里的孩子更加向往外面的世界。上了大学,邵风雷走出了大山,就动用各种交通工具开始了自己的行者生涯。先是仗着好身板和年轻力壮,骑自行车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在读期间积极创业,为的就是能赚取路费去更远的地方。

  师范学校毕业的邵风雷在当年有很多种让人羡慕的选择——人民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份不错的职业。何况,身体素质超常的邵风雷还被军事部门看重,一条神秘而不可限量的军旅前途也摆在他的眼前。但是他并没有选择这些能立即获得稳定的生活和不错的社会地位的职业。他先后任职过机关单位、外企、国企,还长期在NGO组织(国际非营利公益组织)担任重要工作,之后又考取了北大的MBA。

  MBA的课程为邵风雷又打开了新的一扇窗,按照现在的流行语言来说应该称得上是“脑洞大开”,他决定真正服从内心的指引——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活出自己想要的活法。于是他放弃了企业高管的位置——其他MBA学员都会在毕业后在事业上更进一步,邵风雷却选择了全身而退。

  摄影、越野也旅行,玩的是境界

  以退为进的邵风雷花大价钱“烧”了专业的器材和户外装备,这首先在硬件设施上奠定了邵风雷是一个旅行家而不是一个苦行僧式的驴友。行摄,成为了他生活的主题。他随心而欲,漫无目的,甚至能到火车站随便买张车票就开始一次新的探索。林海雪原、苍山洱海、千年胡杨、平湖秋月……无数人心向往之的景点成为了他的一幅幅摄影作品。邵风雷是一个肯钻研的人——他的“摄影”可不是像现在所流行的那样,“文艺青年”们把相机挂在胸前,或者“夕阳红”们穿着马甲背着全套的高级货。他看到别人看不见的风景,记录下别人未曾发现的瞬间。就这样,邵风雷成为了中国新闻社的签约摄影师。

  越野圈中不乏这样的“大拿”:最早一批接触户外,在上世纪末开始穿越、登山、攀岩,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就顺其自然地晋级到越野车领域。邵风雷当然是其中之一。不过,风雷玩越野从来不是“独乐乐”,他很快就笼络了一批志同道合的越野人,推动创办了较有影响力的越野车媒体和大型的越野赛事和活动。关于旅行,他也能进行到更高的高度:策划并带队执行大型国际自驾穿越活动,组织高端的公关活动和定制旅行。同样是旅行,他把“玩”演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和一项收入不菲的事业。这,是本事,更是境界。

  走遍全球,方向永远是回家

  如今的社会上,其实不缺乏旅行家。我们经常能在微博或朋友圈内就看到相熟或相识却不相熟的朋友们在世界各地“晒”自己的旅行并心生羡慕。许多“驴友”或者“意见领袖”甚至干脆为自己琢磨出各种噱头和借口常驻国外,仿佛自己真成了超凡脱俗的“洋大人”一样。

  风雷走遍了几大洲,见识并记录了沙漠、无人区、草原、冰川、丛林等所有的地形,驾驶过海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虽然他的旅途经常是漫无目的的,但方向却始终明确——心中指引的,始终是家的方向。所以,无论邵风雷走到哪里,经历了怎样的风险或享受到怎样的刺激,他一直谨记着来时的路和回家的方向,从来不会迷失,更不会被诱惑遗忘了自己的根本。

  这才是一个真正的行者的基础素质。

  Q&A 《越玩越野》专访邵风雷

  Top4x4:为什么会想到去西点军校学习?自己在西点军校有何收获?

  邵风雷:西点军校是全球范围内培养领导者最有方法和效率的地方。那里走出了3700位将军,其中包括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北方联邦军总司令格兰特、南部联盟军总司令李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远征军总司令潘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太平洋盟军统帅麦克阿瑟;那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包括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第2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西点还成就了无数的商业精英,包括1000多名董事长、2000多名副董事长、5000多名总经理和董事长,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商学院都要多。在北大接受过MBA的培训后,很多人都想要到西点军校“探秘”,见识一下他们是如何把一名普通士兵塑造成具有卓越领导力的将军,所以我就到了那里。

  对于西点人来说,领导力就是影响他人的能力。领导力的培养是终生的,是一个逐渐进步并贯穿生活所有部分的过程,不断提升领导力应该成为军校生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和最重要的价值观——那不是一个装着“技巧”和“工具”的百宝箱,通过严格的学术、体能和军事培训,它改变了我的基本信念和行为,这是一次特别了不起的历练。

  西点军校的培训过程中特别强调领导的“品格”教育。西点的教官认为,人的个性特征(personality)受到天生的影响,但是“品格”(character)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和训练得到提升的。1898年,西点军校将“职责、荣誉、国家”正式立为校训,从此就不难看出“品德高尚”是他们关于人才判断的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因素。作为学员,进入到西点军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深受这种价值观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正直诚实和尊重他人的尊严。对于西点来讲,一个有品格的领袖要追求真理、评判是非,在行动中还要表现出勇气和承诺。军事领导者掌握的是他人的生命,担当如此重任需要相当大的勇气、果断、正直和自我克制,而且每一项都要做到最好。

  西点对学员的培养也从来没有一句口号,而是把提升领导力的理念巧妙地与教学、体能和军事训练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结合起来,使领导力的提升变成每个人的日常需要。在西点的所有学员每分每秒都在体验、实践以及感悟一门最艰苦的功课:品德。联想到企业的发展,领导者除了需要聪明才智,勇气、胆量、责任、正直等品格不恰恰是更加需要的吗?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完全理解了西点教给我的知识及能力,还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思考及分析,西点的精髓正在生活和工作中给我越来越多的启示。

  Top4x4:您的旅行似乎从来不是从A地到B地的移动过程这么简单,中间总是有十分丰富且有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一般都是怎样安排的?

  邵风雷:旅行可以说是一个人的事儿。你可以享受自由自在的独身旅行,那样不必承担任何责任,只感受旅途中的风景便好。但是对我来说,一次旅行应当获得更高的性价比——意思是在我的一次出行中可以融入进来更多有意思的东西,也能对社会产生更高的价值。比如,穿越沙漠本身除了自己的感官刺激外并不能产生多大价值,但是我可以组织队伍带上世界各地的地质学家、生物学家等能产生社会价值的人物前往世界不同的沙漠进行穿越及科学考察,结果是数次行动对于生物、环境、能源等问题都有新颖的结论和研究。这样的事情经常在我的旅行中发生——我愿意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户外旅行中来,享受这种乐趣并转换成更大的社会价值。我想,这也就是旅行的意义吧!

  Top4x4:外人能看到的是旅行中风光的一面,背后的危险或者辛酸又是什么样的呢?

  邵风雷:“风光”当然是要付出极大代价的,而且这些代价基本都是别人无法体会甚至不能理解的。我曾攀冰失足,在冰山上滚了下去,最后是利用相机作为工具支撑住了身体避免头撞到岩石;在沙漠中探路车辆连续翻车,索性自己没有大碍,但同车的伤员骨折,被直升机接走,而我继续在沙漠中探索;在雪山上开车车辆失控,万幸在悬崖边缘刹住;为了记录奥运圣火在珠峰的传递瞬间,在无氧的条件下挎着相机在布满尖锐碎石的珠峰山路上狂奔,拍完照片后几近晕厥……这些都是旅途中常见的另一种“风景”,经验和教训自己留在心里,美景和感悟分享给别人。

  文/肖晗 图片/邵风雷 设计/田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