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觉香气氤氲,经纬华彩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苏绣,香囊
  • 发布时间:2015-07-27 14:49

  “蹙金妃子小花囊,销耗胸前结旧香。谁为君王重解得,一生遗恨系心肠。”

  ——张祜《太真香囊子》

  香囊,又叫容臭、香缨、佩帏、香袋、花囊,也叫荷包。古人佩戴香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古人腰间多佩戴香囊作为装饰,并以之作为男女定情之物。端午时节也有佩戴香囊的习俗,直到现代,人们还用香囊驱虫祛秽,清新空气。

  《岁时杂记》中提及宋时一种香囊,“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从那时起,香囊几经变化,质地材料多样,有玉镂雕的,金累丝、银累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形状变化丰富,圆形、方形、椭圆形、倭角形、葫芦形、石榴形、桃形、腰圆形、方胜形等;制作也日趋精良,广受流传。香囊不仅是佳人的专用佩戴品,同时也为众多男士所用。

  苏绣香囊,就是以苏绣工艺为装饰制作的香囊,又称为“绣荷包”。苏州刺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刺绣产品的总称。相传三国时代孙权的夫人极擅刺绣,能绣五州河海,称为“针绝”。宋代出现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坊巷。明清时代形成特色并兴盛一时,不论皇室还是民间刺绣都十分精彩丰富。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因多出于名门闺媛,故称“闺媛绣”。其特点是色调典雅,行针匀贴,善用晕染手法,色阶间留有空线。针法有套针、抢针、齐针、打子、拉梭子、盘金、网绣、纱绣等。“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苏绣香囊在香囊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明清苏绣香囊使用更多且多精美者,佩戴香囊更成为皇宫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曾发过“每年五月初一起挂五毒荷包”的谕旨。今日的苏绣香囊,不仅参考古代宫廷香囊,既有传统图案题材,同时也设计有符合当代题材的图案,作为小件苏绣实用品更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制作者精工细做,运用东方美学理念,结合现代设计风格,再现苏绣香囊的古典之美,让这门古老而传统的工艺绽放新的美丽。

  编辑/徐展 文/经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