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禅的“灵魂血脉”

  • 来源:醒狮国学
  • 关键字:李苦禅,卢沟桥事变
  • 发布时间:2015-07-27 16:01

  文化相异,公民的价值观也大不相同,比如西人重个体权利,东方人较具团队精神。但有一点极为一致:面临外敌入侵,必须忠于自己国家,背叛行为不可饶恕。这种大是大非上的选择,我们名之为气节。

  李苦禅是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书画家之一,其作品书与画互为表里,笔简意繁,自然含蓄中深蕴阳刚之气,代表作有《盛荷》《群鹰图》《松鹰图》《兰竹》《晴雪图》《水禽图》。与艺术上的成就相比,李苦禅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气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战局对中国很不利,因为不愿成为日本人的奴隶,次日,李苦禅即辞去北华美专、北平美院的教职。北平新街口教堂的长老黄浩是八路军北路军冀中军区“平津特派人员主任”。在学生黄骥良的介绍下,李苦禅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黄浩情报组”。

  李苦禅对地下抗日工作极其上心。他将自己居住的柳树井2号作为联络点,这个院子面积狭窄,南屋三间低矮简陋,其中一间半是他作画、休息、接待地下工作者的地方。在这个蜗居里藏身、中转的,有地下交通员、奔赴根据地的青年学生和外国友人。李苦禅恪守地下工作纪律,不该问的事绝对不问,该做的事竭力去做。有时地下人员缺盘缠,恰好碰上他自己也手头紧,他甚至会去当铺变卖衣服换钱。有时他也会去当铺买些旧衣服,根据地下人员的身份需要进行妆扮,或者将女学生打扮成农妇,或者将情报人员变身为货郎。为了逼真,他还会在这些地下人员的脸上、手上涂些颜色。

  除了当交通员,李苦禅也亲自参与抗日情报工作。李苦禅有个朋友叫袁祥峰,这个人本来是原29路军的军官,卢沟桥事变时住在自己家里。1937年7月28日夜,29路军悄悄撤离后,袁祥峰成了失散人员。袁祥峰在老家躲了段时间,觉得不是长久之计,于是找到老朋友李苦禅,想在他家住几天,相机寻找部队。在李苦禅的帮助下,袁祥峰参加了八路军。后来又受命潜回北平,李苦禅动用自己的关系,介绍他加入汪伪徐州治安总司令部,成为一名上尉副官。到了徐州,袁祥峰一度联系不上中共地下交通站,只好给李苦禅写信,用约好的暗语传递情报,再由李苦禅通过地下党组织转给八路军,这样的方法一共用了6次,李苦禅次次都将情报及时送到了。后来,袁祥峰与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此种方法才终止。过了段时间,袁祥峰接到八路军秘密指令,要求他回根据地汇报工作,但袁祥峰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借口脱身。李苦禅受其请托,给他拍了一个“母亲病故,速返京治丧”的电报,袁祥峰才得以成行。汇报完工作,袁祥峰又无惊无险地回到了徐州。

  李苦禅的抗日行为终于引起日本宪兵的注意,1939年5月14日黎明,一群日本宪兵、汉奸冲进李苦禅的南屋,用枪顶住李苦禅与他的学生魏隐儒,以私通八路的罪名,将他们抓到了北平日本宪兵总部“留置场”(拘留所)。审讯一开始,李苦禅就当着一群日本宪兵的面,大骂懂中文的日军少佐上村喜赖,日本宪兵气得跳脚,对他用上了酷刑:灌凉水、压杠子、用皮鞭抽、往指甲里钉竹签,打晕过去又用冷水激醒,然后继续抽打,但李苦禅什么都不承认,依然破口大骂。李苦禅是知名人士,日本人又没有掌握真凭实据,最后只好放了他。

  日本宪兵虽然放了李苦禅,却暗地派人盯着,幻想收集李苦禅从事抗日工作的“铁证”。李苦禅知道再直接参加地下抗日工作不太方便,他换了一种方式,用书画宣传抗战。他的画里,有讽刺汉奸的《大官风顺图》,有表达家国之思的《兰花图》。1939年隆冬与1940年夏天,他又先后两次带着长子李杭来到天津举办个人画展,所得报酬全部交给抗日地下组织,自己不留分文。

  文人抗敌有种种,一般人都是选择不与侵略者、汉奸合作,你想让我在沦陷区从事奴化教育,我去大后方;你想买我的画装点门面,我闭门谢客;你希望我为你唱戏开心,我蓄须明志。这样的举止,自然也有操守与气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国民的救国保种之心。不过,我觉得更难得的是像李苦禅一样,用自己的精力、金钱、智慧投身实际的抗日工作,为国家、民族提供直接的“体力”支撑。毕竟敌人是靠我们的血肉之躯赶走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只想别人流血流汗,自己隔岸呐喊,侵略者很可能变成征服者。八年抗战能够开出殷红的胜利之花,投身地下抗战的李苦禅们功不可没。

  气节是一个人灵魂的血脉,有了它,我们的生命才会伟岸地屹立在大地上。

  编辑/书含 文/游宇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