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华南草鱼罗非养殖市场观察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草鱼,罗非,养殖
  • 发布时间:2015-07-31 08:48

  生存环境恶化驱使企业把重心转战到草鱼和罗非鱼这两大市场,“红海”中饲料企业厮杀成风。

  草鱼、罗非鱼是华南地区养殖量最大的两个品种,2014年华南地区罗非鱼料约为129万吨,草鱼料约为170万吨。由于市场基数大,且养殖模式多样化,给了饲料企业发挥的市场机会,近几年不少饲料企业竞相涌入。

  上半年,华南地区养殖品种的行情几乎全线低迷,市场呈萎缩趋势,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驱使企业把重心转战到草鱼和罗非鱼这两大市场,“红海”中饲料企业厮杀成风。

  罗非鱼:饲料销量同比下滑20-30%,“加工+饲料”优势凸显上半年罗非鱼行业热点,除了鱼价低迷导致养殖户投料量减少,饲料销量罕见出现第二季度低于第一季度之外,还有“加工+饲料”模式对单一饲料企业的冲击,这一模式在以出口为主的海南罗非鱼市场风头正盛。在海南罗非鱼料总量全年可能会有20%左右的下滑幅度时,主打“加工+饲料”模式的海南翔泰预估仍约有35%的增量。

  而在广东和广西地区,恒兴在当养殖户存在卖鱼难问题时,也开始采取“加工+饲料”的模式,一时间对其它单一饲料企业造成压力。“加工+饲料”模式的优势在于,有助于饲料企业通过加工板块回收商品鱼,从而回收饲料款;在市场竞争中可守可攻。守,则能回收自己的饲料款;攻,则通过收购竞争对手的客户所养的鱼,以鱼换料,让竞争对手无钱可收。

  两广地区由于有罗非鱼内销市场,小型养殖户对加工厂的依赖性不强,当加工厂报价较低时,这类养殖户可以选择将鱼卖往批发市场。而大型养殖户因为养殖量比较大,需要依靠加工厂批量收购。相比而言,加工厂只能对大型的养殖户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反过来说,当两广地区的罗非鱼养殖出现某种程度的规模化、集约化时(罗非鱼养殖利润低,养殖户极可能通过规模化生产来获取更高的效益),“加工+饲料”模式的优势便会体现。

  目前,两广地区有加工及饲料业务的企业主要是百洋、恒兴、国联及广西西河食品有限公司(投资了广东双湖饲料有限公司)。

  1、海南市场

  上半年海南地区罗非鱼料销量预估同比下滑25%-30%,下滑量集中在第二季度。从5月底的收鱼情况来看,1斤以上规格商品鱼出肉率降了约3%,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养殖过程中饲料投喂量不足。

  据了解,第二季度尤其是6月份的饲料投喂量锐减,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一是鱼价过低,1斤以上的鱼亏1元/斤左右,养殖户没有动力投喂;二是持续高温且降雨量很少,目前不少鱼塘水位下降了一半,养殖户为了减少病害发生,减少了投喂量;三是大规格商品鱼存量极少,以3-7两规格的鱼居多,1.6斤以上规格鱼约仅剩1-2成。

  目前,海南罗非鱼养殖已进入高温病发期。据悉,文昌的池塘养殖罗非鱼超过9成发病,且死亡率高,部分鱼塘出现死鱼后,3-4天内整塘鱼都会死亡。这也可能跟行情不好,养殖户疏于管理有关。由于加工厂对药残问题的持续关注及监管,养殖户在鱼发病后也不敢用药。

  投苗量方面,预估5月份之前的投苗量仅为去年同期的40%左右,但6月开始投苗量随着出鱼量的增加逐渐恢复正常,整个上半年的投苗量可能同比下滑40%。受此影响,以及上半年饲料投喂量的减少,全年罗非鱼料销量预估比去年下降20%左右,可能会由去年的38万吨下跌到30万吨。

  (1)各饲料企业市场表现:按业内预估,上半年罗非鱼料销量排名前五的饲料企业分别为翔泰、百洋、通威、歌颂、裕泰。

  其中最大的黑马是歌颂,歌颂是海南文昌本地的饲料厂,销售相对低档的罗非鱼料,成为不少养殖户在今年低价行情下的选择。不过歌颂一直是做现金料,尽管便宜但不包收鱼,养殖户卖鱼时会有点麻烦。

  裕泰在去年时还可以排到市场第二的位置,由于没有加工厂配套回收饲料款,今年继续控制资金支持力度,要求现金购买饲料。今年经销商资金缺口大,很难提供足量的现金拉料,所以裕泰在文昌市场的量下滑得比较厉害,但还有畜禽料支撑。据悉,裕泰或考虑网上卖料。

  通威现在占优势的是在文昌以外的岛内市场,这块市场也有约10万吨的罗非鱼料量,而且不像文昌一样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经销渠道也相对比较良性。其中,通威占了30%-40%的市场份额(翔泰大概占了20%,计划加大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当养殖市场存在卖鱼难问题时,通威加工厂并未足量采购原料鱼来带动饲料销量,反而减少了加工量,大体可看出通威由于有经营畜禽料,在罗非鱼市场存在高经营风险时,有意减少了对罗非鱼板块的资源投放。

  百洋今年在资金支持力度上有所提升,再加上有加工厂配套(加工产能大概可以拉动8-10万吨的饲料销量,但去年全年仅2.8万吨,优势未发挥出来),上半年的销量有较大增长,全年的销量预估可能在5万吨左右。

  翔泰可以说是险中求胜,在当其它加工厂不能正常收鱼时,通过“以鱼换料”的方式维持相对正常甚至超负荷的加工能力,很多此前未经销翔泰料的经销商面临卖鱼难的问题时,只好把鱼送到翔泰,然后换回翔泰料供给自己的养殖客户。

  目前,全岛比较优质的罗非鱼料经销商可能只有3个跟翔泰没有饲料业务往来,其余的基本以专营或兼营的方式经销着翔泰料,预估翔泰今年将占据海南5成的罗非鱼料市场份额,达到15万吨左右。去年为11万吨,市场占比接近30%。

  据了解,翔泰还计划上12条鱼片加工线,加上现有的60万斤的日加工产能,明年的加工产能可能达到80-100万斤/天。按100万斤的日加工产能计算,可以拉动20万吨的罗非鱼料销量。

  (2)翔泰“接手”经销:现在经销商还比较理性,没有怎么抬高鱼价收鱼,但一旦市场缺鱼且养殖户开始大量用料时,高价收鱼仍会再现。因为按市场的操作模式,经销商只有收购更多的鱼,才能换回更多的料,而刺激养殖户卖鱼的导向无非是谁给的鱼价高。

  据悉,为控制经营风险,对欠款过多而又无法顺利还款的经销商,翔泰开始派驻财务人员进行管理。经销商仍负责市场维护,翔泰则按每包料以一定的销售提成返给经销商,当养殖客户卖鱼时,翔泰回收成鱼来抵消经销商的欠款。

  此举可能会让经销商恶意欠款,然后留下“烂摊子”让企业来接手,但对企业而言,接手经销商会让销售渠道更稳固。

  2、广西市场

  上半年广西罗非鱼料销量预估同比下滑20%-30%,下滑量也集中在第二季度,主要是受加工厂鱼价下调影响,养殖户缺乏投料动力,也降低了投苗热情。部分罗非鱼养殖户转为精养斑点叉尾鮰或混养鲤鱼,当地鲤鱼塘边价可以卖到6元/斤,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则可以卖到11元/斤,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也有9元/斤。整体而言,上半年罗非鱼放苗量可能同比有30%-40%的下滑。全年来看,饲料销量预估将同比下滑25%-30%,跌至13万吨左右。

  上半年,广西罗非鱼料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是市场容量整体下滑,另一方面是饲料企业需要维持一定的销量才能摊销经营成本,所以企业不得不通过赊销、优惠等方式来撬动市场。

  据了解,当地赊欠比例普遍在30%-40%,个别市场赊欠比例为50%,摊算利息下来相当于一包料增加3元左右;或是跟虾料一样收预付款,一万元返点300元或400元;或是赠包的方式一吨料送3包,以往多数是一吨送1包。

  3、广东市场

  (1)湛江地区:上半年的罗非鱼料销量预估同比下滑15%左右,主要集中在5-6月份。目前当地1斤以上的罗非鱼存塘量估计只有1-2成,以2-3两的鱼居多,但投料量也不大正常,加上投苗量同比减少40%左右,全年算下来湛江地区罗非鱼料销量可能会减少20%-30%,跌至11万吨左右。

  湛江地区山塘水库较多,尤其是雷州地区,有中小型水库126宗、山塘349宗。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雷州出现持续高温炎热少雨天气。7月初,据悉当地13宗中型水库已有7宗接近死水位,113宗小型水库已有99宗接近干涸,349宗山塘已全部无水,境内的12条大溪河流部分断流,小河全部枯竭。严重干旱及高温天气对当地的罗非鱼养殖带来影响,当地饲料企业反馈,目前吉富罗非鱼的发病率在7成左右,奥尼罗非鱼的发病率约为4成。

  水库养殖属于湛江地区比较有特色的市场,其饲料用量非常大,一个大水库的饲料用量往往就相当于一个经销商的年销量,对饲料企业而言无疑具有吸引力。但资金支持力度大,以及潜在的养殖风险(如抓不起鱼、社会治安影响或是暴发性疾病)也让不少饲料企业望而却步,会认为不如多去开发几个经销商,可能所需承担的风险还不用这么大。现在,饲料企业也比较少直接对接水库养殖大户,而是会通过经销商来操作,便于饲料回款。

  今年上半年当地饲料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赠包非常普遍,多的一吨送5包。不过这只是表象,因为赠包多的企业给的返点比较少,相当于把返点的部分优惠折算到饲料上,就体现出赠包量大;而赠包少的企业给的返点较高。整体来说,可能赠包多的企业和赠包少的企业,在让利幅度上都差不多。

  (2)茂名地区:上半年的罗非鱼料销量预估同比下滑30%左右,5-6月份下滑量最大,达到50%-60%。当地罗非鱼以立体养殖为主,经销商也基本是经营畜禽料的同时兼营罗非鱼料。今年猪价、禽价比较好,经销商及养殖户把经营重心放在猪或禽上,对罗非鱼不怎么关心。养殖过程中极少正常喂料,但当发生鱼病时,由于投喂药饵的需要,会使用一些饲料。

  因为鱼价低迷,养殖市场为了节省费用偏向于使用低档料甚至不用料,高档料几乎推不动。市场中,部分企业推出的罗非料加上促销力度,一包算下来还不到90元,但养殖效果一般。茂名海龙今年也在原来的高档及特种料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推出了定位中档的“罗仔优”产品,推广思路大致为前期让养殖户投喂相对低价位的“罗仔优”,后期在鱼快要上市前用定位相对高档的饲料催肥。茂名君有今年是希望靠模式来拉动饲料销量,推荐养殖户采用“6两养殖模式”——用6两养殖模式专用饲料养殖6两规格鱼。其实,如果今年行情较好,茂名君有在当地要拓开市场还是比较容易,因为大北农的猪料在茂名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茂名君有可以借用大北农的猪料经销渠道切入。

  今年当地罗非鱼投苗量估计同比减少40%-50%。由于养殖户的投料意愿几乎是参照商品鱼的价格,所以全年的饲料量暂时无法预估;如果后期鱼价走势乐观,可能全年的饲料量仅会下滑20%左右,但如果不乐观,则可能会有50%-60%的下滑。

  (3)珠三角地区:上半年罗非鱼料销量预估同比下滑15%左右,低于广东其它市场,主要原因是往年珠三角地区的罗非鱼过冬时会冻死一批,但今年暖冬几乎没有冻死鱼的情况出现,所以第一季度因为存塘鱼较多,饲料销量有所增长。5月份之后饲料销量开始下滑,特别是6月份,市场整体有30%-40%的下滑幅度,并延续到7月份。

  之前预估5月份持续暴雨天气之后养殖户会大量补苗,但实际上低迷鱼价令不少养殖户放弃了这类想法,因而整体投苗量可能同比有4成左右的下滑。部分养殖户开始转养鲮鱼,或是减少罗非鱼的放养密度,而增加草鱼、花白鲢、鲫鱼等套养鱼的比例。由于模式的改变,为了照顾底层鱼类的需求,沉水料的使用比例开始增加。

  草鱼:中山市场标准不一,给饲料企业发挥空间

  上半年珠三角地区草鱼饲料销量预估同比没有太大变化,但部分厂家面临的经营压力很大。一方面是草鱼料三次降价后,整体降价幅度达到11-12元/包,饲料企业肉搏过程中养殖市场对饲料效果的认知相对清晰,少了能浑水摸鱼的市场机会;二是面上的三波降价结束后,部分企业开始私下在点上发力拉动销量,主要的方式就是找一些合适的经销商谈好目标销量,达到了就给多少钱;三是新进入的饲料企业增多,在销售政策以及推广期的饲料性价比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而瓜分了部分市场。

  分析珠三角的草鱼养殖市场,拥有草鱼养殖面积10多万亩、脆肉鲩养殖面积近3万亩的中山是最佳样本。中山市场有着可以说是国内草鱼养殖划分得最为精细的养殖流程,从水花→2-3cm鱼种→10cm鱼种→0.1-0.5斤鱼种→1-2斤超市鲩→3-4斤统鲩→5-6斤大鲩→10斤以上脆肉鲩,各个环节都有从业者在从事,并衔接形成一条完整的养殖链。饲料企业为了满足市场细分的需求,相应地开发出了“粉料、小破、中破、大破、1.6mm、2.8mm、3.8mm、4.5mm、5.5mm”等粒径的饲料。

  所以,市场的复杂性决定了饲料企业很难在草鱼市场“全面开花”,除了集团化企业通过分子公司的相互协作能满足市场全部需求外,多数企业受限于规模仅会从养殖链中选取部分环节来发力,比如利宝、泰山、锦屏等老牌企业的优势主要是在大规格草鱼养殖。

  同样,市场的复杂性也给饲料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以超市鲩等规格鱼养殖为例,中山的草鱼养殖底层鱼产量大,通常每亩产量达到800-1000斤,但养殖户计算料比时,往往会把所用的饲料总量全部折算到主养的草鱼上,而不是算所有的吃食鱼,所以草鱼的料比看起来会偏高。

  正因为这种习惯,部分饲料企业在中山推草鱼料时会从单点发力,主推膨化料而不管底层鱼的产量。由于膨化料都为草鱼摄食,少了底层鱼的摄入损耗,折算后主推的草鱼膨化料料比就会显得很低,然后将此作为卖点营销。由这也可以看出,饲料企业如果推行能突出产品特点和优势的养殖模式,也是不错的营销手段——简单而言,或许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底层鱼的养殖量,加大主养草鱼及上层花白鲢的养殖量,让膨化料的效果表现更明显;二是以提高最终的综合养殖效益为目标,让养殖户的关注点不局限在饲料产品上。

  有业者反映,中山黄圃的草鱼苗种养殖已被引导到一个不好的方向,过度追求长速。与商品鱼最终用于消费不同,苗种还需要支撑起后面漫长的养殖。而养殖苗种期间过度追求高投喂、高长速,会导致草鱼苗种出现绿肝、花肝等病变,这样的苗再拿去养统鲩时整体的死亡率很高。因此,企业在推广苗种养殖模式及饲料时,还是需要保障长速的同时更多关注鱼体健康,为后续养殖打好基础。

  (感谢业内朋友对市场信息的热忱分享,仅作参考!)

  附:广东君有饲料有限公司提供的中山草鱼养殖模式汇总资料

  水花→2-3cm草鱼苗

  草鱼水花放养密度为25万尾/亩,配养花鲢水花2万尾/亩,粉料按6%的日投喂量喂养5-6天,然后转小破碎料按5%的日投喂量喂养,总的养殖周期为16天,可养至规格2-3cm/尾的草鱼苗。

  2-3cm鱼苗→10cm鱼种

  草鱼苗放养密度为2万尾/亩,花鲢苗0.5万尾/亩,白鲢苗0.3万尾/亩,鲫鱼苗0.5万尾/亩(各类鱼苗投放规格为2-3cm/尾,培育10cm规格鱼种),膨化料和沉水料按8:2的搭配使用。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及养殖鱼类的情况灵活变动,一般3月份按1.3%的日投喂量,4月按1.6%,5月按1.5%,6月按2%,7月按2.3%,8月按2.5%,9月按2.6%,10月按2.8%,11月按2.2%,12月按1.9%。

  10cm鱼种→0.1-0.3斤鱼种

  草鱼放养密度为1.8万尾/亩,花鲢放0.3万尾/亩,白鲢放0.2万尾/亩,鲫鱼放0.5万尾/亩(各类鱼苗投放规格为10cm/尾),膨化料和沉水料按8:2的搭配使用。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及养殖鱼类的情况灵活变动,一般3月份按1.3%的日投喂量,4月按1.5%,5月按1.4%,6月按1.8%,7月按2%,8月按2.2%,9月按2.3%,10月按2.5%,11月按2%,12月按1.6%。

  10cm鱼种→0.2-0.5斤鱼种

  草鱼放养密度为1.2万尾/亩,花鲢放0.3万尾/亩,白鲢放0.2万尾/亩,鲫鱼放0.5万尾/亩(各类鱼苗投放规格为10cm/尾),膨化料和沉水料按8:2的搭配使用。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及养殖鱼类的情况灵活变动,一般3月份按1.1%的日投喂量,4月按1.3%,5月按1.2%,6月按1.6%,7月按1.7%,8月按1.8%,9月按1.9%,10月按2%,11月按2%,12月按1.6%。

  草鱼鱼种→1.6-2斤超市鲩

  0.3斤规格草鱼放养1300尾/亩,0.5斤规格花鲢放养40尾,0.2斤规格白鲢放养30尾,0.05斤规格鲫鱼放养400尾,鲮鱼寸片放3000尾/亩,膨化料和沉水料按8:2的搭配使用。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及养殖鱼类的情况灵活变动,一般1月按1%的日投喂量,2月按1.2%,3月按1.3%,4月按1.6%,5月按1.4%,6月按1.8%,7月按2%,8月按2.2%,9月按2.3%,10月按2.5%,11月按2.3%,12月按1.5%。

  大规格鱼种→5-6斤大鲩

  3斤规格草鱼放养300尾/亩,1.5斤规格花鲢放养40尾,1斤规格白鲢放养30尾,0.1斤规格鲫鱼放养500尾,鲮鱼寸片放3000尾/亩,膨化料和沉水料按8:2的搭配使用。日投喂量根据天气及养殖鱼类的情况灵活变动,一般1月按1%的日投喂量,2月按1.2%,3月按1.5%,4月按1.7%,5月按1.5%,6月按1.9%,7月按2.1%,8月按2.3%,9月按2.6%,10月按2.8%,11月按2.5%,12月按2%。

  大鲩→脆肉鲩

  6斤规格草鱼放养210尾/亩,2斤规格花鲢放养40尾,白鲢放养30尾,0.1斤规格鲫鱼放养500尾,鲮鱼寸片放3000尾/亩,膨化料和沉水料按7:3的搭配使用,当草鱼养至10斤规格时投喂蚕豆。按每条草鱼每天0.15斤蚕豆的量来投喂大约90天,饲料日投喂量为2.3%-2.8%。

  文/本刊撰稿人 唐东东整理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