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芒市有很多鲤鱼和罗非鱼混养的土塘,地势较低,常年有山泉水流入,形成了天然的微流水养殖条件,产量较高,本文对该模式作了简要介绍。
云南省芒市有很多鲤鱼和罗非鱼混养的土池塘地势较低,常年有山泉水流入池塘,形成天然的微流水养殖条件,凡是具有这样条件的池塘主养鱼产量都很高,达到4000公斤/亩,有些轮捕的池塘可达5000公斤/亩,经济效益也有较大提高,下面将这种模式介绍如下。
一、池塘条件
土池塘,一般面积为10-30亩,水深2m左右,一般每10亩配备2-3台3kw的叶轮式增氧机。在池塘一角设置一个进水口,在对角设置一个排水口,常年有山泉水流入形成微流水,一般池塘的流量为每3-7天池水交换一次。
二、鱼种放养
全年均可投放鱼种,多数池塘在春季四五月份投放规格为600-800尾/公斤的小规格鱼种。每亩投放量为:鲤鱼3000尾,罗非鱼1000尾,白鲢、花鲢各50尾,有时花白鲢投放50克/尾的大规格的鱼种。
三、饲料投喂
投喂普通配合颗粒饲料,以当地小型饲料厂生产为主,大型饲料厂在当地市场份额很少,也有部分养殖户自己加工饲料,成本比购买饲料节省约1000元/吨。每亩饲料投喂量约7-8吨,饵料系数在1.8左右,自配料一般饵料系数略低。
四、常见问题
1、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
近几年鲤鱼的锦鲤疱疹病毒病发生率非常高,损失很大。因为当地气候特点,冬季水温较高,夏季水温也很少超过30℃,多数时间都在锦鲤疱疹病毒的适宜发病水温内,疱疹病毒十分常见,特别是春季,有的池塘发病后盲目用刺激性大的药物造成几千斤、甚至上万斤死亡。
2、细菌性败血症
高温期细菌性败血症发病率高,有时春季发病率也较高,池塘中的鲤鱼、罗非鱼、花白鲢都发生死亡,以全身出血为主要症状。
3、罗非鱼链球菌病
主要发生在高温季节,水质恶化后容易发生。由于当地水温很少超过30℃,混养后罗非鱼密度降低,发病率不是很高,特别是近两年发病率明显降低。
五、出塘情况
春季四五月份放鱼种,当年11月份鲤鱼规格达到2斤以上、罗非鱼1斤以上即可上市销售或等待价格合适再销售。一次性销售鲤鱼3000-3500公斤/亩,罗非鱼500-1000公斤/亩,花白鲢产量150公斤/亩左右。
六、效益核算
以每亩计算:
1、支出:池塘租金3000元,苗种300元,饲料34560元(4000公斤×1.8×4800元/吨),水电费100元,药费650元,人工1000元,支出合计39610元。公斤鱼成本9.9元。
2、收入:鲤鱼、罗非鱼4000公斤×11元/公斤=44000元,花白鲢150公斤×8元/公斤=1200元。收入合计45200元。
3、亩纯利润:5590元。
七、分析与建议
当地没有微流水条件的池塘主养鱼亩产一般在2500-3000公斤,有微流水之后亩产增加1000-1500公斤。由于微流水使池塘藻类丰度下降,有机质减少,花白鲢产量远远低于主养鱼相同产量的静水土池塘,是此模式的主要缺点。
此外,在进排水口之外的其它两个池角附近容易形成死水区,建议在没设置进排水口的两个池角分别加一台水车式增氧机,使池水旋转流动,利于整个池水交换。
目前设置的排水口都是排出表层水,建议底部设置排水管,排水口与水面在一个水平线上,这样排出来的是底层水,同时也能起到自然排水的效果。
文/广州利洋水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唐绍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