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年来猪场仔猪腹泻病发生的季节性规律越来越弱,但随着冬季冷空气的来临,腹泻的临床病例也明显增多,这表明低温依然是诱发腹泻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研究员冯力在腹泻病的综合防控要点中就强调要做好产房保温,包括南方地区猪场。在饲养管理方面,多点饲养、全进全出和严格的消毒与空栏可以有效避免腹泻的传播。另外他还提到弄清病因的重要性,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同时要做好全群免疫,不留易感猪群,避免应激,提高猪群自身抗病力。
多种病因可致腹泻,鉴别诊断是关键
众所周知,可导致猪只出现腹泻症状的因素很多,非传染性因素就超过11种。冯力介绍,换料、饲料蛋白过高、霉菌毒素、大豆粉过敏和生熟料交替等原因都可能导致营养性腹泻。断奶应激也是诱发腹泻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卫生条件差、寒冷和潮湿等环境因素导致的腹泻在一些饲养管理较差的猪场多发。同时,母猪无乳、母猪减食也会影响到仔猪的肠道健康状况。
而导致的腹泻的传染性因素就更多了,超过22种。包括多种寄生虫、细菌、螺旋体和病毒。其中最重要的三个病毒就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和猪轮状病毒(PoRV)。据冯力介绍,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大量检测数据发现,导致猪场严重腹泻的病毒中PEDV感染率最高。近几年,无论是样本的检出率还是猪场的阳性率,PEDV所占比例都显著增高。而TGEV的检出率有所下降,TGEV与PEDV混合感染率也较高,保持在20%-30%之间。他表示,不同的猪场感染情况不同,情况复杂,不能一概而论,但血清学监测的结果显示,三种病毒混合感染率超过85%。而其中重中之重就是PED的问题,冯力认为虽然病因不一样,但可以说不关注PED是解决不了腹泻的问题的,而如果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关注在PED上也不能解决猪的腹泻问题。
对于仔猪高死亡率腹泻的防控,冯力认为准确查明病因是前提。现场可以初步诊断,不要犯经验主义错误,再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来确诊。他强调,病料的采集和诊断技术对结果影响较大。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技术专家夏伟整理了17种仔猪腹泻病鉴别诊断的要点。
病毒性腹泻切记全群免疫,不留死角
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对策,冯力建议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正确的免疫接种很重要。他建议免疫策略切记一定是要做好全群的免疫,杜绝易感猪群的存在。据他介绍,灭活疫苗要求免疫原性好、病毒滴度高,但灭活苗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因此不能用于紧急接种。其保护率偏低、安全性高,可用于受威胁小的猪群。活疫苗要求种毒必须完全致弱、免疫原性好、安全有效,要控制好代次以及一定水平的高效价。其优点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保护率高,可用于紧急预防接种。
冯力认为腹泻病发生时,紧急预防接种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尤其不推荐强毒的免疫接种(返饲)。一般建议采用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同时控制细菌的混合感染。对于10日龄以上的发病仔猪,可采取断奶措施,饲喂人工乳。对于10日龄以下的仔猪,可换母猪代乳。做好隔离,一定要将健康的母猪赶走。
夏伟表示使用猪病毒性腹泻三联弱毒活疫苗可明显降低新生仔猪腹泻率和死亡率。据他介绍,此疫苗采用独家培育疫苗弱毒毒种(TGEV-H,PEDVCV777,PoRV-NX),毒株遗传性能稳定、安全性好。活疫苗免疫效力坚强、持久,可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紧急接种时效果胜于灭活疫苗。临床试验各猪场反馈效果良好,区域免疫保护率超过95%,猪场病毒性腹泻发病率由原来的8~12%左右下降到3~5%以下,为各猪场减少了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母猪免疫初乳可保护至断奶后7日。仔猪主动免疫接种后14日产生免疫力,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孟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