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株控制伪狂犬病依然有效 净化将成未来趋势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经典株,伪狂犬病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7 17:27
2012年以来,伪狂犬病的重新暴发流行使这个压抑已久的疾病又一次进入业内人士的视线,直至今天,伪狂犬病依然处在零星散发的状态。研究已经确定伪狂犬病毒发生了变异,那么面对变异毒应该采取怎样的免疫预防措施呢?经典的Bartha-K61株疫苗在伪狂犬防控中能担任怎样的角色?以及启动伪狂犬病的净化是否具有现实的意义呢?11月5日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养猪及猪病防控高峰论坛上,多名与会专家与技术人员共同探讨了以上问题。
变异毒流行下,经典株面临保护力挑战
实验室研究表明,伪狂犬病已经发生了抗原性的变异,我国多地分离到变异毒株,变异株之间从遗传角度来说,差异不大。新的变异株表现出毒力增强,在基因进化树上形成一个新的分支,抗原性也已经发生改变,但与经典毒株相比还未发生血清型的变异。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童光志认为“经典株疫苗的保护作用在临床上会出现几个层次的不同,最好的情况是不发病也不排毒,其次是不发病但是排毒,最次是既发病又排毒。”童光志说,“经典株疫苗中和指数在10以下基本上就不怎么保护了,10以上可以在临床上进行保护。”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汉春认为,虽然难以阻止变异毒的传播,但是伪狂犬病传播速率比较慢,值得欣慰的是我国依然有20%的阴性场。然而已感染的猪场阳性率居高不下,市场上还未有新的变异株疫苗可用,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疫苗严防变异毒的传入十分重要。并且应当在做好免疫接种的基础上,开展净化工作,加强对后备种猪的监测,用阴性后备种猪逐步替换和淘汰阳性种猪,最终建立阴性种猪群,达到阴性种猪场的标准。杨汉春说,“种猪场至少应该做到3个疾病净化的标准,即伪狂、猪瘟和蓝耳。”
同时,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杨林博士也谈到,动物疫病的净化是国家政策、企业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共同诉求。在《关于加强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计划用10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动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示范工作,集成推广一批成熟的动物疫病净化示范技术,建设评估一批无特定动物疫病的净化养殖场,全面提升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疫控中心自2013年开始推行“净化示范创建活动”,目前主要采取猪场自愿参与的形式,迄今认证了4家首批获得国家“猪伪狂犬病净化示范场”的猪场,以及14家首批获得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的种猪场。目的在于树立无疫猪场的品牌效应,带动养殖企业开展疫病净化积极性。
伪狂犬净化方案不受毒株变化影响
面对新的变异毒株,在进行伪狂犬病净化的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变异株的出现对目前的净化工作会带来什么影响?是否会导致净化策略的改变甚至不能做净化了?对此,杨汉春认为,现有的疫苗和正在实施的净化方案在变异伪狂犬病净化中依然有效。“猪场伪狂犬病在爆发一段时间后很快会平稳。平稳后主要体现在种猪群带毒,甚至保留的后备猪也可能还是阳性,还是带毒。可以用阴性后备母猪去淘汰高胎次的阳性母猪,然后逐年这样去做,持续3-5年。病毒变异肯定会增加难度,但这个工作还是要去做,通过打疫苗,排毒量会下降,不用调整现在的净化方案,完全可以实现。”
童光志也认为,病毒还未发生质的变化,新毒可以使用gE抗体试剂盒进行检测,仍可以视为一种野毒。疫苗能降低排毒甚至使猪不排毒,在场内gE阳性率不是很高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免疫、淘汰的方式仍然可以做到净化。另一方面,伪狂犬病毒通过免疫可以降低阳性猪排毒量但是不能清除三叉神经中的病毒,因此经产母猪转阳后会终身带毒,单纯通过疫苗降低阳性率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引进阴性猪,逐步淘汰。
但对于一些曾经阴性现在突然爆发伪狂,阳性率激增到很高的猪场,因为成本高昂,检出阳性就直接淘汰的做法并不可取。可以采取分步的做法,通过持续免疫降低排毒,再引进阴性猪降低整场阳性率,然后逐步淘汰阳性猪。
伪狂犬病净化实践探索
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有限公司(下简称“勃林格”)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袁世山博士说到,伪狂犬病毒在田间感染群体免疫和实验室攻毒实验中存在差异。杨汉春表示赞同,实验不能停留在实验室内,猪场生产实践中的数据十分有价值。
勃林格从政策趋势与技术现实的角度出发,借鉴国外成功净化的经验,自2014年开始使用经典株疫苗在中国大陆推行伪狂犬净化计划。净化项目包括8个实施步骤,即:1、猪场筛选,主要考察项目猪场的净化意愿、生产模式、生物安全和管理等;2、生产数据、检测,对猪场进行猪群健康水平和生产成绩的摸底;3、制定免疫程序和综合防治措施,根据猪场实际情况调整净化过程细节以及疫苗免疫程序;4、定期检测,监测猪场阳性率;5、淘汰阶段,公猪群阳性率低于30%,母猪群低于10%全部检测并淘汰阳性猪。公猪群高于30%、母猪群高于15%时循环进行免疫、检测、管理、淘汰,母猪群阳性率在10-15%之间时还要进行定期检测,直到阳性率降低至10%以下;6、阴性巩固,维持性监测和免疫;7、净化验收,阳性监测、哨兵猪监测;8、综合报告,评估认证,双方成果共赏。总体的净化技术方案如图所示。勃林格技术服务经理王爱国展示了2014年浙江某3000头母猪规模场和江苏某2000头母猪规模场的净化成果,二者分别从2014年的3%和2%阳性率降低至0,成功完成净化。王爱国认为,通过母猪和商品猪的免疫和淘汰,可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伪狂犬野毒阴性的商品猪和后备猪,这也间接反映出免疫后母猪的排毒量减少。加上管理和环境上的控制,可以切断病毒在猪群中的循环传播。
针对勃林格伪狂犬净化计划取得的成果数据,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姜平认为猪伪狂犬病与鸡马立克氏病有相似之处。不是说出了新变异株苗,经典苗就淘汰不用,旧的疫苗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注意保存环节以及免疫程序等,依然可以发挥效果。疾病净化是一个国家意志、市场需求和集体行动的结合,猪场进行伪狂犬净化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1、样品检测数量以及抽检的对象是什么。太少的样本,比如一千头之中只抽检十头,不能说明问题,并无太大意义。2、按照梯度时间性做监测,抽检群体一定要是随机的。3、10%以内一定要开始做阳性猪淘汰,不能光靠后备母猪稀释。4、阴性后备猪进群要强化免疫,抗体水平要足够高。另外,姜平还认为滴鼻免疫在伪狂犬流行和高发的时候可以作为一个有效的防控手段,滴鼻免疫有几个好处,姜平说,“一是能模拟自然感染途径,诱导免疫更加全面,比肌注要好;二是能克服母源抗体干扰;三是能减少肌注带来的机械上的损伤和人工的疾病传播。在伪狂流行和高发的时候建议滴鼻免疫,可能对其他疾病防控也有意义,因为滴鼻免疫能引起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应答。”
今年5月份开始勃林格继续与辽宁、河南、上海、江西以及陕西的规模猪场合作,分别开展净化活动,至今年8月第二次检测,猪场阳性率有所降低。勃林格大中华区副总裁Stephen Lange说,净化并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弱毒死苗或者活苗都是需要的,包括早期滴鼻和后期肌注,它们适用于不同的猪群或免疫程序,组成一个更完善的免疫系统。这些净化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产生许多争议,在这其中大家达到的共识就是对于免疫方案的认真切实的执行和方案策略踏实的推进。从长远的愿景和疾控观念考虑,净化是疾病控制和养猪生产必走的一条路,也是养猪生产各个方面所共同应该努力的目标。
《农财宝典》-新牧网见习记者 王之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