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种子商会:民间种业商会第一家 开创地展先河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种子,种业,商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26 12:30
国内种业界民间第一家商会
广州种子商会(下称“商会”)从萌发到最终挂牌成立,仅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
成立于1988年的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是中国种子界的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1995年8月,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总经理辜宣栋与广州市越秀区种子店老板张水江,在参加中国种子贸易协会会议时受到启发,萌生了成立商会的想法。
“中国种子贸易协会成立后要求各省成立种子协会,广东成立了广东省种子贸易协会,但是并未运作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会的成立便成为可能。”后来成为商会副会长的张水江回忆。
有了成立商会的想法,筹备工作也就此拉开。同年10月,在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和张水江菜种店的倡议下,17家种子公司积极响应。12月,“关于成立广州种子商会的请示”文件便递交到了广州市农业局。
1996年1月17日,广州市农业局正式行文同意成立商会。1月21日,筹备组向广州市民政局申请社团登记。5月16日,广州种子商会成立大会召开,中国种业界的第一家民间商会就此诞生。
“搭建政府桥梁,确立行业规范”,这十六字成为商会成立的宗旨。1998年5月4日,商会通过了新章程,选举广州市种子(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黄金虹为商会会长,确立了“和谐、活力、团结、发展”的理念、“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种子商会”的愿景和“为中国三农服务”的价值观。
开创地展+展厅+宾馆洽谈模式
商会成立了,接下来如何生存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举办种子交易会成为商会最终确立的主要工作内容。2000年12月,由商会举办的首届岭南蔬菜种子交易会,开创了地展的先河,将地展与展厅和宾馆洽谈结合起来,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受到业界的好评,广州种子商会也在业界确立了其地位。
其实,种子交易会在当时已经比较普遍了。武汉、北京和哈尔滨种子交易会都已经发展了多年。不过,当时的种子交易会多以现货交易、种子展示以及图片广告为主,如何将首届种子交易会办好,能否创办一个新的模式,成为商会将首届种子交易会办好的突破口。
商会班子会就办会模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是否可以考虑办一个田间展览,将品种种出来给大家看,这样一目了然”。不过,也有人表示反对:蔬菜品种繁多,栽培要求各不相同,加上气候多变,难以掌控,万一开会通知发了,却种不出来,怎么收场?黄金虹会长表态说:“地展+展厅+宾馆洽谈模式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意,正因为其风险极大,还没有人敢于尝试。但‘敢为人先’是粤商的精髓,只要选对种植地域,选好技术过硬的种植人员,加上专家的指导,这一模式成功的把握还是很高的。”
最后,商会通过了开创地展+展厅+宾馆洽谈模式的提议,经过多方考察后,最终选择了广州白云区鸦岗镇和蔬菜种植专业户廖棣强,并聘任原广东省种子公司高级农艺师谭秀文为专家,两人对广东各类蔬菜品种生长习性十分熟悉。
首届岭南蔬菜种子交易会的成功超乎商会的预期。在黄金虹会长看来,交易会能够取得成功归结于商会敢于创新、大胆尝试和商会的团结。
2001年,商会决定延续首届岭南蔬菜种子交易会的模式,将其改名为广州种子交易会,每年举办一次。同年11月,第一届广州种子交易会在广州举行,吸引了88家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等地的企业参展,设新品种表种园地6亩,参试品种230个;设展位71个,展示蔬菜品种2000多个;宾馆洽谈和参观人数超过1000人次。2002年,地展面积扩大到23亩,参试品种达1059个;设展位57个,展示蔬菜品种3000多个;宾馆洽谈和参观人数超过1500人次。
广州种子交易会是广东种业博览会的前身。2003年,第三届广州种子交易会更名为“2003年广东省农业良种示范展示暨广州种子交易会”,每年举办一届直到2009年由于国家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交易会更名为“2009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广东农业良种示范展示会”,商会积极参与承办。2010年12月,广州种子交易会最终确名为“广东种业博览会”,广州种子商会仍为主要承办方之一。
在广东种业展示的舞台上,总能看到商会的身影。自2006年以来,商会一直协助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一年一品种的“农业新优品种擂台赛”。协助广州市农科院、广州市白云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佛山、肇庆、东莞、惠州以及阳江等地农科所开展良种示范推广工作。2014年,商会与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2014广州(春季)种业展示交易会。”而对于种业政策,商会也十分关心。
2010年11月,商会联合全国各地主要种业商(协)会共同上书农业部,就《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行业意见和建议。
努力推动公平市场形成
商会一路走来,在黄金虹看来实属不易。他回忆,商会成立之初,会费难以收齐,商会运作的经费难以保障。商会还曾尝试成立服务公司来保证会费来源,不过这一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商会开创的地展+展厅+宾馆洽谈的种子交易会模式让商会生命力越来越旺盛。
在黄金虹看来,民主、团结和创新的特质贯穿商会发展始终,商会坚持为会员单位服务的原则,让参与商会的种企能够实实在在的享受到商会为他们带来的服务。
不过,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些波折。目前,广州种子商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面临着重大调整。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政策,然而,这些政策中一些规定并未促使公平竞争的种业市场环境形成,众多中小蔬菜种企面临着“被退出”的危机。在这样的环境下,为蔬菜种企争取公平的市场环境成为商会的重任。
“商会将联合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提请蔬菜种企的生存问题的议案,为推动公平竞争的种业市场环境努力。这也将是这两年商会的重点工作内容。”黄金虹说。
千方百计的让会员单位生存下来,除了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自身内部建设也十分重要。黄金虹表示,会员单位将继续“抱团取暖”,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让会员单位顺利转型。对于已经成熟的地展+展厅+宾馆洽谈的种子交易会模式,商会将提供更完善更周到的服务。
作为“中国种业商会的旗帜”,广州种子商会也走向了国际舞台。11月10-13日,2014年度亚太种子协会年会将在澳门举行,商会成为此次年会承办单位香港种子商会的合作伙伴,协助香港种子商会组团参加2014年亚太协会年会开放日活动,这将为商会今后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视野。
《农财宝典》记者 叶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