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老大哥”地位尚稳 育种显被动

  数说辣椒

  全世界辣椒种植面积已经超过5000万亩,年产量3700万吨,是世界上最大的调味料作物。

  我国6大主产区种植辣椒总面积达到2000余万亩,占世界辣椒面积的35%;辣椒总产量2800万吨,占世界辣椒总产量的46%。

  我国种植面积超过100万亩的省份就有江西、贵州、湖南、河南、四川、河北、陕西和湖北等8个。

  第十三届广东省种业博览会筹备在即,基地组已收到各类型辣椒品种1168个,辣椒在6000多个展示品种中是个庞大的族群。

  辣椒产业相较其他蔬菜产业,无论从种植面积还是生产产值上讲,都走在前列,发展较为成熟。然而,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张宝玺表示,纵观其产业链,在育种和产品深加工方面还有很多发展空间。辣椒高附加值的综合深加工制品发展滞后,但是受益于以粗加工和食品加工为主的辣椒加工业的蓬勃发展,辣椒产业仍可稳居各类蔬菜之首位,早在2010年,我国辣椒总产值已达700亿元。

  育种显被动

  上世纪50-60年代,我国辣椒生产使用的种子一般是地方品种,自繁自用。80年代末才出现湘研1号等杂交品种。“当年湘研1号、苏椒5号等优良品种一年的销量都在4万斤以上,”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荣云说。

  但近些年突破性品种却难觅踪影。湖南省蔬菜研究所研究员马艳青指出:“目前市场上有上千个品种,但品种同质化严重,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品种非常少,品种的寿命越来越短。”刘荣云认为,如今市场上的品种只有大举创新才能被认可。

  张宝玺直言:“辣椒种子做得红火,产业做得也红火,就是育种一直被拖着走。”据了解,数百年来,经农民选择保留下来单个性状或部分性状有特色的资源非常丰富,中国种子库保存并建立了详细的辣椒档案,3000多份辣椒种质资源得到保护,只是没有真正利用起来。

  马艳青指出,目前辣椒育种有若干方向。首先是丰产性,产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因素,只有产量上升,效益才能获得保障;面对各地病害暴发流行,抗病性是近年反映较为迫切的目标。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大,辣椒的耐贮运性和商品性也很重要。

  有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辣椒育种以传统的杂种优势利用最为广泛,航天诱变育种和辐射诱变育种不是主流,组织培养技术仍不具备广适性,生物技术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仅停留在理论和试验研究阶段。不过今年辣椒育种界也有一好事。华南农业大学胡开林教授等人组成的团队率先在全球完成辣椒全基因组测序,这将加快辣椒育种发展进程。

  北运菜拉动辣椒生产

  进入九月,广东湛江、茂名等地棕色的土壤将陆续披挂上绿色外衣,南粤大地北运辣椒种植开始了。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崔进的10多亩黄皮尖椒刚刚定植,深圳市果菜贸易有限公司总农艺师张业光博士开始奔波于各个辣椒产区……这是属于辣椒的季节,每一个“辣椒人”都做好准备,开启忙碌模式。

  外界对广东辣椒的认识,正是从粤西北运菜开始。

  上世纪80年代,“粤西北运菜”开始出现,与之相随的是常年种植、收购北运菜的一批人。他们瞄准了北方寒冷季节蔬菜的空档期,采用露地栽培的方式,依靠自然条件种植反季节蔬菜,然后输运蔬菜一路向北。其中,辣椒产量占北运菜的一半以上。拥有粤西最大蔬菜预冷储备库的广东湛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平珍说,公司2013年的北运菜出库量152万吨,其中80%是辣椒。

  湛江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科科长黄增明介绍,湛江北运辣椒主要8-11月播种,面积稳定在60万亩左右。湛江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陈玉说,遂溪县、廉江市、雷州市辣椒种植面积较大。位于遂溪县草潭镇的东港鑫业农业种植合作社是全县第一家合作社,在2007年成立之初便开始种辣椒。该社理事长陈立春说,去年辣椒卖到了10元/斤,大大高于往年。遂溪县农茂种子行的徐利龙则对记者说,他们销售辣椒种子的黄金时间是每年6-9月,销量较大,农户种辣椒的积极性很高。

  由广东看向全国,随着辣椒栽培技术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辣椒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研究员耿三省指出,我国辣椒栽培面积约占我国蔬菜栽培总面积的10%。辣椒种植方式也日渐多样,除了常规露地栽培,还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拱棚等。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