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场年生产能力远未满足市场需求
- 来源:农财宝典种业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苗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0 08:28
“从买种到买苗”变化正在上演,苗场从北向南呈扩张之势
这是广东江门种植户韦朝业选择茄子嫁接苗的第四个年头。韦朝业种植茄子近10年,2010年开始,他选择从育苗场购买茄子嫁接苗。
在南方地区,像韦朝业选择种苗种植户的队伍正逐步扩大。蔬菜种苗的市场需求促进了育苗场的发展,也为育苗企业提供了商机。作为蔬菜栽培的关键环节,育苗是推进蔬菜产业升级的重要一环。近几年,在南方蔬菜种植大省,育苗场如沐浴春雨的种子,破土而出,亦有成长为参天大树之势。
产业升级必备
即使一亩地买苗所需的成本比买种贵三倍,韦朝业仍坚持选择茄子嫁接苗,“嫁接苗病害较少,茄子产量有保证,茄果商品性好。”韦朝业看到,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和他一样,从育苗场购苗移栽。
在蔬菜栽培中,育苗是重要环节,其苗期的生长发育状态往往影响到前期甚至整个生育周期,做好蔬菜育苗是提高蔬菜产量的关键一步。春、冬、越冬保护地栽培,春早熟、夏露地、秋迟延等栽培的茄果类、瓜类、甘蓝类、豆类等蔬菜,培育适龄壮苗均可以充分利用适宜的栽培季节和保护设施,实现早熟早收、优质高产,提高设施和土地利用率,并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工厂化育苗承担了这一重任。
工厂化育苗是在人工控制的最佳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科学化、标准化的技术措施,运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使蔬菜秧苗生产达到快速、优质、高效、成批而又稳定的一种育苗方式。
工厂化育苗培育的种苗质量保证和其抗病性成为种植户的首要因素。工厂化育苗提高了秧苗质量,节约了种子,降低育苗风险和生产成本;有利于优良品种的推广,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产量;利于实现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
发达国家工厂化育苗起步早,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展了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研究,到60年代,美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的工厂化育苗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中国工厂化育苗的步伐显然远远落后于发达多家,1976年,我国才开始推广工厂化育苗技术,至今工厂化育苗才走了40年的发展之路。
山东蔬菜种植面积全国排名首位,也是工厂化育苗走在前列的地区。上世纪80年代,山东蔬菜育苗进入萌芽阶段,经过30余年发展,目前山东蔬菜育苗场超过300家,其中不乏年产量过亿的育苗企业。工厂化育苗常年供应山东设施蔬菜栽培。
在华南地区,由于土地长期轮作,病害严重,工厂化育苗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选择。
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栽培室主任陈琼贤介绍,工厂化育苗可提高植株抗病性,土传病害明显下降,对瓜类枯萎病、茄果类青枯病等防治效果显著。
苗场势头强劲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指出,我国集约化育苗建设严重滞后,优质商品种苗推广普及率不足10%。武汉市农科院农科所所长李其友介绍,2012年对河北、山东、江西、重庆、湖北、海南、辽宁、广西、广东、山西、浙江等十一个省做了一个调研显示,年育苗量500万株的企业有1454个,总育苗量127亿株,而需求量为6500亿株左右,目前蔬菜种苗的产出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育苗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传加快,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出现,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的蔬菜基地涌现,蔬菜商品化生产基地迅速扩大。这为工厂化育苗培育了市场需求。
“从买种到买苗”变化正在上演,苗场也从北向南扩张。南方工厂化虽然育苗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却强劲,各省出现了一些种苗企业代表。
2011年,广东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下称“广良”)在南沙建立了蔬菜育苗基地,目前年产量近千万株,2015年广良还将在三水建设育苗基地,计划辐射全广东省。2011年7月,厦门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成立,年育苗量3000万株,近期计划在广东设立分厂,辐射广西、海南市场。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一期建设将在7月份投入使用,可实现育苗株数2000万株。
政策引导对育苗行业发展又是一大利好消息。2011年,“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写入了《全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2020年前,在蔬菜优势产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示范场建设,改善设施条件,规范操作技术,推动蔬菜育苗向专业化、商品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主要建设育苗日光温室(北方)、钢架大棚(南方),配套遮阳降温、防寒保温、通风换气、水肥一体、育苗床架、基质装盘、播种、催芽等设施设备,重点推广茄果类、瓜类、甘蓝类等蔬菜穴盘集约化育苗技术,提高蔬菜育苗安全性和标准化水平。
质与量待提高
相较于北方等地蔬菜育苗产业的发展,南方工厂化育苗则如刚破土而出的种苗,育苗技术水平不太高,规模大小不一,经营管理也不完善。南方苗场在经历风吹雨打成长过程中,需要提高质量与数量。
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广东蔬菜种植面积1306.9千公顷,云南900.8千公顷,福建706千公顷,广西1104.6千公顷,湖北1145千公顷,五省蔬菜种植面积5163.3千公顷,占全国蔬菜种植面积的24.7%。但是,在这五个南方蔬菜种植大省中,年产量超1000万的10余家,仅湖北武汉维尔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量超5000万株。
广东蔬菜种植面积全国第四,全省苗场百余家,年产量超千万的不足5家。云南育苗场集中于元谋、通海等蔬菜产区,元谋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达1000万的苗场有5家。广西科宏蔬菜育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钢介绍,广西育苗场规模化程度低,苗场年育苗株数普遍在几十万到200万株,600-1000万株的寥寥无几。湖北工厂化育苗企业全省10家左右,且主要分布在武汉地区。
北方工厂化育苗面临着技术、管理、装备、运营等问题,南方苗场发展同样如此。“基础设施建设、嫁接苗培育、运输、温度控制等技术支持不足,育苗场很难形成规模。”宋钢说。
不同于北方的设施蔬菜种植,南方蔬菜主要以露地种植为主,种植时间集中,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再者,南方土地分散,规模种植程度不高,这客观上限制了工厂化育苗的发展。
广良业务经理陈兴平看到,种苗的市场主体培育也需要经历一个过程,长久以来农民都是购种或者自己育苗,这种传统的种植方式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不过近年来用苗的种植户队伍逐步壮大。
“苗场重点是要提高育苗技术和管理技术,保证苗的质量。”中国蔬菜育苗第一家上市企业山东安信种苗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董事长韩吉书说。
《农财宝典》记者 叶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