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包衣“护理”市场待兴起

  当被问及是否知道种衣剂、包衣剂时,不少农民的回答是听说过但少用。种衣剂、包衣剂是近些年逐渐走进农资市场的新兴事物。

  然而,对于种子“护理”这个细分领域,受制于成本、市场接受度等种种原因,新兴市场潜力亟待挖掘,使用者理念尚待更新,尤其是在以种子为核心培育幼苗的育苗产业。

  包衣剂起源于育苗业

  什么是种衣剂?什么是包衣剂?有人说,种衣剂和包衣剂是同一个事物,就连“度娘”也会将种衣剂和包衣剂放在一起解释。本文无意要对两个概念来进行学术上的探讨,着重说明在市场中,它们是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两种事物,代表着两个不一样的市场。

  “种衣剂是一种农药,包衣剂是种衣剂等的载体,”盈可泰(北京)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如此描述。也就是说,包衣剂的范畴更广,它可以包农药、颜料、营养物质、激素等。张明认为,包衣剂的使用是种子处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国外,种子处理领域是一个发展较为成熟的市场,包括引发、包衣、丸化、消毒、添加有效成分等诸多方面,作用旨在提高种子质量。在国内市场,这个领域被普遍认知的便是包衣剂。

  包衣剂的存在与育苗产业是有联系的。据了解,上世纪60年代欧洲兴起温室育苗业,包衣剂开始大规模进行商业应用,国外一些国家甚至规定未经包衣的种子不得进入市场。而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使用包衣剂,最先是在大田作物和牧草上。张明直言,国内玉米种子已普遍使用包衣剂,稻种和棉花种的应用刚刚起步;在蔬菜领域,包衣剂还是一个新事物,大家对它的认知程度较低;如果说哪类人群更易接受包衣剂,更重视种子处理过程,应该是从事育苗业的人群,因为种子处理是育苗的前奏。

  市场待开发

  像西药外面的胶囊,像人穿的衣服,尤其是像超人的那件外衣……为了便于农民理解,对包衣剂的形象解释各种各样,而这一句最为靓丽:“像女士指甲上涂的一层指甲油。”说这话的是广州闪酷种子种衣剂公司(下称“闪酷”)总经理陈轩蔚。

  闪酷目前从事的业务是包衣剂里更为细分的一项:上色。陈轩蔚说,包衣剂的制作有一定技术含量,公司主要为蔬菜种子包裹彩色“外衣”,含有营养成分的包衣剂也已开发上市。目前闪酷在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均有客户。产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有两点:一是为种子伴靓,二是低成本为种子增添了附加值。他举例说,像菜心种,客户较多选择蓝色,因为更为美观,在心理上有一种品质保障。

  包衣剂的市场亟待开发。陈轩蔚说,80%的国外种子都有包衣,在我国,包衣剂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这种上色包衣剂的市场正在渐渐打开。张明认为,国内外市场对包衣剂的认识差距较大,市场前景广阔,但发展速度缓慢。

  应用受成本和规模限制

  梁光亮是广州华优蔬菜育苗基地的总经理,年育苗量有800万株。当问及包衣剂的使用时,他说,目前比较少用,因为考虑成本,更主要的是不易操作。他举例,像种衣剂,一般10ml可以包1kg的种子,但农户通常没有那么多种子;农药公司也觉得农户用量较少,不值得费精力;用在蔬菜种子的最大难点是每次播种量太少,包衣麻烦。

  国内外差距有多大?当国外种子经过上百个处理程序充满能量、靓丽地站在市场时,国内种子仅完成晾晒、烘干等基础步骤,便“裸”着站在市场等待害虫、恶劣气温、贫瘠土地等的摧残。市场生命还没展开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有专业人士表示,国内外种子基因、农药、保护地环境差别在日趋缩小,而核心不同就在种子处理这块。伴随着育苗产业的蓬勃发展,这批人群将更注重对种子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以包衣剂首当其冲,精选、引发、消毒、丸化、增加营养等一系列种子“护理”的市场将更为广阔。

  《农财宝典》记者 惠婷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