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珍:厚积薄发 做接棒手

  华珍的成功促使市场上出现了很多“类华珍”品种,虽然华珍不再是一枝独秀,“类华珍”品种仍然牢牢控制着市场走势。据估计,包括华珍在内的“类华珍”品种年销售量曾经达到300万斤,占到当时全国甜玉米的半壁江山。2005年“诞生”的瑞珍,拥有华珍的高品质,又弥补了华珍的短板,成为有力接棒手。

  瑞珍争抢接力棒岂是易事?

  2000年前后是华珍的黄金时期,这个品种在这段时间到达顶峰。华珍广适性好、稳产,颜色和品质均不错,但却有着产量低的短板。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农科玉”)珠海销售总监蔡亲策说,各家育种单位都看到了发展的机遇,纷纷拿出自家品种,希望将华珍挑落马下,成为新的王者。评价玉米品种的指标有很多,抗性、产量、品质等等,市场上出现的新品种往往不能兼而得之,因此育种单位的理念出现分化。2005年,瑞珍被选育出来,2008年通过广东省审定。它延续了华珍的广适性,保持其高品质的特点,着重在产量上做出突破,大打高产牌。

  新品种的推广是个系统工程,种植户要认可、收购商要相信、消费者要喜欢……瑞珍刚进入市场的那几年,蔡亲策着实发愁。由于大穗型的瑞珍被认为品质和颜色不好,收购商不愿意收购,种植户也自然不敢种植。

  让市场消除疑问的方法很简单,两个字:对照。那段时间,农科玉办了一场又一场的现场会,将瑞珍与华珍类型做对比。收购商逐渐发现瑞珍这个品种很好卖,逐步接受这个新品种,收购价比其他品种每斤高出0.2元。

  蔡亲策说,种植户接受瑞珍比收购商晚一点。最初瑞珍种植面积不大,收购商将其作为“超标货”放在货车最上层装门面。后来,瑞珍种植面积越来越大,收购车上基本都是瑞珍。

  位于湛江市徐闻的蔡世栋侨眷种子行销售瑞珍有4年时间了,老板蔡培禄觉得,相对于其它品种,瑞珍产量高,比华珍高出500-700斤/亩。种植户普遍反映,瑞珍综合性状超越华珍,苞叶绿、米粒大、糖度高,更抗病。按照近年行情,收购价比其他玉米高0.3-0.4元/斤。

  更具说服力的是,瑞珍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7万亩增加到18万亩,用数据验证了这几年的推广成果。

  看好省外市场稳步推进

  甜玉米是舶来品,从进入中国开始,“两广地区”便成为其主产区,种植面积遥遥领先其他地区。而这些年,“湖北、云南的甜玉米面积后来居上,超越了广西”,蔡亲策很看好湖北、云南以及福建等甜玉米新产区。

  虽然,湖北的甜玉米市场早已经被金中玉垄断。有了在惠州等地推广瑞珍的经验,蔡亲策对进入湖北等市场十分有信心。

  当然,瑞珍的推广也不是盲目扩张,农科玉在布局的同时要替种植户想好玉米的销路。今年3月初,海南几十万亩甜玉米同时上市,将甜玉米的价格压到前所未有的0.3元/斤。在蔡亲策看来,这主要是连续几年的好行情致使靠收购低价玉米存活的加工厂关停、转产,此波低价潮失去了加工厂的支撑。

  为避免瑞珍未来遭遇低价风波,农科玉一方面着力打造内销市场,不将希望完全寄托在物流费用更高的北运市场;另一方面,将瑞珍打造成精品玉米,朝品质方向发展,形成对普通甜玉米的差异化价格。

  《农财宝典》记者 赵思扬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