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规划设计的核心要点

  新医改方案提出以来,政府在近几年内投入数百亿元支持2000多所县级医院(含县医院和县中医院)建设。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1981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1631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2042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17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930所。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县级医院正迎来一个飞速发展和建设的新时期。然而我国县级医院规模、投资、功能需求不尽相同,地域、文化等方面差别很大,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县级医院的规划设计,使其满足县域内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为其远期建设规模扩展提供可能性,并发挥其区域医疗中心作用、引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技术发展和管理规范的战略目标,是当前我国县级医院建设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县级医院规划设计现存问题

  在新医改的推动下,很多县级医院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各地政府开始重视县级医院的项目建设,从征地、拆迁,到项目立项、建筑设计方案的选择、资金的筹集等方面,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与支持。但是,由于现行的建设程序不完善,决策方在医院建设领域专业性不强,缺少专业的咨询策划团队为决策方制订出符合医院定位的任务书,很多县级医院出现设计方案不符合自身发展规划、盲目照搬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设计等问题。下面从选址和土地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功能分区、工艺设计、造型设计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

  *选址、土地资源利用

  我国地域辽阔,县级医院遍布全国各地,其地形、地貌、地域等千差万别,各地区的经济、土地资源也存在着差异。很多县级医院在选址和土地资源利用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

  选址上,很多医院所在区位远离居民区,服务半径过大,造成患者就医不便;基地地形不平坦、高差较大,不利于医院建设。

  土地资源利用上,根据《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10-2008)中109~117m2/床的用地规模建议,一方面多数县级医院用地规模不足,不能满足医院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少数土地、经济资源等相对富裕的地区,出现了用地远远超过标准建议规模,甚至所超面积足以建设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这种现象造成了与县级医院定位严重不相匹配的土地资源浪费。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是医院建设的灵魂。然而我国大部分县级医院建设在总体规划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规模上,一方面很多医院由于缺少对当地城乡居民人口城市化进程的科学把握,导致医院还未建成或刚刚建成就已经不能满足当地居民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另一方面,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其规模定位要适度,但是,有些县级医院存在过度追求大规模与国际化等现象,造成投资浪费,功能空间联系不紧密、机构过于分散而使得人员超编,资源利用率低,患者就医流程过长等问题。

  建筑布局上,一些新建医院未能因地制宜地进行设计,盲目地追求高度、地标性,导致造价提升,医院功能空间割裂;甚至有一些新建医院刻意追求当地建筑文化,使得建筑分散于整个基地,缺少远期发展规划,无法将投资、规模控制在合理、经济、适度的范围内。

  场地设计上,经常出现人、车流量与建筑规模不匹配,建筑入口广场过小或过大与实际集散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交通设计上,因口部设计不科学或功能布局不合理,使院内交通流线混乱、交叉感染几率增大。例如,口部过少,使洁物与污物、传染与非传染流线混杂;口部过多,互相之间以及对城市交通影响很大;口部设置不当,使门诊、急诊、住院等入口不明确或交叉。

  景观绿化上,多因用地不足、“见缝插针”式建设,将场地划分得支离破碎,无法形成有效的绿地景观,不能给患者营造良好的疗愈环境。

  *功能分区

  当县级医院的医疗建筑面积、设施等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就医需求时,很多县级医院在原有院区内进行改扩建。其中相当一部分医院扩建时没有从系统的角度对原有院区进行梳理,未能真正解决问题,仍采用“见缝插针”式改扩建,建成后只是面积增加,原有的混乱局面仍然存在。

  *内部交通系统

  许多县级医院盲目追求气派的空间感受,采用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的设计思路,造成小规模的县级医院也设计出多条交通轴、大型“医院街”,导致交通流线过长,既增加了就医时间,又加大了院内感染几率。同时,既定规模下,交通面积的浪费造成医疗面积的相应减少。

  *工艺设计

  县级医院用房在医疗工艺设计上,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功能用房缺失,建成后仍需根据实际需求添加或置换部分功能房间;

  功能房间因面积不足,尺寸不符合家具、设备等的摆放和操作要求而需进行二次改造;

  功能房间的设置缺少对当地民众就医习惯的考虑。

  *造型设计

  许多县级医院的内部装修、外部设计过于注重气派和装饰,具体体现在:

  外部设计一味追求“国际化”、“地标性”,造型语言繁杂,忽视了县级医院本身的特点,对其特定的地域性、文化性挖掘过少,缺少地方医院应有的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另外,很多县级医院忽视外观与功能的结合,盲目追求造型,不仅加大了投资的浪费,还牺牲了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性,造成诊室内部拥挤、暗室过多、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差、土地资源浪费等。

  在内部装修上,许多县级医院为求气派,大量使用大理石、花岗岩等石材贴面,造成了室内空间冰冷、机械的感觉,缺少人性化,同时也造成资金浪费。

  县级医院规划设计案例——海拉尔人民医院

  根据多年设计、研究经验,以及对县级医院整体建设情况的全面研究,我们结合海拉尔医院规划设计案例,对县级医院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源头对症下药,为县级医院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海拉尔人民医院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拟建设用地23145m2,建筑面积55900m2,床位300张。

  *科学专业的前期策划,准确定位县级医院建设需求

  在对海拉尔医院进行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辅助院方进行前期策划。所有医院建设之前,应借助专业的咨询策划团队,经过调研、采访、总结、论证,准确地为院方制定出符合该院发展定位的策划书、任务书,确定其合理的规模、投资。任务书一方面帮助院方更加科学地认识自身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弥补了许多设计单位在医疗建筑领域设计经验的不足,帮助其找到设计目标、把握项目定位。

  前期策划越细致到位,对医院的项目定位、投资控制、规模控制等越有利,避免了因决策者自身需求不明确、设计者设计经验欠缺而导致的常见弊端。前期策划考虑得越细致周全、主动,后期花费越少。如果前期策划不到位,后续工作容易事倍功半。因此决策方一定要重视并且给予充足的时间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包括策划、总体规划、方案设计等。

  通过一系列的策划、研究,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县级医院建筑既具有医院建筑的复杂性,又不可简单等同于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设计过程中,只有明确每个县级医院的具体需求,规划设计才能对症下药、将投资用在刀刃上。

  *总体规划是医院建设的“灵魂”

  建筑规模:通过前期策划,我们对海拉尔医院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确定该医院的合理规模。规划设计中,在满足当下就医需求的同时,还充分考虑其远期发展,在一期的东侧布置二期工程,最终形成一期、二期对称布置的形式;主入口转移到南面的主干道,并形成开敞的入口广场。二期工程的功能,根据未来发展进行定位。

  建筑布局:根据实际规模需求,采用相对集中的集约化布局模式,将投资、规模控制在合理、经济的范围内。

  场地设计:与建筑体量相匹配的门急诊广场,减缓了场地内人流、车流对城市道路的影响;结合广场布置的绿化、停车位等,有效满足了就诊患者的停车需求。

  交通设计:车流从西面主入口进入,可进入地下车库,亦可走机动车道,将患者送到最近的各个口部,然后车辆停到地上停车场或直接离开,实现了人车分流;人流直接从主入口进入,通过中心广场,到达门诊、医技。急诊入口设置在西侧,具有标志性,并且形成自己的循环系统;住院入口单独设置,位于北侧,便于组织交通。

  景观绿化:建筑将景观分为院前景观广场和院后景观花园,二者通过模块之间的视线通廊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绿化景观和院前广场景观相融合,实现室内外景观一体化;住院楼的屋顶设置大面积花园,丰富了行政办公区的景观视野,创造出更加人性化的院内空间。

  *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县级医院的功能布局需结合县级医院的特点:由于科室人员数量有限、医院规模有限、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功能分区应尽量集中布置,避免分散;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共享,保证有限的科室人员、技术人员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益。例如,很多医院的药房只有一班人员,那么急诊、门诊药房的设计需要共享这班工作人员。

  县级医院影像中心的大型设备必须兼顾门急诊、住院部等多科室患者的使用,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控制总投资。

  在海拉尔医院中,我们根据地段条件,将建筑划分为六大功能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住院区、行政办公区、后勤保障区。医技区设在中心,与住院、门急诊区建立有效便捷的联系;门急诊邻近城市主干道,柔美的外部形体设计丰富了城市景观。

  *内部交通集约化设计

  建筑内部各功能区相互独立,不同功能区设有不同入口,又通过十字型的“医院主通道”有机联系起来,既保证内部交通的便捷性、高效性,又避免了一味照搬“医院街”带来的空间浪费。

  *强调并落实工艺设计

  很多医院功能房间建成后需二次改造,改变功能或空间尺度以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设备空间需求,这主要因为很多设计单位不够了解医院实际工作需求和相应设备的工程工艺需求。

  在海拉尔医院的设计中,我们通过对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房间清单、工艺流程设计以及空间内部工艺设计图。

  通过前期策划对该医院功能需求进行定位,在完整的房间清单中为其提炼出合适的房间清单。如,县级医院相比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很多患者为本地居民,患者的饮食多为家属送至医院,这就需要在房间清单中考虑设置辅助功能用房,用于家属简单加工食材。

  根据功能空间的实际需求,做出科学严谨的工艺设计。如一些门诊、医技科室,通过对房间内的家具、设备、就医流程的科学设计,为该院的重点功能房间设计出科学严谨的工艺图;鉴于就医患者多为本地居民,陪护家属较多,我们在进行病房工艺设计时,充分考虑陪护病床的空间。

  *形象设计简约,不追风

  县级医院不同于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建设资金相对有限,其地理位置不注重城市化,一般保留当地的文化传统与风貌。因此,对县级医院自身特点的认识与挖掘很重要。在海拉尔医院的形象设计中:

  我们杜绝国际化、形式化,而是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原则,更加注重对当地文化的挖掘,充分挖掘了鄂温克民族的内在精神;将建筑主体设计为舒展、简洁、自然的建筑形象;对其民族特有的装饰图案进行抽象,并将其设计成建筑主体的构件;在医院门诊主入口处设置浮雕壁画,为民族故事题材提供展示的空间;

  在室内设计方面,充分考虑该院作为地区的基础医疗机构,就医患者文化程度差异性很大、诊治过程较为嘈杂的实际情况,将墙裙装修采用便于清洁的环保材料,吊顶采用吸声材料,用于降噪。

  结语

  综上,县级医院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注重前期策划环节,不宜追求大规模、国际化;应结合实际需求、地方文化特色,从自身实际出发,最终建成实用、好用、适用的县级医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