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建筑室内空间人性化设计要素

  摘要:医疗建筑室内设计有许多独特性,文章通过设计实践中的认识从室内设计空间的材质、色彩、光线、家具陈设、无障碍设计等环节探讨了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特点和艺术性。

  关键词: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人性化空间;材料;色彩;光线;声学设计;无障碍设计

  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内掀起了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的新一轮高潮,许多大型综合医院纷纷进行新建、改建工程,使医疗环境有了“质”的提升。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也得到了空前发展,设计手法和表现语言趋向成熟。

  医疗空间在设计时应按使用者的行为模式来界定,人的行为模式是将人在环境中的主要行为过程具相化,使其成为空间设计的量化标准。室内的空间设计是做好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体现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设计语言的重点部位。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设计追求的目标是完美的功能性与舒适宜人空间的结合,放弃一切不必要的装饰,追求空间的纯净。以下通过北京医院老北楼重建工程、协和医院门诊楼工程、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装修改造工程等多个室内工程设计实践,对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的特点进行探讨:

  一、材料

  在室内设计中,不同材质的材料应用极为重要,它是表达设计语言、界定空间性质、满足使用环境氛围的重要表达方式。材料是室内空间的“皮肤”,直接与其环境中的人发生视觉、触觉关系。材料搭配的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间的功能和品质,只有把握好材料的特性,将其运用到恰当的位置才是最适用的设计,切忌盲目堆彻高档材料。

  医疗建筑室内材料的选择是一个严格、理性的思考过程,应从医院实际需求出发,根据投资情况、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再辅以设计师的个性审美综合而得。医疗建筑室内设计对材料品质的要求比一般室内设计更加严格,尤其是功能性强的封闭空间,对材料的质感、耐久性、抗菌性、抗污性、舒适性、安全性、环保性等要求更高。材料尽量采用预制成品现场安装,施工现场减少湿作业,严格控制材料在施工中带来的污染。现在医疗建筑室内常用的装饰材料,用在墙面的如树脂板、耐擦洗的布基壁纸、墙革,用在地面的有PVC和橡胶地板,以及多种抑菌天花材料,都有多种表面质感和色彩效果。只有通过精心设计和搭配,利用材料的质地特性,才能创造出舒适的医疗空间。例如在病房有医疗槽的背墙上安装干挂树脂板(或抗倍特板,病房内一般8mm厚),其他墙面搭配布基壁纸等相对经济的材料,既可达到装饰效果,又可满足使用要求。

  而医疗建筑室内的开敞式空间对材料的选择范围相对要宽泛,设计时应尽量与建筑外立面的材质和风格相统一,避免生硬突兀。开敞空间人流比较集中、流动性大,因此对材料耐久性、抗磨性具有严格的要求,如墙面干挂石材应比普通空间石材要厚(达到25mm)。公共空间内的选材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使用方式尽量简单、统一,避免材料种类繁多带来高成本并缩短材料定货周期。公共区域的等候空间,如候诊区,应局部设计软性材质(如壁纸、壁布等材料)给人以亲切感。此外,材料的细部处理应避免出现尖角在转角处安装专用护角或做弧形处理,防止碰撞刮擦。因此,医疗建筑室内的公共空间材料选用应以满足使用要求为主,具有一定审美性即可,避免大量使用高档材料,好的设计应是最适用的设计。

  二 、色彩设计

  色彩通过人的视觉系统对人的心理产生冲击,色彩本身只是物理性的客观存在,而人是通过对世界的认知后对色彩产生特定的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如色彩的冷暖变化对人的心理可产生不同的生理暗示,因此在医疗建筑室内这个特殊空间内,色彩的运用和变化对使用者可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很多医疗建筑室内色彩设计抛弃原有单一、冷漠的色调向家庭化的温馨色调转变,以稳定就医者的心理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医疗建筑室内色彩设计原则应是整体统一、局部变化,根据医疗空间的使用功能在设计中确定整体的色彩基调。例如病房楼内适合于偏暖的色调,而肝、胆病或传染类医疗空间则可用偏冷的色调(色彩的冷暖变化实际是相对而言,依据心理感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精神类疾病室内色彩更讲究宁静、松弛的氛围。而在妇产和儿童科室,则要讲究色彩对患者的心理影响与精神暗示,让患者就诊时能够分散其焦虑的心情。

  用色彩的变化赋于空间变化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达到空间与色彩的和谐是色彩设计的重点。空间内颜色可根据功能需求选择色调,应尽量统一,避免杂乱无章。在设计中若使用多种色彩搭配时,应尽量选择色调、冷暖接近的色彩(如淡米色、浅木色、浅绿色),少用补色和对比色(如蓝和橙、黄和红,黑色、熟褐等黯淡压抑的重色),减少对患者的心理刺激。

  三、光线设计

  光线是室内设计的重要表现手法,分为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两者相辅相成。由于医疗空间的使用人群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因此在光线的设计上应把握好“度”,即光线的亮度,应始终营造出柔和、自然的亲切感,平衡使用者的心理感受。

  公共空间内可适当增加艺术性的光线效果,如利用采光顶和透光材质,表现室外化的采光效果,既亲近自然,又节能环保;在走廊、电梯厅、护士站可采用反射光、漫射光,避免直射光,减少光线对患者的视觉刺激。

  除选择带遮光片或挡光板的灯具外,灯具的平面布置也极为重要。如将走廊的光源置于靠近病房的一侧,既便于患者找寻方向,又避免在病床周转过程中光线直接对患者视觉的刺激。在病房、ICU等空间中,光线的布置更为重要,不仅要选择专业的灯具而且对光源的位置也十分讲究,主光源应避开病床正上方位置,可依靠背墙上医疗槽的专用灯补光。病房内若有大面积采光窗,应选择遮阳性好易于开启的窗帘便于随时调节光线强弱,使患者始终处在柔和宁静的光环境中。

  四、家具和陈设设计

  家具和陈设设计是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与人关系最为密切。而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中,尤其以病房内的家具为重,除美观外,更主要的是可满足患者活动行为的需要。家具造型尽量简洁,便于擦洗、消毒,活动家具应便于搬运且摆放合理,预留足够的转移空间,方便医护人员施救时,快速移动相关设施,放置各种医疗设备。

  医疗建筑室内陈设起到点缀的辅助作用即可,装饰物的样式、色彩、造型应与室内整体风格一致,避免过于夸张、跳跃的装饰物品。如果能在此基础上选择具有文化品味和艺术情趣兼备的陈设物品,则能从细节处体现对使用者的人文关怀。

  五、绿化组织

  室内绿化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医疗空间内,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和观赏性。在大型公共空间内,如大堂、中厅等空间,尽量利用高仿真植物和少量真实绿化相结合,根据空间形式设计出高低搭配层次分明的景观绿化。仿真植物的运用,避免因种植带来的养护成本高和滋生病菌虫害的问题,种植绿化宜选用盆栽式,便于更换保养,品种应选择无异味、无刺激、对人体无害可触摸的植物种类,丰富室内空间的层次。

  六、无障碍设计

  在医疗空间内,无障碍设计是体现医疗空间人性化的重要因素。除无障碍专用坡道、专用卫生间等,在公共空间的各个环节内也应处处体现。如在公共电梯设置专用按钮和引导系统、设置无障碍专用公共电话,在护士站、接诊台和问询处等局部设置低台面(低台高750mm),或设置专用空间存放轮椅和活动病床。

  七、声学设计

  与以上6个室内设计内容相比,声学设计相对比较抽象,但随着医疗空间品质的逐步提升,以及就诊人群对就医环境品质要求的越来越高,很多综合性医院开始注重公共空间的声学设计,利用天花、墙面吸声材料的处理来缓解问题,降低就医者就诊时的心理、生理压力。如多用亚麻、PVC等软性环保材料替代石材、墙砖等硬性材料;在诊室、病房的隔墙、隔声上设计结构板顶,避免声音的交叉污染;在妇产、儿童医院的公共及病房空间设计中,设计师更要按高于国家设计标准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医疗空间的软性品质。

  八、结束语

  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室内空间设计,不仅要做到以上7项内容,综合考虑、统一设计,并且要与建筑、水、暖、电、气体等相关专业密切配合,要求设计者既要秉承理性、严谨的设计态度,又应注重细节设计。医疗建筑室内设计不仅要营造一个简洁、宜人的人性化空间,也要逐渐向个性化发展,这对从业设计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把握住设计的尺度是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的关键。医疗室内空间设计看似平淡无奇,但每个空间、材质、色彩、灯光都应该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并精心推敲,这才是医疗建筑室内设计真正的个性化。

  文|陈亮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