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工程中建筑材料管控要点探讨

  摘要:文章简单介绍了建筑材料管控的重要性,并结合医院基坑支护工程的建筑材料管理实践详细阐述了钢材、混凝土、水泥这3种常用建筑材料的管控方法与要点。

  关键词:基坑支护;工程材料;管控

  任何一个大型工程项目都是从基坑支护工程开始的。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在基坑支护工程中,会用到多种建筑材料。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脊梁,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若被使用到工程中,不仅影响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且会危及使用此建筑物的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管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工作。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的基坑支护工程已接近尾声,从该工程开始就伴随着工程材料的管理。作为建设方(甲方),我们高度重视工程材料的管控工作,不仅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而且全程积极配合参与施工及监理方的监督管理。

  基坑支护工程中所需材料以钢材、水泥、混凝土为主,下面对这3种材料的管理分别进行介绍。

  一、钢材管理

  (一)钢材进场验收

  材料基本信息核对:根据产品质量法,任何产品都应有明确的标示,写明产品名称、规格、产地及其他信息。对进场的钢材,将材质证明书的内容与铭牌所显示的规格、等级、批号、重量及生产日期等进行核对,若有不符之处,则拒绝进场。特别是螺纹钢,其材料上标有明确的厂家代号、级别、规格等信息,这些信息必须与材质证明书上的内容相符。

  外观检查:有无裂纹、锈蚀等。

  规格抽查:使用卡尺等工具对进场钢材的直径等进行抽样复测,检查实际指标与标示的规格是否相符。

  (二)钢材见证复试

  我国对钢材的进场验收实行二次报验制度,即进场报验与见证复试报验。钢材进场验收合格后应及时进行取样复试。只有见证复试合格后才允许该批次钢材使用到施工中。

  以钢筋为例,其见证复试的方法有拉伸检验、冷弯检验等。钢筋的取样根据不同品种、规格及试验方法会有所不同,以热轧钢筋为例,是以同一品牌、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不超过60t为一批。拉伸检验法,可以任选两根钢筋切取两个试样,长度500mm;而冷弯检验法则应将钢筋端头的500mm去掉后再切取。所以,为了保证见证复试的正确性,应注意样品的取样。

  (三)钢材现场管理

  配合监理督促施工单位按钢材的品种、规格和进场日期(批次)及检验合格与否等分别堆放,并插上标牌区分,不同规格和状态的材料之间应有隔断,不应混杂。如露天堆放,应予以覆盖。施工取材的顺序应符合材料进场日期顺序及满足复试合格的条件。

  二、混凝土管理

  (一)混凝土进场验收

  材料基本信息核对:根据预拌混凝土厂家的发料单,核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否与设计相符、发车时间与进场时间是否超过初凝时间;检查该批混凝土的材质证明书(碱集料评估报告)、配合比通知单及相关材料的复试报告(水泥检测报告、水泥出厂合格证、砂石骨料检测报告、外加剂、掺合料检测报告)等是否满足设计及合同的要求。

  (二)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检查

  第一车到场的混凝土必须及时抽查塌落度,其塌落度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若两次测试不符合要求,则不能用于施工,予以退场。

  (三)外观检查

  进场的混凝土拌合物外观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及泌水现象,不同车次运输的混凝土的色泽也应该一致。

  (四)混凝土外加剂及水泥最低含量的检查

  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应该对配比中的外加剂进行考察,其水泥含量应符合冬季施工规范要求,混凝土的出罐温度应满足冬季施工的要求。

  (五)混凝土见证复试

  预拌混凝土除应在生产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运到施工现场时,还应按规范取样留取试块。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达到500m3时,应在浇筑地点留置两组(12块)抗渗试块,其中一组(6块)应在标准养护室养护,另一组(6块)与现场相同条件下养护,养护期不得少于28天。

  三、水泥管理

  (一)水泥进场验收

  材料基本信息核对: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检查核对。

  (二)水泥见证复试

  进场验收合格的水泥还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凝集时间、细度和胶砂流动度进行复试。水泥取样应依据国家的相关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水泥取样方法》GB/T12573-2008),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进行取样。如不是连续进场的袋装不足200t或散装不足500t也应作一批进行抽样检验。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批号应分别作为一个取样单位进行抽样检验。

  水泥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袋装水泥应从不同位置的不少于20个的袋中取样;避免从表层水泥袋中取样,因外层水泥袋始终与空气接触,温度湿度与处于里层的水泥的温度湿度会有很大差异,而温度湿度对水泥的质量有影响,特别是安定性指标,所以抽样主要以里层水泥为主,重量不少于12㎏,分成两等份储存在防潮容器中,一份送检,一份密封保存备复验用。

  四、结束语

  作为建设方(甲方)的工程材料管理人员,如何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所进材料的质量进行管控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建设方(甲方)应该就进场材料的管理制订出规范且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落实执行;其次,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制订出相应的质量控制点,比如在上文中提到的钢材、水泥、混凝土就具有各自的质量控制点;再次,应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保证资料进行审核控制,即其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其内容是否真实、齐全、完整等;最后,建筑材料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工程材料管理的实践中,我们采用影像、照片等手段对诸如材料进场验收、现场取样复试等进行记录保存,将进场报验及复试检测结果的相关资料进行扫描,然后将相关材料的实物、铭牌、现场取样或试验的照片,进场验收的相关信息证明和复试的结果报告的扫描件保存在电脑内,从而达到图文并茂、真实可追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建平.浅谈项目工程材料的管理[J].山西建筑,2010(22).

  [2]姜丽媛,翁帅.针对建筑工程材料管理及检验的研究[J].产业论坛,2014(8).

  [3]游祖宏,戴骄阳.医院建设中工程材料设备管理分析[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1,12(3):73.

  文|任俊霞 张玉彬 金正开 金蕾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