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加减法

  羊年伊始,每个人都带着点过年的喜气迎来了新一年的工作。对于养猪人来说,去年“马”上有钱的愿望怕是落空了,能不能三“羊”开泰还得看今年的努力。不过面对当下的形势,一道简单而复杂的题目摆在了每个养猪人面前。

  说它简单,因为从数字上来说,这只是个简单的加减法。存栏数增加还是减少,似乎只是猪场老板们决策的一念之差。面对这项加减法,养猪人也确实给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既有温氏、牧原等大集团四处建场,动辄几十万头出栏的大项目。也有层出不穷的猪场破产、出售,而幸存者将存栏一减再减。外人看不懂,养猪人自己也众说纷纭。

  说它复杂,则是因为每个猪场老板在做决策之前,要考虑的因素有太多。未来的猪价会不会涨?原料会不会涨?自己的口袋里还有多少钱?这个地方还能让你养多少年猪?看似简单的一加一减,让经济学家来研究,只怕都能写出大篇论文。但对于大多数朴实的养猪人而言,他们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也没有家财万贯的支撑,只能凭借在养猪业扎根多年的经验以及辛勤的劳动来应对这一切。

  不管每个养猪个体做出了哪种选择,中国养猪业的整体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规模化集约化的同时,高涨的原料和人力成本却也给家庭式的猪场留下了生存空间。随便养养每头猪就能赚三四百元的好日子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中国养猪业已经进入比拼内功的时代。扩张的人也许看到了胜利的曙光,而减产的人也许只是暂时撤退保存实力。不管做出了何种选择,每个养猪人都期望着能在这个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