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高床发酵型养猪的账本

  在“农财宝典带您走猪场”第21站活动走进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之后,该公司的高床发酵型生态养猪模式受到同行热议,不少读者留言或致电编辑部咨询更多细节问题。该模式的粪污消纳能力如何?如何做好疫控?生产的有机肥销往哪里?投入和产出性价比如何?带着读者的这些疑问,农财宝典记者进一步详细解析了高床发酵型养猪模式的方方面面。

  二楼养猪提高健康度

  既要增加养殖规模,又想环保做得好,似乎是一个矛盾。然而,农财宝典记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东瑞集团致富猪场采用的高床发酵型生态养猪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地面养殖和发酵床养殖,可有效消纳粪污,并适当提高养殖密度。

  据悉,该模式采用两层结构,其中二层养猪,地面采用全漏缝地板结构,养猪生产过程中不冲水,产生的猪粪尿通过漏缝板落入一层垫料中。一层则中空,高度为2.5米,建设有机肥生产车间。放入适当垫料(厚度60-70cm)和益生菌群,配有电动垫料翻堆机,每天对垫料进行翻堆处理,利用微生物好氧发酵原理,以木糠等有机垫料消纳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猪粪尿,最终变成有机肥料。

  “猪只在第二层饲养,排泄物掉到第一层进行有机肥初步发酵。发酵过程中进行翻堆、温控、通风、垫料添加等工作。”东瑞集团致富猪场场长吕敏勇告诉农财宝典记者,猪栏每冲水一次就导致猪群应激一次,但该模式下的猪栏不冲水还是很干净。

  “对比传统发酵床,高床发酵型模式的猪群与垫料是分开的,猪群健康度明显提高,养猪密度也可以提高。”福建上杭县宏顺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沈志明介绍,传统发酵床模式,猪群直接与垫料接触,妨碍了垫料的翻动容易造成“死床”,且疫控工作难做。高床发酵型模式刚好解决了传统发酵床的问题。

  按批次消毒做好疫控

  致富猪场办公室主任李有建表示,采用该模式养猪时,猪舍初始设计需要考虑垫料发酵对猪群影响,应合理选择通风方案。

  那么怎样控制好猪舍内氨气浓度和温度呢?原来,该模式的发酵采用了复合微生物,可提高发酵温度,促进猪粪尿降解,减少氨气等产生。此外,致富猪场全场采用水帘降温、负压通风系统,可将猪舍控制在适宜猪群生长的温度。冬季发酵床产生的热量可适度保暖。据介绍,发酵时发酵床最高温度可以达到60多度,平时也有40多度。夏天则可以将猪舍窗帘卷起来,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气味小,省电,采光效果也好。

  保证了猪舍通风与保温,如果疫病来袭,猪场怎么消毒防疫?

  李有建告诉农财宝典记者,高床结构(两层楼和全漏缝板)将猪与其排泄物(猪粪尿)及时分离,保障舍内地板清洁、干燥;舍内温控通风系统保障舍内温度与空气质量,两者结合为猪健康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小环境,从根本上降低了猪群疫病的发生概率。此外,高床采用批次式饲养,即一批次垫料饲养2.5-3.5批次猪,在同一批次垫料使用期间,不同批次猪群进入高床舍前对高床依照“地板清理-火焰灼烧-舍内熏蒸-喷洒石灰水”的消毒程序进行消毒;在一批次垫料更换时,对栏舍进行彻底空栏消毒。

  年运行费用可省30多万

  东瑞集团副总经理蒋荣彪告诉记者,高床发酵型养猪模式前期投入大,一套全自动变轨搅拌器就需要20多万元,基建达到750元/m2。对比传统的水泡粪模式,高床发酵型模式基建成本高了210元/m2。其它栏舍、通风降温设备则与传统猪舍的要求相当。

  然而,此模式省水、省人工,生产的有机肥可带来效益,废弃物处理成本比投资运行污水厂低。此外,在猪料肉比方面也有优势。李有建告诉记者,高床发酵型生态养猪与传统养猪模式对比,以年产1万头生产线为例,高床模式较传统冲水模式固定资产投入高186.5万元,节省投入运行费用31.14万元(详细见表)。

  致富猪场开展了高床与传统模式育肥猪饲养试验,结果证明,高床养猪较传统模式在料肉比方面可降低0.04。对此,蒋荣彪在现场介绍该模式工艺和效益时说:“猪场采用自动供料系统,全部用干料。料肉比方面,保守说可以减少0.04,最高时可减少0.2。一头猪节省10-20公斤料是没问题的。”生长速度方面,高床养猪比传统模式提前7-10天上市。

  一吨有机肥可卖700元

  蒋荣彪介绍,因为该发酵模式采用的是好氧发酵,所以翻动搅拌越多则发酵效果越好。随着猪粪的增多,会不停加垫料去搅拌。一个月之内是3-4天翻动一次,后面随着猪粪尿的增多,会提高到2天一次,半年之后则每天翻动一次。根据有机肥的碳化情况来把握堆放时间,一般一批垫料堆放10个月都没问题。

  “有机肥现在一吨可卖700-800元,所用木糠从江西赣州市采购,一吨380元,一吨有三立方,够本钱了。”蒋荣彪告诉记者,该场所产有机肥经过深加工之后将卖到每吨上千元,效益更好。据介绍,目前东瑞集团的有机肥厂还没建好,建好后将对这些有机肥进行深加工,分为适用于水稻、花卉、花生、水果场不同类型的肥料。因河源市果场多,现在东瑞的有机肥生产量还不大,可谓供不应求。

  不少养殖户参观致富猪场后感慨,该模式工艺基本成熟,日常管理方便,主要问题在于资金投入太大。

  “为实现养猪和有机肥高效流程式周转,该模式的垫料自动进出设备还有待进一步改进。”李有建指出,若需采用该模式养猪,以下三点必须同时考虑到位,即严格遵守“猪-废弃物-有机肥-还田利用”的物质能量平衡原理,完善循环系统;考虑垫料来源和有机肥市场;考虑是否具备专业的堆肥技术人员,需要熟悉堆肥原理和现场管理技术。

  文/《农财宝典》记者 钟展锋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