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市扩张,他们会不会成为牺牲者?

  2014年猪市行情不容乐观,养猪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此情形下,因猪场自繁自养满栏、猪场搬迁、资金实力雄厚等而逆市扩张者不在少数,大企业的扩张速度更是令人惊叹,即使亏损也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有猪场表示虽然2015年的猪价无法预测,但仍然要把养猪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来做。

  2014年的猪价就像一块坚冰,即使在微弱的阳光下化作一滩冷水也浇得养殖户彻底心寒。但在这非常时期,仍不乏逆市扩张者,其中,上市公司的扩张尤其疯狂,他们会是低迷行情下的牺牲者,还是未来的预言家?

  因自繁自养满栏而扩张

  猪场逆势扩张,有时也是迫不得已,如果在猪市动荡之前已经租下猪场用地,计划赶不上变化,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开弓没有回弦箭。

  湛江市奋勇华侨恒润畜牧养殖食品有限公司便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公司目前在湛江有个120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由于总经理李悦林老家梅州近年来一些树木的种植对土壤环境造成破坏,土地贫瘠,营养缺乏,政府推出土地改良政策,家乡人希望他能回去建场养猪,利用处理后的粪水浇灌农作物,改善土地的质量。

  随着李悦林湛江旧场母猪自繁自养不断扩大,2012年,他开始投标梅州的土地,为新建猪场做准备。2014年下半年投资建猪场,目前已经建成5000平方米的猪栏。他准备2015年3-4月份先在新场养肉猪,5-6月份旧场的育种可供新场饲养500-600头母猪,达到2015年年中两个场扩产到1700-1800头母猪的目标。

  同样的,河源大丰畜牧有限公司也在2014年年底由1200头母猪的自繁自养场扩大到1800头母猪。据总经理李伟忠介绍,他从2008年开始养猪就已经租下可以容纳至少1800头母猪的猪场用地。

  实际上,李悦林原来的目标是由1200头母猪扩产到2000头,由于行情低迷,2014年他养猪亏损100多万,2000头母猪的目标也缩水成1700头左右,“现在的行情这么差,都不太敢再扩,但之前已经竞投了梅州的地,目前不敢一下子养那么多”。

  李伟忠的原计划是在2014年年底完成由1200头母猪扩产到3000头母猪,但由于行情的影响,他去年养猪投资4000万,亏损450万,因此放慢脚步,去年年底只增加了一条600头母猪的生产线。

  这两个猪场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扩产了,但实际上原计划的进展速度却变慢了。

  “我们生产水平也不低,但像我们这种不大不小的公司就很尴尬”,李伟忠表示,虽然猪场使用的是自配料,但原料采购,人员利用率等方面远远比不上大型企业,“温氏养猪连猪舍都不用建,我们的生产线都要自己一砖一瓦垒起来”,而相比于家庭式小猪场同样没有优势,因为他们不需要人工成本。此外,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猪场搬迁新建场而扩张

  2014年猪场拆迁是猪老板们的一大痛,有的猪场被拆了便不复存在,而有的猪场却卷土重来,甚至加大投资扩大规模。

  博罗宏基良种畜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罗宏基”)目前正在逐步减栏卖猪,将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博罗猪场的全部搬迁工作。同时,博罗宏基总经理王崇南已投资建立新的猪场。

  王崇南在博罗的猪场有900头母猪,此次新建猪场投资目标规模为存栏母猪1500头,其中猪场建设与投产工作拟在2015年年底完成,第一期投产650头母猪,如该模式达到预期目标,2016年将进行第二期,再投产850头母猪。

  猪场搬迁带来的效应,使王崇南此次选址十分谨慎,将猪场建在河南。新场投资翻倍,增加温控系统,刮粪地板等设备,粪污处理等设施也重下血本,加大了污水的处理力度,土地的使用年限为20年,“我已经为养猪做好准备,希望不要三五年就让我搬迁了。”

  与王崇南相同,李悦林的新猪场的建设也加大了投资。增加了自动刮粪系统、自动降温系统、自动送料系统,改变了以往人工清洗猪栏的做法,人工费用有所下降,环保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现在令我最头痛的是上市公司,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投入,给我们造成很大压力,挤压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王崇南说道。中小型规模猪场有一定的资金实力,但仍比拼不过上市公司,他们最担心的莫过于上市公司抢占市场,这会让中小型猪场在低迷行情下雪上加霜,步履艰难。

  压力这么大,他们仍旧扩产了,那他们对2015的行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2014年,王崇南的猪场亏损10%,虽然对2015年的盈亏情况仍不明朗,但他表示,他已经离不开养猪了,要把养猪当做一辈子的事业来做。猪场目前是自繁自养场,往后也将会往商品猪方向发展。

  李悦林告诉记者,2015年市场很难看清,但估计会好一点。“我前年养猪是不亏的,去年亏了,但是,只要有方向就不怕,只有亏本的企业,没有亏本的行业”。

  李伟忠却表示,只能做好生产,别的什么也不用想,猪价也不需要看,把生产做好了,能亏得少一点就行。他估计明年的行情也不是很好,现在甚至连明年的计划也没有。“我们也不是想要猪价涨得有多高,但要稳定一点,不要一下低成这样”,李伟忠分析,以往每次重大疫病过后,猪价会涨起来,而现在虽然全国母猪存栏减少,但母猪的生产水平却提高了,由此看来,猪肉仍供过于求。

  这些中小型猪场虽认为2015年的猪市行情无法预测,但他们还是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去支撑,他们都在等待一个更好的时机施展拳脚。

  因实力雄厚而扩张

  除了中小企业外,能在逆境中大肆扩张的莫过于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雏鹰农牧、唐人神、牧原、大北农、中粮等便是如此。

  日前,有媒体报道,雏鹰农牧2014年前三季度亏损额为7418万元;新五丰预计全年亏损3300万-4300万元;唐人神2014上半年年报也显示生猪养殖板块亏损1858.4万元;牧原股份有所盈利,预计2014年全年净利润为1亿-1.9亿元;大北农前三季度净利润为4.4亿。

  部分上市公司养猪板块的亏损依然挡不住他们前进的步伐,这也是多数上市公司趋向于发展产业链的原因,多板块发展具有更强的抗压能力,随局势的变动能盈亏互补,不至于一招致命。而上市公司比拼资本也颇具优势,砸金逆流而上,也许就能坚持冲破寒流,迎来下一个春天。

  《农财宝典》记者 许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