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弥漫的2014种猪市场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种猪,猪价,博罗宏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9 09:40
春节时分,猪价并没有随着年味升温,当前国内的生猪出栏价徘徊在5.5元-6.3元(2月12日行情)之间,在目前的生产水平和饲料成本情况下,绝大多数猪场处于亏本状态,作为猪场金字塔顶端的种猪场也无法独善其身,种猪无人问津,肉猪卖多亏多——这一幕定格在2015年春节,几乎也是养猪业2014全年的真实写照。
资料显示,2014年年末全国的母猪存栏量约4300万头,相比2013年巅峰时的5100万头,足足减少了约800万头,降幅约16%,足以触目惊心。按照母猪年更新率25%-35%计算,光下降的800万头这一块就减少了200万头-280万头种猪(用作更新)的市场容量,更不必提那些没钱更新种猪、或者看淡后市放缓种猪更新等因素带来的削减。
在各种环境不利好的情况下,种猪市场面临的选择只有一种——转型,包括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转变服务模式或调整业务,否则只有被迫退出,至于那些坚持下来的,整个过程也将充满艰辛。
全面亏损的一年
对于在大陆投资养猪21年的博罗宏基良种畜禽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罗宏基”)董事长王崇南而言,2014是前所未有的低迷年份,几乎是他在大陆从事种猪事业的首次亏损。“这一年要用3个惨来形容:第一个是猪价低,第二个是种猪没人买,第三个是饲料原料几乎全球最贵。”
王崇南介绍,2013年该公司售出的种猪肉猪比例是35:65,约卖出3000头种猪,但2014年的数据实在相差太大,以至于不宜公开。他分析,除了大环境猪价低迷的因素外,还有局部性的因素,比如珠三角的中小养殖户大量拆除、转移,原先以增城、博罗中小养殖户为主要客户群的博罗宏基便直接受到冲击。雪上加霜的是,王崇南正着手把自己的养猪事业转移到北方——河南,一期工程已建好,正准备“进猪”,但竞争对手对此作了一番负面宣传,称博罗宏基要把好的猪留给自己,运到河南去,要买就只能买到差的了。听到这些说法,本来在低迷行情里挣扎的养殖户更添犹豫。
“实际上我们在扬州那边有种猪场,河南的猪场会从扬州那边引种,博罗这边会在今年5月份就停了。因为种猪没人买,只能当肉猪卖,总体亏损。”王崇南介绍,大陆的玉米价格在2600-2900元/吨徘徊,而美国只要800-900元/吨,就算香港台湾也才1500-1600元/吨,承受着这么重的原料成本负担,也加剧了养猪业的惨状。
广西柯新源集团总裁杨厚德对农财宝典记者介绍,2014年种猪场日子不好过,基本上是全面亏损,“比起2013年,我们的销量和售价都下降了50%,很多猪场都在找钱,可银行贷不到款,就只能减产维持了。”
“困难啊,我决定减少母猪数量及更换一些二元母猪,估计种猪很难有好市场。”刚接了两个20头以内的引种订单,韶关高帆育种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子伦依然高兴不起来,种猪的价钱已从1500元/头降至1100元/头,甚至还有更低的,“有好多种猪场已经把价钱降到900-1000元/头,因为没资金了,为了过年前筹够钱储存饲料,不得已。”
种企血拼促销
低迷行情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引种积极性低,表现为新建猪场订单少、原有猪场的种猪更新率低,在整体种猪市场缩减的情况下,种猪场为了获得其中一杯羹可谓煞费苦心。在营销方案方面,总的而言,上半年相对平和、常规,而下半年出现罕有的血拼促销的景象。
2014年开春起,就有种猪场率先开启了促销模式,比如2014年3月份,安徽浩翔农牧有限公司开始了让利10%-20%的促销方案:原种新美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母猪买5头赠1头,原种新美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公猪买10头赠1头; 二元母猪买10头赠1头,买30头赠新美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原种公猪任选1头,买50头赠原种公猪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原种公猪任选2头。此时促销幅度还相对平和。
2014年5月份以后,行情出现回温,猪场引种积极性稍微恢复。此时价量相对平稳。“在我们这里引种量在50-60头二元杂的客户对行情很敏感,五六七月份的种猪基本可以出完,不会有剩。” 清远市龙发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剑豪介绍。
到2014年的三四季度,猪价再度急转直下,许多种猪企业开始急红了眼,在促销的力度和条件宽松度方面出现了少有的血拼状态。
“我们的种猪规格为70公斤,纯种杜洛克公猪、皮杜公猪、长白大白公母猪的价格分别为6000、6500、5000元/头,但促销价仅为原价的五六折,二元母猪也从1800元/头调到1500元/头,”四川达州小店种猪选育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鲍经理介绍,在这样的促销力度下,该种猪场1.5万种猪产能中有1万头真正投到市场,占三分之二。
李剑豪介绍,该公司的种猪销量有20%-30%的下滑,为了应对9月份开始引种不旺、场内种猪积压的现状,在2014年10月-11月间,该场把原价1300-1400元/头的二元杂降至1100元/头,而且不限制几头起售。与此同时,2014全年该公司以独立或跟媒体合作的方式举办技术会议等活动五六次,也有相应的促销。
种猪场忙着出售回笼资金,不惜调低价格,但效果依然不一定理想。化州市百佳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善就告诉记者,自己想卖种猪,养殖户想引种,需求是存在的,唯一的问题是——养殖户手里没有钱。林子伦也透露,周围好多肉猪场负债累累,只好关闭了事。
转型以求生存
从长远来看,以营销力度换市场的方式只能作为应急手段,要“笑到最后”还是要根据新的养殖形势调整经营模式。
2014年,行业出现明显的两极,绝大多数中小养殖户以及很大一部分大公司都受困于行情低迷,出现一大片缺钱、缺饲料、倒闭、跑路的,于此同时,又出现一批大型畜牧企业,立足资本市场或自有积累,大刀阔斧地拓展势力范围,视账面上的一时亏损为浮云,比如雏鹰、温氏、大北农、正邦等养猪巨头。
要在这些巨无霸的围追堵截中获得生存空间,自力更生的中小猪场乃至大猪场需要通过转型,用自己的相对优势去换取。
“以前是发现有需求,然后去满足,现在转变为制定一套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种猪销量从2013年的5万头到2014年的下滑六成,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总经理吴志君面临着新的经营挑战,正着力于推动该集团服务模式转变,作为老牌国企,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的加剧,他认为唯有转型一条出路。
吴志君介绍,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该集团于2014年投资建立了规范的兽医服务中心,甚至能为客户提供健康检测、病毒驯化等服务。
除了服务模式的转变外,吴志君还将在业务模式上做一些调整,“一直以来,集团下面的良圻原种猪场以经营种猪为主,今后将和其他几个场一样,把种猪和商品猪结合起来。”采取这种方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吴志君认为通过饲料采购和精准饲料的优势,可以把种猪的优势转移到商品猪养殖上,缓解种猪市场白热化的竞争。
无独有偶,王崇南也兴奋地向农财宝典记者介绍了自己的转型之路,“说实话,从广东转到河南,猪价会低一些,但是政策环境相对宽松,我们在河南这个猪场配备了最现代化、自动化的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打算做到母猪存栏1500头,然后转做商品猪,跟双汇等大型屠宰企业合作,减少交易环节,一头肉猪的利润不用太大,但是量大,总体效益可观。”
此举可谓扬长避短,王崇南坦言,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养出来的种猪比较“娇生惯养”,怕卖出去养殖户那里不好养,因此主打商品猪的话就可以让种猪板块自产自销。
《农财宝典》记者 林远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