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猪场 卖猪场 这些细节你一定要注意

  “好几个养户托我帮忙处理猪场”,广西武鸣市养猪协会会长罗明达说。

  “确实有很多人想卖猪场,但是成交量不多。”广东大广农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胜勋说。

  “我这个猪场也不一定卖,可租可卖,说不定。”四会养殖户黎石华说。

  以上3位谈的是一个话题:买卖猪场。2015年年初猪价行情延续2014年惨淡行情,有猪场缩减了存栏,有养户退出了养猪,自然这期间也有人想把猪场处理掉。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逻辑是,在连续两年不振的行情下,上市公司、集团猪场还在扩张,那么想退出的人把猪场卖给他们算了。但据农财宝典记者观察,猪场转让行市已进入“想卖者众,愿买者寡”的境地。

  200-500头母猪场想卖的很多

  2015年什么样的猪场最难出手?200-500头母猪规模(又称“中等规模场”)的自繁自养场最难出手。自己想卖,因为人力成本吞噬了原本低迷的利润。没多少人想买,一般人买不起,大公司又看不上。

  张胜勋说,在中等规模猪场颇为集中的广东鹤山地区,起码不下10家中等规模场想转让,自己也在2014年新租了两个中等规模场,但实际成交的还是寥寥无几。

  张胜勋认为,200-500头母猪规模的猪场,一般设计上有各种各样的先天缺陷,硬件、鱼塘、土地等各方面的资源都不是很好,与其掏钱无休止地改造,还不如自建一个好用。“这些猪场老板也很无奈,养着亏钱,贱卖也舍不得,所以空场也有,以后估计每一波低价潮都会洗牌一批。”

  黎石华则表示,自己养有400头母猪,在2013-2014年,100头母猪以上的猪场的效益反而高过自己。谈及原因,小猪场一般都是夫妻档,管理细心,没有什么劳力成本,精打细算出效益;而200-500头母猪的猪场则比较尴尬,本身算不上养殖公司,却又必须雇佣工人,如今请一对夫妻到猪场成本要10万元/年。而且请来的工人不懂技术,也就是喂猪、扫卫生;平时上下班基本是想走就走,也没什么管理效率可言。“人力成本太高了,这种水平怎么管也管不出效益来。”

  “如果母猪规模上1000头,我就可以派一个场长过去,有助理、仓管、会计等团队配置。但是没有1000头,就很难养这么多人,场长也没有规模猪场团队的工作感觉。”张胜勋同样认为人力成本高是中等规模场最关键问题,“我已经下定主意不再收购1000母猪以上的猪场了。”

  黎石华在2015年就挂出了转让或出租自己猪场的信息,朋友圈、做兽药的、做饲料的……都知会了一通,然而来看者寥寥无几。“这个行情下谁还敢买。”

  “1000头以上的母猪场想卖的可遇不可求,合适的就谈谈。”张胜勋说。

  猪场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买猪场看什么,硬件、环境、土地……都在考虑之列。

  首先是土地,土地不适合养猪,硬件投入再多,猪场也不值钱。土地本身是通过村委会等政府机构流转租来,但二次售卖却另有其附加价值,包括位置、年限两个属性。位置即不在禁养区,不在潜在征收地段,偏僻便于防疫等。而年限则是指土地租期剩余时间。黎石华说:“我这手上的地虽然是租来的,但还有18年时间,现在想找一块地可不那么容易,我自己的租金就算才1000元/亩,转租价要远远高于这个价。不是租金问题,是拿地难度问题。”

  原江门市得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栓林曾在广东清远市英德镇兴建猪场,即广东得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后将股份转让给上市公司正邦科技。“卖猪场和卖其他企业,对方会要求出具评估报告,内容包括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生猪)两部分;另外买方会要求猪场证件齐全,特别是环保和动物防疫合格证件。”

  买猪场就是买硬件、买土地。罗明达说,以上条件起码占到猪场总售价60%以上。

  恩平奥美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晓波说,现代化设备的自繁自养猪场估值可以按照母猪数量粗略估值,以投资一头母猪的硬件成本是2-4万元计,500头母猪场的固定资产开价1000万元,不包括土地租金。

  而至于猪场的生物资产(生猪),则是无可避免地出售给卖方,但是价格却不可避免会贬值。罗明达说,一般中小育肥猪都会按市场价出售给买方,以广西行情为例,在2015年初一头怀孕母猪一般2200元就可出手,而空怀母猪则基本相当于淘汰母猪了。“当然这个价位不是指原种场,原种场母猪价位更高。”

  议价取决于卖方心态

  想卖猪场的人究竟是怎么想的?黎石华说分三种心态:缺钱周转、想拿回成本、想赚钱。第一种心态是一定会卖。其他情况可卖可不卖,把猪场转租出去也说不定。“如果老板不着急卖,想买的人是谈不下价格来的也没什么好谈的。如果缺钱,打定心思要卖,猪价又一路狂跌,几百万的场几十万出手也不是不可能。”

  猪场议价有很大的经验成分,“买方老板需要提前预见一些问题,什么都看不出就没什么可谈的了。比如要清楚自己可以拿出200万建一个多大的猪场,这200万又可以买什么样的猪场。老板要能够按照目前原料的行情、成本预估猪场的面积和设备水准。未来几年的猪价波动也要考虑。”罗明达说。

  而卖方也要做好硬件贬值的心理准备。“比如前几年200万建的场,可能现在100万都卖不到。”宁波天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傅衍说,从卖方考虑,土地位置不好,就没人买。种猪育种做的不好,或者有疾病阳性,贬值最多,固定资产有硬伤,同样也会贬值。

  而上市公司收购猪场同样不是轻松活。邓栓林说,卖大猪场时会委托第三方做估值,但是卖家往往和评估价差距很多。“这中间真的可以说是一个斗智斗勇的过程。”

  傅衍认为,卖方在议价时,会联系很多买方同时竞争,比如天邦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双胞胎就曾一起竞购过艾格菲,艾格菲自己并没出价,而是让各个买方报价,而且是不公开的。卖方则不断给各个买方制造压力,可能会虚张声势,“过段时间就说,你的出价低了,再低就没希望了。”天邦当时也在做很难的决策,如果报价低了,可能真的失去机会。如果报价高,又担心虚报,毕竟永远吃不准其他买方出价多少,即便收购完成后我们都不知道其他买方的报价。以上便是卖方策略。

  讨价还价是必须的,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卖方的处境。经常有卖方不屑于卖,卖也行,不卖也没什么问题,开价会很高,你就是谈也谈不下来。有些则是必须出手,比如天邦股份收购艾格菲,是因为艾格菲要破产了,必须卖掉。

  “2015年等着被收购的猪场会更多。”福建省福清市丰泽农牧有限公司的负责人陈立伟在1月份说,自己公司有过收购猪场想法,但目前仍在观望中。

  上市公司青睐什么样的猪场

  傅衍表示,上市公司偏向于设施现代化、规范化的猪场,并且要求设施能够充分利用。“国内的猪场总会在建设环节出现限制因素,比如产床设计少了,之后阶段的妊娠栏、限位栏就都多了出来,很浪费……走一走国内的猪场,总会有一些空出的设备,其实就是初始设计有问题。”

  而猪场的生物安全因素也是重要因素。猪场是否在养猪密集、人流密集区域,如果非常偏僻,大企业会非常满意,因为疾病风险小、环保对周围环境影响也小。“最好猪场的环境可以允许通过增减环保设施来优化,因为有些位置哪怕你想处理都不可能。”

  傅衍认为,买方经常会面临困惑。很多时候看到的猪场有设计硬伤,但是位置很好,如果价格不是太贵的话,就去买这个位置。当然设施改造的成本会高很多。有时要推倒重来,等于很多收购的钱白花了,那这个硬伤就又变得很难接受,就又不愿意买了。

  2015年也有一些大型种猪场有售出意愿。种猪场的产品定位不同于自繁自养猪场,生物资产估值会高很多,也更难出售。傅衍认为,多数大型企业不大乐意收购种猪场。如果公司以前没有做种猪,又希望做种猪产业,那就是一个好的途径,有种源基础会省很多钱;但如果公司本身就有种猪了,就会觉得不是很值得,因为一般一个公司不会同时养几种种猪,否则成本会很高;而且很多要卖的种猪场的种源不是新引进的国外品种,而是已经有些年头了,有退化趋势,健康状况也不好,以后疾病只会越来越多,影响后续生产。当然收购来的种猪好到能替换自己原来的猪也可以考虑,为种猪多花钱是划得来的。“但总的来说,猪作为生物资产,不是很重要的收购考虑范畴。”

  收购猪场的集团化企业在进行决策时差异很大。有为了追求短期上量的,各种猪场都会收购,哪怕吃亏也会大量收购猪场。“有些公司并不具备很专业的猪场人才,也不了解国外养猪设计,看不出猪场设计硬伤,又追求快速上量。如果这种思路的人操作收购,很多猪场只要出个优惠的价格就会成交。”

  《农财宝典》记者 高勇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