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得多才能长得快,饲料的适口性就是确保猪“吃得多”的关键。改善猪料适口性的办法和理论很多,有专家认为猪比较喜欢香味、甜味,可适当添加糖蜜、糖精钠等甜味剂或者添加香味剂。但有行业人士却认为,诱食剂刚开始一段时间对猪来说能起到诱食作用,之后就没有作用了。各种观点的碰撞使得这个话题久经讨论也不过时。
饲料的适口性问题历来都是企业与养殖户关注的重点,适口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猪的采食量。原料、加工、储存、饲养方法等都是影响适口性的因素。饲料企业为提高适口性也花样百出,甚至有公司推出果冻样饲料,提高猪的采食量。
│部分饲料成分影响适口性
据饲料营养领域的专家们研究发现,影响饲料适口性因素有部分抗营养因子、饲料霉变、饲料氧化酸败、加工方法、矿物质等。
在饲料原料方面,影响饲料适口性的抗营养因子主要有几种:单宁,存在于高粱籽粒、豆类子实、油菜籽等,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降低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单宁分解产生的没食子酸有强烈刺激性和苦涩味;硫葡萄糖苷,本身并没有抗营养作用,但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恶唑烷硫酮具有辛辣味,影响饲料适口性;芥子碱有苦味,主要存在油菜籽中;水溶性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大麦、小麦、燕麦中,粘性大,不容易分解吸收,动物吃了容易粘在嘴里,影响食欲。植物凝集素等其他抗营养因子也有一定的影响。
有专家指出,矿物质是饲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但有些无机矿物质也会降低饲料的适口性,如硫酸锌味涩,一水硫酸锰味微苦。
对此,中粮集团秦江帆博士表示,原料的使用应一分为二,教槽料一般不会使用高粱、棉粕等原料,基本不存在抗营养因子的问题,但中猪、大猪料如果使用高粱作为原料,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关,选用美国进口的经过选育的新品种,花白色的高粱,单宁含量低,控制使用量即可。而国内的高粱产量低,单宁含量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目前企业的技术还没办法做到很好去除国产高粱里的单宁。此外,棉籽粕中存在棉酚以及菜籽粕中的芥子碱,可在生产饲料过程中添加一些硫酸亚铁,铁离子便能与游离棉酚结合成复合物,也能减少芥子碱的存在。
华南农业大学杨琳教授表示,猪比较喜欢香味、甜味,可适当添加糖蜜、糖精钠等甜味剂或者添加香味剂。但有行业人士却认为,诱食剂刚开始一段时间对猪来说能起到诱食作用,之后就没有作用了。“适量的食盐对猪的采食也有正向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冯定远教授告诉记者,添加0.2%左右的食盐能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适口性新招:饲料制成果冻样
饲料加工过程同样是影响适口性的重要环节,冯定远认为,温度过高,谷物淀粉糊化过度,饲料粘性太强;粉碎粒度,颗粒大小,颗粒硬度也会对其适口性造成一定影响。秦江帆告诉记者,饲料颗粒的硬度,控制在20-23N比较合适。
据了解,饲料企业在加工方面也花了不少心思。2014年5月,广州英诺威营养饲料有限公司为解决猪饲料适口性问题,开发了一种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的果冻样饲料。总经理舒文分析,固态饲料营养全面,使用也方便,但消化吸收率不高,而果冻饲料适口性比固态饲料好,特别是在仔猪断奶、生病、打疫苗、夏天热应激的时候,果冻饲料具有更佳的适口性。
该产品以乳制品为原料,通过均质等食品加工工艺,把营养物质分解为更小的分子,使得产品的营养物质分布均匀、稳定,相当于将在猪体内消化的过程提前在体外完成,同时也易于饲喂。据悉由于果冻样饲料原料成本高,目前市场售价为35元/kg。
│小猪教槽好,适口性不成问题
饲料制成后,储存方式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冯定远表示,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饲料水分含量高,容易引起饲料霉变。而氧化酸败的原因,主要是饲料中添加了脂肪,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容易与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作用,加上微量元素如铜、铁等的催化,饲料便出现酸败。
“为了防止饲料霉变,企业要采购新鲜的原料,制作过程中要添加防霉剂如丙酸钙、丙酸钠等”,秦江帆认为,教槽料中脂肪含量高,容易氧化酸败,应添加乳化剂,能形成乳化胶囊,仔猪易吸收,再添加BHA、BHT等抗氧剂。
而猪场一般都是采购企业生产的全价料成品,乐达(广州)香味剂有限公司饲料添加剂部总监黄铁军认为,饲料适口性对30kg以内的小猪来说很关键,把这个阶段的小猪教槽保育好了,不随意换饲料品牌基本上不会有适口性问题。肇庆莲花大布种猪场场长刘清福提供了一个提高教槽料适口性的方法,他告诉记者,最好的方法是将粒料和粉料各半并加适量葡萄糖粉7日龄开始教槽,这样就不会粘嘴,有葡萄糖甜味也可以诱食,母猪奶水较好的,断奶前3—5天母猪适当减料,减少母猪奶水,使仔猪有饥饿感,能诱导仔猪吃料。
“饲料湿喂或添加乳酸菌密封发酵产生酒香味也能诱引猪采食”,冯定远告诉记者。
链接
消除抗营养因子提高适口性的办法
1、物理法 大部分的抗营养因子都具有热不稳定性, 如各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抗维生素因子等,可以通过加热使之变性。
2、化学法 化学处理主要是指酸碱法处理、氨处理和添加特殊物质的方法。这些方法可去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3、育种法 通过育种的方法改变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使植物中抗营养成分的含量减少甚至消失是去除抗营养因子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4、生物法 在养猪生产中,给猪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以使磷的利用率提高50%~70%,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提高2%~5%,排泄量相应减少。发酵法是一种传统的消除抗营养因子的方法,经过发酵以后,饲料中一些难以消化的物质变得可消化,消化率得以提高,适口性改善,采食量也相对提高。实验表明,仔猪和育肥猪饲喂复合饲料发酵剂发酵的饲料,日增重分别提高26.5%和12.25%,料肉比分别降低20%和11.7%。 网讯综合
《农财宝典》记者 许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