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猪站应用空气过滤系统 预防蓝耳病效果显著

  猪场空气过滤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猪场,在防控蓝耳病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在国内应用还较少,目前主要是一些原种场和公猪站进行了尝试。

  集约化模式大大提高了猪场的生产效率,但伴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防疫压力也随之而来。尤其是猪流感病毒、蓝耳病毒、圆环病毒和支原体等可以随空气传播的病原,让猪场防不胜防。因此能够阻断空气传播途径的猪场过滤系统应运而生。猪场过滤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猪场,在防控蓝耳病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但在国内应用还较少,目前主要是一些原种场和公猪站进行了尝试。

  空气过滤可阻隔大多数

  空气传播的病原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教授张守全介绍,空气过滤系统以物理性过滤为主,基本结构有三层,最外层金属网先过滤空气中的树叶、蚊虫等以延长空气过滤器使用寿命,中间层初效过滤网,过滤尘埃、杂质等,内层为中高效或亚高效过滤网,过滤病毒附着的颗粒。为了更好地实现夏季降温和通风,可在过滤系统之内再增加水帘降温。

  据了解空气过滤系统可过滤99.5%以上直径为0.3微米的微粒,虽然猪流感病毒、蓝耳病毒和圆环病毒直径都小于0.3微米,但大部分病原易吸附于载体上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生物性气溶胶,直径在0.3-1.0微米,因此空气过滤系统可以有效阻止病原的传播。

  首要解决猪舍的密封问题

  据张守全介绍,空气过滤系统需要将猪舍进行全封闭,增加湿帘降温、自动喂料、全机械通风等,从而构成一个持续清洁并舒适的猪舍小环境。

  想要保证整个猪舍的密闭性并不容易。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石猪场)副总经理杨玉坚告诉记者,风扇的进风方式分为正压进风和负压进风。正压进风通过屋顶进风,风扇以正压将风压进猪舍。负压进风则是通过抽风泵将风从舍外抽进舍内。负压通风系统怎样把过滤器以外的地方堵严是个难题。正压通风可以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温度控制相对稳定,空气分布也相对均匀,但是成本也相对较高。

  除了通风口,公猪舍所有可能漏气的地方都必须密封,包括建筑物的所有缝隙、门和窗户的周围。目的是要确保所有的空气都通过过滤网进入,猪舍不能流通未经过滤的空气。猪舍的所有入口都安置了双重门,可以通过负压通风来降低病毒经空气传入的风险,死猪和淘汰猪都是经过双门系统的隔离间运出。转入的猪只也要通过双门系统,将空气旁路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排风扇外也要装上防止空气回流的装置。

  风机的正常运转也非常重要,杨玉坚提醒整个系统运行时刻需要用电,一旦断电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猪场必须配备发电机,保证断电后可以立即启动。定期维护主要就是要清除过滤网上的尘埃和颗粒。根据不同猪场周围空气的质量,周围尘埃比较少的猪场可以半年至1年左右进行1次维护,而周边环境较差的猪场半年不到就得重换过滤网。

  有效保护蓝耳病阴性群

  成本200元/头公猪

  杨玉坚表示,白石公猪站最初使用空气过滤系统的目的就是防控蓝耳病,建立蓝耳病阴性群。几年下来,除了有效保护蓝耳病阴性群,防控其他疾病效果也很显著,疫病明显减少。

  据介绍,白石猪场目前有两个公猪站使用空气过滤系统,效果体现在精液质量提高、病残猪淘汰率下降、疫病明显减少等方面。一般1只公猪的精液可供50-100头母猪配种,引入空气过滤系统之后,可配种母猪数可以提高到65-115头。

  空气过滤系统的成本主要有几方面,包括建筑成本、维护成本和动力等。杨玉坚告诉记者,在原本的建筑和栏舍成本基础上增加的过滤系统,每头公猪成本200元左右。

  杨玉坚认为,根据各地空气清洁度不同,更换过滤器的次数也不同,如每年更换一次,每头公猪均摊成本100元左右。据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良圻原种猪场副总经理伍少钦介绍,良圻原种场公猪站的空气过滤设备(不含建筑)投资60-70万元,每年检修和更换的费用为每头公猪4500元,包括初效过滤器更换2次,亚高效更换1次。

  然而想通过空气过滤来完全杜绝蓝耳病也是不现实的,公猪站阴性种群不打疫苗,只有做好生物安全措施。据伍少钦介绍,所有进入公猪站的投入品(饲料除外)都要经过薰蒸消毒、臭氧消毒或紫外线消毒一定的时间后,才能进入猪场内部。同时加强人员进出猪舍的要求(比如有缓冲间、洗澡措施),进出不同的地方均需要换鞋,还要有自动输料系统配合散装饲料车,料车在围墙外直接供料给料塔。隔离舍的公猪经过4次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公猪舍。每周在公猪舍选取一定比例的公猪进行相应的血拭子采血棉签检测。

  张守全认为空气过滤系统在病毒性疾病的控制上有明显的作用。如果蓝耳病的爆发能够显著减少,那么这方面投资的回报还是很好的。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孟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