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岁末将至,职业经理人暗流涌动

  进入11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侵袭,令人寒意甚浓;季节明显的水产行业逐渐进入淡季,今年热闹非凡的市场也开始冷却回归平静;然而表面的风平浪静难掩盖背后竞争的暗流涌动。

  近期,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换将的消息频频传出,各公司管理层的走马换将也在吊起了人们的胃口,企业之间由市场竞争频道切换到人才竞争模式,职业经理人的年终变动成为今年底职场值得关注的现象。尤其是明年将建10家分公司的澳华集团紧锣密鼓地向全行业招募总经理,并打出“成功介绍总经理奖励一万元”的抢人口号,引起行业热议。

  职业经理人的抢手,直接反映了企业对提高销量、提升品牌知名度、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热切期待。职业经理人从一家企业到另一家的“跳跃”,也是其实现更大个人价值,谋求更多个人发展之期望的写照。

  不过,年终也是职业经理人最悲喜交加的时候,升是此时,降也是此时。经营得好,也许你能到达一个理想的位置,等来年大施拳脚;可如果经营得不好,你从高层跌下来也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

  由于年终是企业检讨、总结一年一度工作的时期,一般公司所有战略计划的调整、新目标的设定、人员的重新安排都在这一时期完成,自然也是对管理层业绩的考评时期,对于不称职或不合适的管理层进行更换也是比较好的时期。因为水产行业季节明显,虽然距离2016年仍有一段时间,但是过去一年的业绩也几乎尘埃落定,所以企业就开始频频换将换帅,尽早布局,决战来年。一位浸淫行业多年的企业高管告诉记者,每年的11、12月到第二年的春节前后,各公司都要进行人员调整,优化率在5%-20%之间,这也是公司人心浮动的时期。

  目前有很多企业选择以年度为一个周期的考核制度,因而很多企业会在年终对员工进行总结,能力不足、考核不合格者自然会面临被“炒”的危险。一般对于高级经理人来说,把他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上免职,也基本上可以决定了他在这个企业的去留,因为在高处下来的经理人一般情况下是不愿意在下面的职位呆的,大多数人会选择离开,有的甚至会跳槽到竞争对手,于是引发新一轮的挖角。

  这两年,走过爆发增长期的中国水产行业已不再那么风光,甚至有些低迷;而过去这一年,以大北农为代表的畜牧企业大举抢夺水产市场,而以海大为代表的行业巨头和近年冒尖的新锐澳华均展现出超强的扩张能力,过去竞争略显平淡的水产业迎来了竞争前所未有激烈的一年,堪称行业“乱局”。

  可以看到,相当职业经理人走马上任后,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新官三把火烧得不可谓不旺。但同时,“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背后隐藏的是“外来的和尚好开刀”的危险。一家企业在文化和结构上有其固定性,大刀阔斧的改革在调动固有力量的积极性方面有难度,也容易触动既有利益。一旦业绩达不到预期或者差强人意,就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为此埋单。这时候,外来的新鲜力量往往就被推到幕前,成为了离开的那一个。

  从市场层面来看,职业经理人的更换也是常有的事;一方面是投资人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职业经理人缺乏长远的打算。企业人事布局频繁调整的背后,暗藏的是行业竞争惨烈局面下各企业希望提升品牌影响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的期盼。

  但“换个负责人”并非灵丹妙药,在水产市场胜出也没有捷径可走,稳步提升产品质量、合理配置各方资源、打破固有管理模式似乎才是破解职业经理人乱局的关键。可以说,有些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任用,其实际收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相去甚远,期望与现实之间有着鸿沟。而实际上,销量不佳与整体的经济环境、市场环境、产品质量等都有联系,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的责任,需要企业整体的管理机制有所调整。

  以前行业属于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企业制定高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达不到目标往往就会离开。但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行业已经过了爆发性增长阶段,进入了平稳增长期,企业需要给职业经理人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在一个人面对一个体系的现实境遇下,职业经理人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持。提升业绩、重振销量并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以速成,这需要企业的整体配合,也需要时间去弥合改革带来的阵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