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社区的连锁型老年医院建筑设计

  ——日本双爱会医院建筑特色

  日本特定医疗法人双爱会于1952~1954年间创立,现任理事长佐藤任宏秉承“亲切的医疗与和”这一理念创建了该机构。总部位于琦玉县琦玉市,目前在琦玉县琦玉市、栃木县日光市、茨城县筑波市这三个地区开设了医院、诊所、家庭护理站等多种医疗服务机构。

  双爱会下设的每所医院都有其独特的建设背景:大宫双爱医院,由现任理事长的父亲所创建的佐藤诊疗所扩建而成;足尾双爱医院,是理事长鉴于足尾町(现日光市)没有正规医院而设立的;筑波双爱医院,是理事长得知当地的高龄患者需跋涉60公里就医这一情况后决定建立的。

  虽然建立的原因各不相同,但都具有一个相同点,即致力于发展当地的健康医疗事业。这一思想在各医院的建筑设计方面也有所体现。特别是由理事长自己出资购买土地建造的足尾双爱医院以及筑波双爱医院,是当时预见到日本进入高龄化社会之后建立的。下面以足尾双爱医院和筑波双爱医院为例,介绍其是如何扎根于当地,致力于高龄患者服务的。

  足尾双爱医院,注重环境营造

  足尾双爱医院位于栃木县日光市,建筑面积3600m2,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设有床位222张。一层设有诊察室、CT室、ADL室、理疗室、电动浴室、普通浴室等,二层~四层是病房,五层是家庭护理站和会议室。

  足尾双爱医院所在的地区,曾因开采铜矿而繁荣,但因污染问题铜矿被关闭了,人口急速减少并进入老龄化。基于此,佐藤理事长决定,在老年人健康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如在四层设专门的护理老人保健设施病房,旨在使医院不仅仅是治病,还能为老年人营造心情愉悦的生活环境。如在走廊墙壁上,装饰着由老人们自己制作的小作品,实现与老人的互动;为了实现无障碍和安全性设计,在走廊、卫生间和浴室里都安装了足够多的扶手,电梯也设置在最为显眼的地方;电动浴室的墙壁上绘有大型的富士山及松岛的画像,这种画像我们在日本的公共浴池里经常可以见到,这种细致的安排,可以让老年患者尽量减少自己身处医院的压抑感。

  另外,足尾双爱医院的太平间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太平间中设有祭坛,可以安放逝者的遗体。

  筑波双爱医院,顶层配有浴场

  现在的筑波市是由很多个市镇村落合并而成的,周边地形以山地为主。虽然平均半径每500m内就有一家诊所,但如果前往大型医院就医,交通仍不便利。因此,对当地居民特别是老人来说,筑波双爱医院的建立非常重要。

  筑波双爱医院建筑面积为5900m2,钢筋混凝土结构,5层,设有床位176张、老人保健床位78张。一层设有诊察室、手术室、MRI等,二至四层为病房,五层是浴场和会议室等。医院除了具有医疗功能外,还设有筛查中心、家庭护理站、地区医疗支援中心、老年人日常生活支援点等与地区社区服务相关联的业务用房。

  医院正面入口处设有长凳,供老年患者休息,大厅空间的设计也非常宽阔,便于使用轮椅。前往各诊察室及处置室的动线,也通过蓝色和绿色的粗线在走廊中呈现,即使是视力不佳的患者也能一目了然。病房也是一样,除了普通的病床式病房,还有榻榻米式的病房。这种榻榻米式的病房很受老年患者的喜爱。对于日本老人来说,榻榻米是一种特别的存在,不单是睡觉的地方,更能给人一种安全感。有的老人甚至只有在榻榻米上才能安然入睡。基于以上原因,对于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医院在四层为他们提供了榻榻米病房。原本这里放置了许多医疗设备,但佐藤理事长认为,随着高龄患者的入住增加,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也会慢慢减少,不如将设备撤去,全力为老年患者提供环境更好的病房服务。

  这所医院最大的特点是在顶层配有大浴场和小浴场。日本人特别是老年人一般都不满足于淋浴洗澡,出于增强血液循环以及保持身体清洁的考虑,大都喜欢泡澡,日本很多医院也都配有浴场。不过,即使不出于重量的考虑,能在楼房顶层设置如此规模浴场的医院,也是为数不多的。包括更衣室在内的浴场占地150m2,设有两个浴缸供患者们使用。与普通的公共浴池和温泉相同,男性和女性的使用时间段是分开的,另外,在这里进行康复疗养的老人同样可以使用。这种开放式的经营策略,自然给人一种身处普通公共浴池的令人放松的感觉。为了便于护理人员进行工作,用来清洁身体的盥洗场也设计得比较宽敞。浴室里还有椅子供使用者悠闲地度过时光。当然,在浴盆两端都配有防止老年人滑倒的扶手,地面为了防滑也增加了一些凹凸设计。除了这个普通浴场,筑波双爱医院还配有电动浴池,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可以享受泡澡。

  此外,筑波双爱医院为来探望老人的家属们也提供了相应服务,如设置了专门的会客室、美容室,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文|【日】矶山 优 ISOYAMA Masaru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