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血液层流病房设计探讨和总结
- 来源: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房设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30 10:32
随着血液疾病的逐渐高发,为满足医疗需求,发展北大医学部血液学科的优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项目规划中,确定了以血液层流病房为重点特色建设学科。规划建设高标准血液层流病房18间,用以确保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大剂量化疗者治疗期的安全。为了制订病房的建设标准,在聘请国内外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层流病房的趋势,医院最终建成了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能够紧跟发展潮流的病房。下面从流程设计、材料设备选型、实施效果总结3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规划设计
对于首次实施大规模的血液层流病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设计期间充分考察论证了国内外大型医院已建成的病房设计,总结各种设计的优缺点,最终形成了医院病房的流程布局。
(一)平面流程设计
根据相关规范和实际理疗需求,在平面布置上,骨髓移植病房应满足以下5条流线设计——
患者流线:更衣淋浴药浴、洁净走廊准备前室病房;
医护人员流线:更衣刷手洁净区;
洁净物品流线:所有物品必须经严格消毒通过专用通道洁净区;
污物流线:污物应在洁净区内就近进行简单打包,经污物传递窗、污物通道送出,污物通道应为独立设置,不可与洁净通道混用;
探视人员流线:需设置探视通道,一方面方便患者与亲属见面谈心,以缓解患者的孤独感;另一方面也方便医生查房。
医院整体设计布局充分考虑了以上各种流线与病房的关系,通过多次修改后确定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层流病房内的患者治疗期较长,为了缓解患者的忧虑心情,首要考虑层流病房的布局位置,将层流病房布置在大楼南北两侧靠窗的位置,使患者能够直接看到窗外的景色。
第二,两侧病房中心贯穿的洁净通道以及各种洁净辅助用房满足各种医疗功能需求。在病房的入口分别设计了医护人员更衣换鞋区、患者更衣药浴进入区、洁净物品进入区和患者餐饮送入区。各区独立,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第三,病房外侧紧邻外窗的通道作为污物走道兼探视走廊,方便污物收集运输和患者与亲属见面,以缓解患者的孤独感。
(二)病房细节设计
在病房内部设计上,结合国内外医院的实际案例,充分考虑了治疗需求和生活需求。病房入口处设计了方便医护观察患者的观察窗,病房内部设计了可欣赏外部风景和与家属会面的密闭窗,窗内设计电动百叶帘,可保证患者的休息,保护患者的隐私。每两间病房之间设有治疗区,可将各种治疗监护仪器和输液设备放置在病房外,尽可能的减少对病房内部的影响。
对于病房卫生间的设置,在国内外医院与感染研究机构之间都存在很大争议。国外医院的骨髓移植病房不设计卫生间,而是直接在病房内采用可入墙式马桶,他们认为此马桶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体液粪便采集完成后的倾倒。国内感染机构认为设计卫生间很可能会因为排水滋生细菌,发生感染。综合各种意见后,医院充分考虑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使用便利性,最终设计了卫生间。因为患者在化疗前需要在病房内进行肠道消毒或其他准备工作,不在治疗期内可以使用卫生间,而在治疗期间也可方便医护人员处理患者体液,大大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同时卫生间采用隔离负压净化设计,确保不会影响病房,保证患者安全。
(三)净化空调设计
根据骨髓移植层流病房平面布置上流线的需要,病房一般处于建筑内区,因此室内冷负荷四季存在,但负荷量较小,送风量大,送风温差小。由于病房在治疗期处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和节能性。
1.设计依据和洁净等级确定
根据新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对除洁净手术部外的医院各医疗区域做了详细要求。
根据标准治疗期骨髓移植病房内采用I级(ISO5级)洁净度,恢复期骨髓移植病房采用不低于II级(ISO7级)洁净度,送风形式采用上送下回的垂直单向流,而病房系统大都考虑一拖一,经过综合考虑,将所有病房全部按I级标准建设。
洁净走廊和辅房采用III级(ISO8级)洁净度,空调机组应考虑按风量确定台数,有条件的尽可能不要让单台风量不超过15000。新风采用集中供应。
血液层流病房的室内温度冬季不低于22度,相对湿度不低于45%,夏季温度不高于27度,相对湿度不高于60%,运行噪音应小于45dB。
2.系统安全性和实用性
由于病房24小时不间断运行,且患者治疗期需要绝对的无菌环境,考虑机组长期运行部件是风机电机。因此,根据规范,净化空调机组设置两台送风机并能自动切换(互为备用,资金允许的建议采用双机组模式),以提高可靠性。在备用方式上医院采用了自动风机定时切换系统,主要考虑风机电机为机械部件,需要定期运转才不容易出问题。因此,将两套风机根据设定时间进行无缝切换的交替运行,确保机械部件的可靠。
病房内分为治疗和休息两个功能,为了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净化系统送风采用变频两档调节风速。当患者活动或进行治疗时,截面风速不低于0.2m/s,患者休息时降低风速,截面风速不低于0.12m/s。这样既充分考虑了患者休息和治疗的需要,也提升了舒适感。
3.系统节能性
血液层流病房净化级别高,系统不间断运行,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除了采用分散独立控制病房的系统外,运行时能耗也应该充分关注。医院在设计初期就考虑了能耗问题。首先,病房的面积应控制在10m2左右,既能满足医疗需求,也能控制能耗;其次,病房室内负荷常年稳定而偏小、各个病房负荷量差别不大、新风负荷相对较大而且是空气处理过程中几乎唯一变化的量。根据这些特点,空调系统应采用新风承担主要热湿负荷,循环机组只处理病房内很小的变化热负荷和维持净化,由于新风量比循环风量小得多,相比传统方案可节省大量能源。
二、材料设备选型
在病区的建设过程中,设备材料的环保和可靠是关注重点,为了确保病区的安全,医院在装修材料上尽可能地选择了更加环保的材料,采用环保的安装方式,同时兼顾造价和患者对色彩的感受以及感控和保洁方面的因素。比如病区墙面选择了干挂树脂板,因为树脂板是牛皮纸高压形成的有机板材,无化工原料,同时采用干挂安装方式,基本不使用胶水。地面使用了以天然橡胶为主的进口橡胶地材,可以减低噪音,增加舒适度。在地材拼接方面注意了美观要求。整个病区在环保、美观和适应方面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为了保障病区更加可靠的运行,净化空调系统的主要部件采用了进口知名产品,这些产品都是经过市场长时间运行实践的,性能优异安全可靠。
病房建设是一个连锁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建设前应该做好整体预算规划,确定产品的档次和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一定是充分论证后再施工,避免拆改造成的损失。
在吊顶材料方面,原设计为金属板吊顶,考虑到金属板在正负压变化时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在实施中,增加了石膏板底层加固层,表面贴装饰板,达到了美观、洁净和耐久的目的。
三、建设效果评价
医院层流病房的建设,总体达到了设计要求,各项充分考虑的细节设计都在实践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整个病区极具现代化,净化系统运作的稳定性和节能性也非常优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色彩选择
在色彩选择上,应将医护工作区和病房区的颜色进行区分。医院的医护区选择了象牙白颜色,整体效果干净明亮,但同样的颜色用在病房内会显得有些冰冷。病房不只承担了治疗功能,也是患者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如果病房的颜色选择更温暖、更家居的颜色,比如淡绿、米黄和淡粉,让患者进入病房能够感受居家的感觉,将更有益于疾病康复。
(二)病房设施的配备
病房内设备带应采用同住院楼相同的隐藏式设备带,使用更加家居化的病床和柜子,将减少病房冰冷的感觉。因为白血病患者大部分时间与普通人无异,病房应尽可能不要采用普通病房的设施。借鉴国外实例,如果资金允许,可以增配嵌入式鱼缸等工艺摆设品,增加软装设计,不仅美化病房,更重要的是用生命的力量感染患者,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暗示治疗。若安装电视机,应采用整体嵌入式,尽量让墙面平整,减少积尘的几率。
病房卫生间马桶和手盆的选用应特别关注,选择悬挂式设计、入墙式排水较为合理。这样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卫生死角,便于清洁消毒,保障无菌环境。
四、结束语
北大国际医院层流病房的设计在流程布局、系统配置上均符合层流病房的发展趋势,无论在硬件水平还是在医疗手段上都处于前沿水平。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与世界知名医院的差距,相比医疗发达国家,我们在细节上对人的关注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也是尽可能阐述了血液层流病房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想法、思路和遗憾,以供未来需要建设血液层流病房的同行参考。
文|李立荣 陶麒 江志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