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丰收 豆粕原料价格下调

  广东省十二月玉米、豆粕、进口鱼粉价格分析

  豆粕弱势

  广东11月豆粕价格环比下跌,月内降价290元/吨。业内人士介绍,豆粕供应充足,市场平淡,价格疲软。

  统计数据显示,11月全国主要地区豆粕价格环比下跌:1、黑龙江价格2840-2940元/吨,低于上月同期的2980-3000元/吨;2、秦皇岛价格2500-2720元/吨,低于上月同期的2780-2820元/吨;3、江苏价格2480-2730元/吨,低于上月同期的2800-2850元/吨;4、广东价格2360-2650元/吨,低于上月同期的2750-2810元/吨。

  广东12月豆粕市场价格建议关注以下动态:

  一、10月进口大豆553万吨。海关总署统计:1、我国10月进口大豆553万吨,环比下降23.8%,同比增加34.8%;2、我国1月-10月合计进口大豆6518万吨,同比增加14.7%;3、我国10月进口大豆单价404美元/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24.6%,进口单价连续17个月下跌。资料显示:1、国内主要港口10月28日进口大豆库存630万吨,比9月29日增加20万吨;2、国内主要港口11月17日进口大豆库存710万吨,比10月19日增加80万吨;3、11月将有104船共计644万吨大豆到岸,其中16船共计99.5万吨到广东码头。

  二、进口大豆库存解压仍需时日。资料显示:1、美国、巴西、阿根廷10月发运中国的大豆装船量1000万吨,创今年新高;2、美国、巴西、阿根廷11月发运中国的大豆装船量770万吨。预计我国11月-12月大豆进口量约1500万吨,明年1月之前大豆库存压力仍将无法释放,豆粕价格继续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业内人士认为,豆粕市场缺乏刚性支撑,整体疲软,需要时间去库存解压。

  三、豆粕量多压力大。今年大豆进口量呈增长态势,豆油市场第四季度趋强,豆粕供应将保持充足状态。有关机构预计:1、我国第四季度大豆进口量将达到2200万吨,同比增长18%;2、豆油库存偏紧,压榨量将保持在700万吨/月左右。业内人士介绍:1、畜禽养殖没有刚性增长,水产养殖转淡,豆粕压力未能释放;2、今年豆粕以性价比优势替代了近240万吨其他粕类(棉籽粕、菜籽粕等),是市场消费新增长点,但继续扩大的空间有限;3、我国工业饲料产量增速放缓,豆粕消费增速也逐之下降。

  四、广东地区低价预售豆粕。广东地区11月将有99.5万吨大豆到港,因10月大豆基本集中下旬抵达,故油脂厂11月保持较高的开机率。据对广州、东莞地区7家油脂厂的跟踪统计,11月预计有13船共计74万吨大豆抵岸,油脂厂都没有因缺豆停工,而是有油脂厂为豆粕胀库停机。大豆货源不断,豆粕供应充足,现货价格下跌,油脂厂也只能随行就市出售后期豆粕,11月23日预售12月-2016年1月提货豆粕价2390元/吨或大连盘1601合约+30元/吨,比10月22日的预售价下跌330元/吨。业内人士认为:1、各类利空因素冲击,豆粕价格持续下跌;2、利空出尽,超跌蕴藏的反弹动能将会择机释放,饲料厂必须谨慎小心,库存切勿过空。

  六、美国大豆销售受阻。截至11月20日,美国大豆2015/2016年度对中国销售总量(已经装船和尚未装船的销售量)为1769万吨,比上年同期的2340万吨减少24.4%。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计,中国2015/2016年度可能采购2700万吨美国大豆,比上年度的2960万吨减少8.8%。业内人士介绍:1、根据季节供应特性,11月-2016年3月期间中国采购美国大豆为主;2、美国大豆丰收已成定局,中国因需求放缓,进口豆库存量大,所以实施慎重采购策略;3、阿根廷新政府将取消出口限制,比索汇率贬值,预计2016年1月-6月期间,农户会积极出售大豆,中国贸易商正密切关注当地市场动态;4、美国大豆、南美大豆、中国采购量的博弈是本年度国际市场最大的压力,价格也只能在低位振荡。

  七、全球大豆丰收形势不改。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预测2015/2016年度全球大豆生产形势:1、全球大豆产量3.21亿吨,高于10月预估的3.205亿吨;2、全球大豆年度末库存8285万吨,低于10月预估的8514万吨;3、美国大豆产量39.81亿蒲式耳,高于10月预估的38.88亿蒲式耳;4、美国大豆年度末库存4.65亿蒲式耳,高于10月预估的4.25亿蒲式耳;5、巴西大豆产量1亿吨,与10月预估持平;6、阿根廷大豆产量5700万吨,与10月预估持平。业内人士认为:1、美国大豆收割进入尾声,产量及年度末库存高于上月预估,丰年基本定局;2、南美产量预估乐观,但天气突变等因素不可控,华丽数据仅供参考;3、饲料厂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做好隔月采购计划。综上可知,豆粕量多市场淡,价格下跌。业内人士认为,美国大豆增产施压国际市场,进口大豆需要时间去库存,广东12月豆粕价格将维持弱势状态。

  进口鱼粉下调

  广东11月进口鱼粉价格环比下跌。广州码头11月2日秘鲁产SD68%鱼粉报价13500元/吨;19日秘鲁产SD68%鱼粉报价13200元/吨。业内人士介绍,秘鲁新捕季配额公布后,市场恢复平静,价格稳中回落。

  广州码头10月26日-11月22日进口鱼粉出库10100吨,少于上月同期的19900吨,少于去年同期的12000吨;期间到货入库11700吨,多于出库量。广州码头11月22日进口鱼粉库存量34800吨,低于上月同期的36200吨。

  广东12月进口鱼粉市场价格建议关注以下动态:

  一、秘鲁中北部渔区新捕季配额111万吨。秘鲁生产部11月4日发布RM369-2015-produce号公告:1、2015年中北部海域第二捕季捕捞配额111万吨;2、开捕时间从2015年11月17日零时至2016年1月31日24时;3、若配额完成则捕季提前结束。业内人士介绍,中北部沿海渔资源经历三次考察,生物量由先前的338万吨回复至600-700万吨,配额从最初悲观预估的50万吨以下到现实的111万吨,躁动的鱼粉市场终于平静,回复常态。

  二、秘鲁市场鱼粉价格止涨回落。新捕季配额公布前,秘鲁只有2-3家鱼粉厂商还有库存现货,销售压力不大,价格在观望中上扬。随着新捕季配额尘埃落定,秘鲁市场鱼粉价格的涨势也偃旗息鼓。业内人士介绍:1、11月17日-23日,新季共计捕鱼208321吨,日均捕捞量29760吨,幼鱼比例≤10%,情况良好;2、SD68%鱼粉从11月11日起维持CNF报价2000美元/吨,月内跌价100美元/吨,比去年11月19日跌价450美元/吨,市场平淡;3、部分厂商预售报价低于2000美元/吨,但成交量也有限。

  三、配额与价格。111万吨原料鱼仅能生产25万吨鱼粉,本属小微配额,但之前市场已经做好零配额的心理准备,这时候的111万吨也被“晋升”为大配额。资料显示,近四年中北部渔区第二捕季配额与鱼粉价格走势成反比关系:1、2011年和2013年配额分别为250万吨和230.4万吨,当年末至次年初SD68%鱼粉报价8000-10000元/吨;2、2012年81万吨“微配额”和2014年“零配额”,当年末至次年初SD68%鱼粉报价14500-16000元/吨。此前,曾有机构根据今年市场状况预测配额与行情动态,认为配额超过100万吨价格将弱势运行。业内人士认为,配额确与价格有关联,但进口鱼粉市场日臻成熟,消费意愿的制约因素不可忽视,价格任性暴涨的机会极微。

  四、后市需谨慎。新捕季配额仅是书面数据而已,还需通过捕捞渔获才能成为鱼粉。业内人士认为,秘鲁官方公告中没有关于幼鱼比例的说明,后市行情仍存变数:1、秘鲁沿海渔资源第三次考察后,生物量由先前的338万吨升至600-700万吨;2、突然多出的300万吨资源是9月-10月鯷鱼产卵之后增加的,基本属于幼鱼;3、开捕之后若幼鱼比例超标,禁捕措施不断出现,111万吨的配额将成为空谈;4、2010年第二捕季配额207万吨,最终只完成不足40%,次年SD68%鱼粉价格飙升至14500元/吨。

  五、进口鱼粉年前货源充足。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统计,全国主要港口11月22日进口鱼粉库存100800吨,呈增长态势。业内人士认为,不考虑秘鲁第二捕季渔获、国产鱼粉供应的情况下,年底前进口鱼粉货源可满足市场需求:1、11月-12月将有14-15万吨进口鱼粉到港,其中秘鲁鱼粉9万吨,非主流国家鱼粉5-6万吨;2、11月1日全国主要港口进口鱼粉库存8.57万吨,预计11月-12月进口鱼粉供应量为22.57-23.57万吨;3、2010年-2014年的11月-12月期间进口鱼粉需求在10-15万吨,按今年饲料生产实际情况预计,进口鱼粉需求将低于15万吨。

  六、广东进口鱼粉库存量增。广东水产养殖转淡,畜禽养殖平稳,进口鱼粉消费没有增长需求,广州码头11月出货减少,库存回升。业内人士介绍:1、广东早期已将秘鲁新捕季配额风波消化,配额公布后,市场保持平静;2、广东贸易商在配额炒作期间没有抢货,库存秘鲁产SD68%鱼粉旧货成本12000元/吨;3、贸易商库存、成本、后期货源的压力不大,适逢淡季,购销双方积极性都不高,市场报价相对稳定,成交价则面议;4、大部分库存将结转至明年开春销售。

  综上可知,秘鲁新捕季配额是“定海神针”,市场回归平静。业内人士认为,秘鲁开捕状况良好,新货鱼粉陆续抵港,国内市场进入“冬眠”,广东12月进口鱼粉价格将稳中下调。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信息中心华南信息部 严炯钧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