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虾,又称日本沼虾,日本沼虾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缅甸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近年来也逐渐扩散到新加坡、菲律宾、乌兹别克、伊拉克南部以及摩尔多瓦、哈萨克、伊朗等地。在我国,日本沼虾广泛分布于全国各淡水水域,有时也出现在一些半咸水水域,其野生资源量尤以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为多,其中长江中下游及其所属的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和巢湖最为丰富,另外江苏洪泽湖、山东南四湖和河北白洋淀等水域也有较大的野生资源量。
青虾是高淳地区河蟹塘主要的套养品种。青虾不但充分利用了蟹塘的水体及营养空间,而且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市场价格也一直较为稳定,是蟹塘增产增收的重要补充。
近几年放养密度也是逐渐增大,高者甚至达到20-25斤/亩(规格3000-4000支/斤),然而青虾产量却没有达到预期。究其原因,主要是青虾红鳃(主要发病原因为细菌感染)的发病率日益明显,尤其是2015年,几乎每个河蟹池塘的青虾均有红鳃发生,严重影响了青虾的成活率及相应产量。防治青虾红鳃是提高青虾产量的基础,现将主要的防治要点介绍如下。
预防要点
1、控制密度
密度过高,一方面水体营养极易出现短缺(尤其是平时对青虾疏于管理的塘口),导致青虾体质变弱;另一方面,过高的密度极易导致水体溶氧下降,而水体长时间低溶氧,厌氧型致病菌就会繁殖增多,从而继发感染青虾,导致红鳃的发生。建议合理的放养密度在15-20斤/亩,如果放养密度过高,建议尽早上市销售(每年4月20日左右),稀疏密度,以降低青虾红鳃的发病率。
2、保证溶氧充足
在天气突变、节气交替或青虾蜕壳的关键期,要注意保证水体的溶氧充足,可通过开动增氧设施、使用增氧型底改等措施提升水体溶氧。
3、定期消毒、抑菌
青虾红鳃一般低水温期(3-5月份)发病较为集中,因此低温期的消毒工作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青虾蜕壳期(由于蜕壳期是青虾最脆弱的阶段,极易被有害菌感染)。建议定期使用生态消毒剂(噬菌蛭弧菌)抑菌、防病,安全、高效、无刺激而且蜕壳期也可使用。
治疗要点
1、消除有害菌
虾蟹非蜕壳期,可选用碘制剂(如季铵盐络合碘,由于其内含表面活性剂,能够穿透鳃表面的粘液屏障,使药物直达病灶),蜕壳期可使用噬菌蛭弧菌来抑制有害菌。(注杀菌、抑菌药物一般要连用两次以保证治疗效果)
2、促进鳃部伤口愈合
许多养殖朋友,青虾出现红鳃后,盲目的使用大剂量的、刺激性强的消毒产品,导致许多感染红鳃的青虾被药物刺激而死,出现青虾红鳃治疗好了的假象,过不了多久,青虾红鳃又会大量发生,往往比第一次还严重,究其原因:没有注重鳃表面伤口的愈合。而久不愈合的伤口最终还是会被有害菌感染,导致青虾红鳃的反复发生。建议使用VC、VK等来加速鳃部伤口的愈合。
综上所述,青虾红鳃主要还是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如肥水、消毒、提升水体溶氧、青虾营养补充等),而一旦出现青虾红鳃,治疗方案要科学,在消毒、抑菌的同时切不可忽略鳃部伤口的愈合。希望笔者的一些建议能够为青虾红鳃的防治带来一定指导,最终真正实现青虾产量的提高。
厦门好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李志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