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第九届大北农科技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友谊宾馆落下帷幕,该奖历时一年半筹备,全球范围内共收到370项申报项目,最终108名专家分享了980万元奖金。其中,水产领域首次进入大北农科技奖申报范围,8个水产获奖项目共获83万元奖金。
当天,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章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戴景瑞教授,大北农集团董事长邵根伙博士,以及国家相关部门领导,国内外农业领域著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等,共600余人出席大会。
据悉,大北农科技奖是由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出资设立的社会公益奖项,两年一届,旨在无偿奖励在农业应用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员。该奖项于2006年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核准登记,目前该奖项已成功举办九届,共收到申报项目2462项,奖励金额累计达2731万人民币,共有368位专家获得奖励。
大北农科技奖学术大咖云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良恕、戴景瑞、范云六等先后担任评审委员主任委员,历届均由多位院士和数十名正高职称的专家组成专业评审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
据了解,本届大北农科技奖全球范围内共收到370项申报项目,在会议评审阶段邀请了6名院士和43名教授与研究员职称的专家分别对水稻玉米作物、其他作物与园艺、植物营养、植物保护、畜牧科学、水产科学、兽医科学、农业信息化与互联网、农业工程与加工等九个专业组进行评选。最终,108名专家分享了980万元奖金,其中包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Don Grierson教授等5位外国专家。
农业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北农科技奖一度被称为中国农业领域的“诺贝尔奖”。据介绍,有些专家在获得大北农科技奖后,又申报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目前共有3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有5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5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颁奖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关村全球农业生物技术创新论坛,国家虾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海洋学院院长何建国教授,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院长张国胜教授等专家应邀在水产科技创新分论坛做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北农科技奖水产领域首次进入申报范围,8个水产获奖项目共获83万元奖金,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周志刚研究院团队的项目《水产健康养殖关键生物制剂创制与应用》荣获成果一等奖,获奖金20万元。
大北农此举可谓意图明显,作为农牧行业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企业之一,今年斥资20亿元全面挺进水产业,一度被认为错过了进入水产行业最好的时期,水产板块的技术力量也备受质疑,但通过科技奖这个平台,大北农在水产行业传递的信息是其背后强大的科技资源整合能力。
文/图《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梁春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