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私募基金注资粤海 窥探水产资本时代的七大趋势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粤海,水产,上市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03 14:40
11月17日,广东粤海饲料集团(下称“粤海”)获得全球最大规模的股权投资基金KKR集团,以及广东中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注资1亿美元私募基金,引起行业高度关注。
前几年,坊间关于粤海的各种传闻不绝于耳,从中粮、嘉吉、泰高,再到大北农,各种合并、收购、入股的消息纷至沓来,吸引无数眼球,成为行业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最近一年,粤海董事长郑石轩不断在各种场合向外界展示粤海跨越式大发展的雄心壮志,敲碎各种传闻:从合并中山泰山到获得巨额注资,从“被收购”到收购别人,从“被上市企业合并”到走向上市的轨道……粤海完成华丽转身,成为中国饲料企业的重要一极。
很显然,此次得到国际基金巨头青睐,对粤海未来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郑石轩甚至将11月17日看作粤海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牌,粤海从此迈向资本市场。很多人问,这是粤海要上市的前奏?
关于“粤海上市”话题,我们姑且不谈,粤海董事长也强调上市并不是终极目的,“更大发展”才是粤海的根本诉求。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从此番美国KKR集团高调注资粤海事件,对水产业行业有什么意义?产生哪些影响?透露哪些趋势?
1.更多资本流入水产业
作为全球股权投资行业的开创者,KKR集团是历史最长、投资规模最大、业绩最为出色的国际著名股权投资机构。KKR已先后在中国投资了现代牧业、中粮肉食投资有限公司、亚洲牧业控股有限公司、圣农发展等企业,对畜牧行业有着丰富的战略投资和产业运作经验。
KKR投资粤海,可以说是一次跨国基金投资我国水产企业的一次性标志性事件,开创先河。实质上,KKR看中的是我国水产业正在进入整合阶段所蕴藏的机遇以及食品安全的问题,而且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农业存在刚性需求,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后老百姓对“食”的消费需求升级,作为传统行业里唯一没有被彻底整合的行业,农业逾发显得有机会和吸引力,也因此引发资本纷纷踏足,以求在农业行业整合和变革中取得先机,赢得超额利益。
水产业也不例外。从大北农携20亿元豪砸水产业、央企中粮谋求水产饲料大发展再到粤海引资1亿美金;可以看出,无论是业内还是业外,未来进入水产的资本会越来越多,KKR将会起到带头作用。
2.越来越多水产企业上市、强者恒强
引入资本后,粤海的上市已经提上日程。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会引发更多饲料企业走上了上市的道路,比如恒兴、旺海、澳华,以及提出单独上市的大北农水产版块等等。目前,通过上市迅速发展的饲料企业以海大、通威为代表,未来水产饲料行业将会出现更多的上市巨头企业。
按照大北农副总裁易敢峰的话,“资本、资源、资讯到了大资本时代,到了大数据时代。整个水产业相对滞后的方面还比较多。”大资本时代,一场大浪淘沙的行业洗牌也是在所难免,巨头们纷纷通过“联姻”,或并购,或入股,或战略投资等方式来占山圈地,而中小企业们也期待着巨头们带来更多的资源、资本、管理等。
大企业携大资本、强资源进入水产行业,其优势非常明显。而其营销理念也往往引领行业,对行业生态产生影响。一个公司上市会给行业带来几十亿的资金。未来更多的企业上市可能会影响行业的竞争格局,雄厚的资本会促使企业在人才和技术上加大投入,人才和技术又将促使整个行业更快的升级。
这期间,一批优质企业将获得资本加快发展,强者恒强、赢者通吃的趋势更是不可避免。
3.水产产业链整合加快
水产养殖业普遍缺少资本支持。无论是种苗研发、基础设施建设、产品改良,还是产品深加工和流通,都需要庞大的增量资本投入。显然,仅仅依靠自身的资本,水产养殖户难免力不从心。多年来,由于体制制约,养殖水面流转,养殖权抵押贷款融资、社会资本进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支撑,水面资源资本化步履艰难;资本的进入,水产业如何把握和利用极为关键。
尤其是行业从养鱼难发展到目前卖鱼难阶段。水产业缺乏强大的流通加工企业,更缺乏整合产业链的强势企业。随着资本的进入,行业加速整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快饲料企业的整合,一方面加快产业链的整合。
无论是饲料还是种苗、动保甚至流通,这都是养殖业产业链其中的一环。随着行业整合发展,势必引发产业链整合的趋势,从种苗-养殖-饲料-防疫-流通-加工,水产业呈现向产业链横向以及纵向发展的趋势。
4.淡水鱼市场抢夺战更激烈
毫无疑问,引入巨资后,粤海必然有大量资金投向淡水鱼料市场,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规模优势。从收购中山泰山后,粤海的下一步动作将更大。
不过,粤海除了面对两大巨头通威、海大的竞争外,还面临大北农、新希望六和、中粮三家大型企业的竞争,这三大企业都明显透露出水产大发展的意图,并同样以收购企业为主为发展模式,与粤海如出一辙。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拥有最大空间的淡水鱼料市场,明年企业间的针锋相对将更加激烈。
5.越来越多企业走向国外
郑石轩称,未来5年内,粤海能保持每年3-6个亿的资金用于发展。除了重点发展国内的淡水鱼料外,还透露了进军东南亚市场的野心。
近年,越来越多国内大型饲料企业走向海外市场,比如新希望六和、通威、恒兴、海大、大北农等,粤海将成为下一个走出国门的饲料企业,而东南亚和印度将是这些国内巨头的新汇聚之地,因为这些地方水产养殖刚刚发展不久,类似我国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市场环境,尤其是印度、越南市场,最受青睐。
受到资本和市场的驱动,东南亚将成为我国饲料巨头的一块新大陆。
6.水产业全球化步伐加快
从2011年荷兰巨头泰高4000万欧元收购珠海世海,到今年4月国内巨头通威与丹麦BioMar携手合作共建10万吨级水产饲料厂,再到今年10月美国巨人嘉吉13亿欧元收购挪威EWOS,并重组业务设立水产事业部,加快全球水产业务布局,以及此次美国KKR集团注资粤海……
从一连串事件可以看出,水产养殖业全球化并购与合作的趋势愈发明显。相信未来几年,水产业全球化步伐更加快。
7.引发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体制创新
资本时代会引发更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体制创新。资本时代的玩法会大变,大企业要大发展需要储备更多人才,行业内马太效应加剧。为适应新的竞争环境,会带动更多的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像大北农的合伙人制,君有与大北农的合作模式等,都是在资本介入背景下出现的创新。中小企业在资本时代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出路,通过资本合作是不错的退出方式,未来将有更多的中小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寻找未来的方向。
在互联网时代和资本时代,行业的竞争激烈趋势似乎无可避免,同时会激发越来越多的创新,无论是机制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给人难以想象的空间。行业未来几年的变化可能会比过去30年的发展变化更快、更明显。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养殖业是朝阳产业,同时又是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行业,有了资本以后,未来一定是技术和人才的竞争。在养殖业逐步集约化甚至工业化的过程中,技术和人才将是两大支撑要素和稀缺要素,这两大要素必须靠行业自身解决。
当前,水产养殖业病害频发,业内对于对虾死亡综合症、罗非鱼链球菌、烂身病等病害都束手无策,而我国种苗研究、基础学科等领域的研究更是严重滞后。这些都需要技术和人才解决。支撑行业的几个要素:技术、人才和资本。有了资本,技术和人才一定会跟进来,资本将有力的助推企业发展和扩张,进而推动行业发展。所以水产业应该抓住资本进入的机遇,着力技术的研发和人才的积累沉淀。
《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苏若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