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疫情暴发总在猪价下跌时

  2014年的春节过后,寒流袭卷整个中国,对猪鸡养殖户而言,寒意更浓。H7N9的病例报告接踵而至,活禽市场遭到暂时关闭,广东鸡农苦不堪言。猪价也从2013年底开始不断下滑,春节后跌破每公斤12元,每头肉猪亏本达200--250元,养猪业的寒冬再次来临,业内专家也纷纷表示,2014年生猪养殖业将会有新一轮的行业洗牌。

  毫无疑问,今年将是养猪业发展比较艰难的一年,猪价的低迷估计要持续半年。长时间的亏损,意味着猪场要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否则资金链断裂,猪场将面临关闭。同时,2014年也是融资较为困难的一年,融资成本也越来越高,对于处于亏本状态的养猪业来说,实在不堪重负。

  面对严重的亏损,不少养殖户开始思考要节省成本,开源节流,于是动保行业、饲料行业、设备行业等业务精英纷纷摇头叹息,业务太难做了,客户都没钱买饲料了,哪里还顾得上营养和保健?钱,肯定不够了,于是行业精英纷纷献策,老板们各显神通,除疫苗外,其他的能省则省,能赊则赊。受到冷落的猪群终于发病,今年春天的流行性腹泻此起彼伏,口蹄疫等其他疾病也虎视眈眈。

  每次疫情的暴发总在猪价下跌时,2006年高热病的全面暴发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记得高热病暴发之前,猪价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下跌,至2006年,猪价一直在5.4—5.6元/公斤徘徊。广西有些养殖户为了省钱,只用麸皮来喂母猪,更谈不上给母猪做保健。许多猪场的猪群都处在亚健康状态,一旦疫情来临时,猪群不堪一击,病死惨重。而当猪价上涨时,1000元一吨料的保健药物也舍得添加,但已为时晚矣,就算猪价再好,你也没有猪上市,唯有空叹运气不好。其实,你输的不是运气,而是健康养猪的理念,千万不要好了伤疤忘了痛。

  现在,猪价的行情和2005年、2006年的情况非常类似,我们必须要警惕猪价下跌期暴发疫情的风险。春天又湿又冷,猪的激特别大,是口蹄疫、流行性腹泻、流感等疫情的高发期。猪场要生存,首先要保证猪场猪群的健康为重,故保健、消毒、防疫等工作一项都不能少,只有猪活着,猪场才能够活。行情越低迷,暴发疫情风险越大,因此一定要未雨绸缪,更加舍得投入和加强管理。

  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防止疫情的暴发,还包括猪群的优化。要根据猪场的资金情况,规划好困难时期的养殖规模,把生产性能差的母猪淘汰,留下生产性能优秀的母猪。同时,要舍得对产房和保育舍病残猪的淘汰,请注意,不是治疗而是直接的淘汰,尽可能把感染源清除,确保猪群健康。养得多不一定赚钱,养得好才有可能避免亏本。

  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防止疫情的暴发,还得关注饲料的营养,防止病从口入。首先饲料的原料品质要严格把关,其次添加生物饲料也是很重要的手段。目前生物饲料的应用在国内外迅速发展,生物饲料能有效提高饲料消化率,提高猪群机体免疫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而提高畜产品的安全性。在目前猪价低迷的情况下使用,既能降低饲料成本,又能提高猪群的健康,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生物饲料的研发就是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代谢工程等高新技术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有益的微生物自身的生长代谢活动,生产易消化、易吸收、高营养的安全高效、对环境友好的优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生物饲料包括酶制剂、发酵及酶解饲料、新型饲料蛋白、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等,例如八蚨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蚨蛋白”就是一种新型的活性蛋白,通过在种猪群使用,能实现母猪每年“多产一头仔”,育肥猪“出栏快十天”的目标。

  行情我们无法控制,但疫情一定要预防。节衣缩食不是办法,唯有通过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尤其是母猪的健康水平、提高每头母猪上市育肥猪的出栏数、提升饲料的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才是中国养猪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春天来了,春回大地暖,百花正怒放。播种在春天里,关注猪场发展的关键点——管理和投入,你将收获在秋天里。

  麦露:清远八蚨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