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华:掌控新五丰肉品安全的人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 关键字:周庆华,湖南新五丰,生猪养殖企业
  • 发布时间:2014-03-11 15:29

  本期人物: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周庆华

  在熟悉周庆华的人眼中,认真、严谨、负责任是周庆华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但并不意味着他只是一名沉醉于“技术管理”的技术总监。据介绍,在本科学习期间,周庆华也是一名活跃分子,甚至于高年级的学长们也听闻过他的名声。

  “钱景”对职业不是最重要

  1999年,本科毕业的周庆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去营销行业,而是选择了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的基地养猪。

  作为定点供港澳生猪的企业,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之前供港澳生猪主要以收购为主。时局的变化,要求供港澳生猪企业必须自建养殖基地。因而,湖南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才创建了自己的生产基地,周庆华也成为了养殖基地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元老”。

  但是,当时周庆华养猪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多元,相对于其他从事营销行业的同学来说,这点工资几乎可以忽略。“我当时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多元,而其他从事动保业务的同学的月薪达5000多元,差距达十倍之多。”周庆华说。

  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一个人能在一个企业待十五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能在自己选择的第一份工作岗位上一待就是十五年则更不容易。

  从最基层的饲养员,在配怀、产房、保育阶段等轮岗值班,拿着微薄的工资,并没有让他放弃;而后养猪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他从事营销业务的同学也是春风得意,更是让他相形见绌。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目标,“养猪是一门技术活,在一开始你就要为自己定好位,要沉得下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才能小有所成。”周庆华说。十五载的勤奋拼搏,经过几年的磨练,历任各阶段生产主管、分厂生产厂长,再到如今国内最大的供港澳活畜出口上市公司技术总监。

  现在,周庆华掌控着新五丰旗下子公司和养殖基地生产配方的管理,每年30多万头供港澳生猪以及新五丰品牌肉的食品安全都寄予他之手。

  与此同时,新五丰每年都会招聘大量的毕业生养猪,而周庆华不仅仅要做好生产技术管理,更多的时候,他还需要安排培养新进技术人员。“对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眼前的‘钱景’,而是未来的前景;我为刚参加工作的职工安排了三个五年计划,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做到场长,甚至到技术总监。”周庆华说。

  供港澳标准打造“品牌肉”

  在新五丰的十五年,周庆华从一开始接触的就是标准化的养猪培训和学习,2006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他又攻读了湖南农业大学职硕士研究生,而后他又加入全国生猪产业体系,成为湘潭综合试验站站长,这也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国内一线的生产工艺和理念,带领着新五丰稳步发展。

  但是,近年来湖南省养殖企业的竞争加剧,竞争环境越发残酷。除了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正大集团,以及湖南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之外,湖南省内传统的大型养殖企业也纷纷加大了投入,开展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新五丰的市场地位受到来自省内外竞争对手的不断冲击。

  在市场竞争形势的驱动下,唐人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佳和农牧有限公司、湖南天心种业有限公司三个以种猪为主营业务的大型养殖企业纷纷与国外种猪企业联合开启了“联合育种”项目,在树立国内种猪品牌的同时,也在全国各省市攻城略地。

  作为老牌的生猪养殖企业,新五丰每年供港澳的生猪量稳居全国第一,新五丰每年能获得稳定的供港澳生猪配额,如果固守每年30多万头的供港澳生猪,不图发展,对新五丰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但近年来,新五丰生猪销售出现了细微的变化,供港澳的生猪量占其总出栏量的比例在缩小,内销的生猪量所占比例开始逐渐上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格局中,作为体制内的企业,借助体制的优势,在前期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迅速奠定了市场地位;但随着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体制对企业的限制作用也开始凸显,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不可避免。”周庆华说,“我们也曾有过一些发展策略,但都非常谨慎,不能轻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而发展速度稍慢。

  值得庆幸的是,香港、澳门等对供港澳生猪要求严格,对兽药残留的要求尤为严格。定点供港澳的生猪实行欧盟标准,定点供港澳生猪企业每年都要接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普检,包括激素、违禁药物等,在肉猪出栏时,还需要进行监测一次。“港澳对猪肉执行严格的‘溯源系统’,购买的猪肉可以追溯其来自于哪一个猪场,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仅要取消供港澳生猪资格,还要承担法律责任。”周庆华说。这也让新五丰在生猪饲养过程中一直执行严格的标准,以保证供应生猪的安全卫生。

  但也正是执行这种严格的标准,长期参与猪肉溯源工作,使得现在新五丰在寻求企业转型的时候多了一个选择——品牌肉。从2008年起,新五丰投资了一千多万元,在长沙市打造自己的品牌肉,并构建了“从冰箱到冰箱”的全程冷链配送系统,长沙市民打个电话,即可享受“送猪肉上门”服务。

  群雄逐鹿,竞争才刚开始

  在熟悉周庆华的人眼中,认真、严谨、负责任是周庆华留给他们最深刻的印象,但并不意味着他只是一名沉醉于“技术管理”的技术总监。据介绍,在本科学习期间,周庆华也是一名活跃分子,在学生会积极努力的工作,甚至于高年级的学长们也听闻过他的名声。

  在工作之余,周庆华除了不停学习新技术、新工艺,还会就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同行们进行积极的交流探讨;同时,他也时刻关注全国养猪形势的发展,对于全国生猪养殖形势,他更是侃侃而谈。近年来,集团化养猪企业的不断兴起,使得散小养殖户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规模化发展也是未来生猪养殖的必然趋势,但是,其面临的环境压力也来越大。

  周庆华认为,在猪场未来的发展上,硬件设备的投入将是决定性的,而所谓的营养调控、疾病预防、生物安全都是在这一平台上进行的,也只有在好的设备平台上,才能使营养调控、疾病预防、生物安全的差别优势得到完全体现。中国养猪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环保问题,应该采用适度规模,而不是一味的扩大规模饲养。“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不仅实现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同时“化整为零”的方法也解决了养殖场污染问题。

  同时,近年来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湖南省开疆拓土之势让周庆华倍感压力。十五载行业积累,周庆华及其团队也将“公司+农户”的模式作为企业扩张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为“合作农户”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猪场建设模式。这种猪场只有一栋猪舍,占地约1500-2000平方米,总的设计投入约70万元,设计使用年限为10-15年,每年养2批肥猪、年出栏肉猪2000头。能全封闭的猪舍内配置了多台风机、水帘、温湿度传感器等参与舍内环境的自动调控,全漏缝地板、自动投料设备的安装大大地节约了劳动力。

  猪舍设计成型后,新五丰开始招募合作农户,在湖南省探索“公司+农户”新的发展模式。湖南虽是养猪大省,但养殖规模仍以散小为主,家庭式养殖模式更多,要说服养殖户在养猪上,一次性投入的资金动辄70万甚至上百万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对于那些有资本、想养猪,又缺乏技术的新型养猪人来说,这一模式将是最好的发展方式。”周庆华说,“现在正是养猪业的转型升级时期,也是养猪企业发展的机遇期,竞争激烈已经无法避免。在养猪业规模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散小养殖户退出将是无法避免的事实,投入更多的现代化硬件养殖设备,不仅可以节省巨大的人力成本,更加方便猪场的管控,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成绩,养殖户才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养猪业中生存下来。”

  近年猪场托管模式兴起,“公司+农户”模式盛行,温氏集团、正大集团、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养殖巨头在也趁机在湖南掀起一股抢夺客户资源的劲风,让行业的竞争形势空前激烈。面对这种竞争形势,周庆华看得很清楚,他对新五丰公司的竞争力也非常自信,“竞争现在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做的就是一步一步稳稳的走下去。”

  《农财宝典》记者何觅之

  统筹:钟怡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