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养猪业注定艰难?
- 来源:农财宝典畜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猪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3-11 15:08
养猪人的这个春节显然过得不2舒坦,持续低迷的猪价已跌破成本线,谁也说不清行情何时才能回暖。腹泻、伪狂犬等疫病依旧肆虐,面对2014,养猪人需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很多。
江建常:“巨无霸”也要寻找新出路
受访者:广东长江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建常
尽管2013年长江的年出栏达到了30多万头,在广东堪称仅次于温氏的“巨无霸”。江建常面对2014年依然感到压力重重,甚至打算缩小养猪的规模,投入更多资源发展养猪产业链下游的屠宰、分割等产业。
他认为养猪业的产能过剩已经非常明显,全国能繁母猪5000多万头,再加上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估计会大量进口猪肉,在严重的供过于求之下,猪价稍有冲击可能就会跌10%以上。而且根据他的观察,今年国内经济很可能出现下滑,养猪也难以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有时候甚至遭到打压。这种情况下再大手笔投入养猪风险很大。他表示此前新建的几个分场都投资过亿,现在每年的利息都不知道能不能赚回来。
业内有人认为猪价低迷也许会加速中小散户的淘汰,有利于养猪集团的扩张。可江建常觉得至少在广东,散户的量已经很少,主要是大集团之间的竞争。他坦言养猪的竞争现在已经太惨烈,这促使他去寻找新的出路。
长江从很早开始就在进行产业链的延伸,它的屠宰加工已经有20年的历史,2002年它还买下了台山工商局下属的36个综合市场。形成了养猪、屠宰、加工、零售的一条龙。但江建常却很无奈,长江做了很多年的品牌肉,但收益并不明显,这里面涉及政府、企业、屠宰户等多方面的利益。因此他对政府政策的最大期待不是别的,就是希望政府能将资源真正交给市场,让市场真正决定行业的发展。
除了国内,江建常还将眼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他表示自己早就有跟双汇类似的想法,目前也在澳大利亚建了一个几百母猪存栏的猪场,看中的真是当地的猪肉成本便宜,希望能够从国外生产再进口到国内。但遇到的一大问题是用人难,国外的各种劳工法规复杂,从中国招人过去也很麻烦。国外养猪的很多问题都还需要摸索。2014年,有着很多新问题,新尝试等着江建常,但他让长江转型的决心已不容置疑。
张胜勋:期待政府保障养猪人合法财产
受访者:广东万禾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胜勋
稳定是张胜勋谈到2014年时最强调的一点。2013年,万禾经历了内部的调整和重组,目前万禾依然有六个分场,接近一万头母猪的规模。规模依然庞大,但管理人员却经历了相当的调整,也难怪张胜勋回顾2013年时,觉得保持了生产成绩的稳定是他最满意的一点。
面对2014,张胜勋感受最多的是来自内外的各种压力。对内,原料、人工等成本都在不断上升;对外,政策、行情都不明朗。尽管困难不少,他仍然相信猪场的生产指标还有提升空间,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每头母猪年上市肉猪头数要达到23头。但张胜勋认为,在这种低迷的行情下,必须要超出平均水平,猪场才能生存发展。
说起对政策的期望,张胜勋表示扶持并不是最重要的,目前行业总体养殖量是过剩的,现在行业需要的是提高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而对于养猪人来说,最希望的是政府能够真正做到保障养猪业投资人的基本利益。他表示在很多地方,养猪人的资产得不到保障,资产的合法性得不到确认。政府需要明确什么样的猪场用地是合法用地,征收合法用地应该给与补偿。政府规划养殖区域是应该的,规定好的禁养区就不应该养猪,但是不少地方政府的规划太过随意,应该保证政策的持续性。
陈汉伟:保持规模重点加强服务
受访者:阳江广三保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汉伟
陈汉伟表示,在2014年,阳江广三保将维持现有的规模,因为目前猪场已经做到满负荷运转了,2013年阳江广三保的年出栏已达到57000头,比起2012年的40000多头有大幅提升,当然这主要是因为2012年还没有达到满负荷。
猪价的持续低迷肯定也会对阳江广三保的种猪销售带来一定影响,但陈汉伟认为总体情况还好,中小散户的资金链会变得很紧张,但阳江广三保大部分客户都是规模场,很多订单已经提前安排好,仍会按照原计划操作。
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阳江广三保也将投入更多精力在营销和服务上,今年公司在营销上的策略是“重点粤西,面向全国”。同时对现有客户也要增强技术服务,这也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下的必然举措。
环保问题让许多猪场头痛,可这对阳江广三保不算问题,这得益于猪场从2009年投产时就已经花了上千万建好了全套污水处理设施。环保上的前瞻性投入将在未来给猪场带来更加明显的好处。
作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阳江广三保2014年更希望得到政府在育种方面的大力支持。陈汉伟表示,不管是为企业自身,还是为养猪行业,阳江广三保都希望能在育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基础性的引种、测定、选育,应该可以借助国家的平台做更深入的工作。
赖志春:行情低迷更要修炼“内功”
受访者:江门市鹏飞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赖志春
“今年真是全线亏损。”参股三个猪场的赖志春也对2014的前景难言乐观。2013年他的三个猪场都还保持了盈利,平均能有100元/头的利润。进入2014年可谓直线下跌,目前当地猪价不到6元/斤,而成本都接近7元/斤了。
而且他觉得猪价回升也有难度,关键在于一方面产能过剩,一方面经济整体环境不好,消费也拉不起来。规模猪场会不会有优势?他坦言这种行情下,无论大中小猪场都在亏,不过是亏多亏少的问题。
正因为这样,他和其他股东商量后决定,2014年猪场的规模基本维持不变,仅有新会的新场因为还没有满栏,按原计划继续从存栏1500头母猪增加到近3000头。支撑新会这个场继续扩栏的另一个原因是,它还有1000多亩鱼塘配套,由于鱼价尚可,多少还可以弥补一下养猪的亏损。
尽管形势不乐观,但赖志春却并未放太大希望在政府政策上,他坦言这么多年养猪下来,政策基本上没帮过什么忙,有时候说不定还帮倒忙。养猪终究只能靠自己,一定要保证生产成绩跟得上,2014年猪场应该会加大对低产母猪的淘汰,争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