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石轩:粤海要大变革大突破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郑石轩,粤海,变革
  • 发布时间:2015-03-11 16:06

  “大变革、大突破、齐分享”的新发展基调,对于已走过20年且在业内具有较浓家族企业味道的粤海而言,意味着需要改变与调整的力度极大。

  2月8日,湛江海滨宾馆,广东粤海饲料集团(简称“粤海”)2015年工作大会所在场所,一场涉及320余人的表彰活动在此拉开帷幕,相比参会人数,不到3人便有一人获得嘉奖,奖品高的为20克黄金。粤海一向的习惯是相对比较节俭,如此大的表彰力度,据悉在粤海内部极为少见。

  大变化的背后,是粤海“大变革、大突破、齐分享”的新发展基调,这对于已走过20年且在业内具有较浓家族企业味道的粤海而言,意味着需要改变与调整的力度极大。“粤海发展这么多年后有很多固化的东西,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习惯,现在需要通过变革的方式,来解决原有的不合理的老问题。”董事长郑石轩半年前便开始主导内部的系列变革,包括人事调整、薪酬与晋升机制的重新设定等,而这些举措在2015年都将逐渐落地。

  变革的诱因,来自外部市场竞争环境的改变。可以看到,随着近两年华南地区虾料市场容量下滑,以及普通淡水鱼价低迷引发的市场不景气,饲料企业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粤海具有优势的特种鱼料市场,几大上市企业也开始发力。搅局者的出现,粤海不得不思考如何稳固原有优势。另一方面,经营、采购等成本的提升,规模效益对于仅产销水产料的粤海来讲愈发重要。

  所以,现今的市场环境给粤海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也需要更年轻、更有活力的粤海来迎接新一轮的竞争。多方规划调整后,想来郑石轩已让粤海做好了准备。

  2015年全面改革落地

  FAM:这次粤海年会参会人数有800余人,不同于以往。

  郑石轩:其实工作年会原本只是集团的管理干部参加,这次是有好几个事情结合到一起,所以人数看起来比较多。一是我们的业务培训大会2月7日结束,今天(2月8日)也一块过来了;二是跟一年一度的集团迎春晚会结合在一起;三是还有一个粤海20周年的庆典。

  我们粤海的习惯是相对比较节俭,能省就省,所以人虽然比较多,但没有花费太多的费用。

  FAM:会议主题“大变革、大突破、齐分享”该怎么理解?

  郑石轩:粤海走过的这20年里有很多固化的东西,有很多好的,也有不好的习惯。现在需要在一些方案、管理、制度上有全面的改变,不能再以惯性去走。我们会在不论是干部的调整,还是说整个薪酬方案,还是考核方案或生产、营销方案等,都希望有一个大的改变。

  实际上,我们在2014年下半年就开始做这方面改变的准备,2015年到现在这些改革的方案包括人事、制度等,我们都在逐步落地。2015年变革的整体特点是:全面地变,并提早进行、提早实施。

  变革之后,希望能解决原来的一些不合理的老问题,然后在思想上、管理上或者说业绩上,有一些改变、突破和提升。

  整体有了突破后,要让大家能一起分享所取得的成果,包括股权激励、业绩提成、晋升机会以及粤海赋予的荣誉等。

  人事调整推动改革

  FAM:年会上任命了很多高层,这种调整对粤海来讲属于正常现象还是相对比较大的变化?

  郑石轩:以前粤海的干部比较稳定,在位置上坐的时间比较久,资格比较老。但这次,我们做了很大的调整,有几个方面:一是人员之间的互调比较多,二是大批量的年轻人上来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们想要取得的改变效果。因为我们希望,一些不好的东西,能通过人员的改变来解决。如果还维持原有的人员架构,就可能会因为人情关系、个人的思想和习惯等,而难以发生改变。

  年轻人上来后,也能够为粤海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保障,因为可以得到不同层次的培养和锻炼。这些接班人将作为粤海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以前粤海人员有限,以致发展比较谨慎。现在我们要求粤海有大一点的发展,这样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多。

  FAM:您如何评价新任命的这一批高层?

  郑石轩:粤海对人员的任命也是经过了严格的考核,德才兼备,以业绩讲话。这批人他们的特点是:专业性比较强,业绩比较好,对粤海比较忠诚,大家对他们的评价也都比较高。这些任命和调整,我们也是做了大量的沟通和要求,大家对调整还是比较满意。

  我相信通过人事的这种大的变动,粤海团队的战斗力会有比较大的提升。

  打破家族企业形象

  FAM:以前行业对粤海的印象是“家族企业”,年会上也听到说以后会开放竞岗上位的机制,做这些调整阻力大不大?

  郑石轩:粤海确实有点家族企业的表象,因为各个岗位上,家族的人员还是比较多。粤海贯彻的是一种家的文化,加上也经营了这么长时间,亲情网络难免结得比较广泛。

  但现在也在逐渐打破,会信奉三个原则:一是举贤不避亲,我们并不是说以后就要排挤亲戚;二是举贤不唯亲,唯才是举。如果一件事情,有亲戚关系的人可以干,没有亲戚关系的也可以干,那就比谁的能力更突出。其实,我们现在提拔的人里边,特别是年轻的这一批人,没有亲戚关系的人比例会更大一些;三是粤海对人员的要求、考核、晋升或奖励,都会一视同仁,而且会有制度来保障实施。不能说有亲戚关系就特殊化,要大家处于同样的起跑线上去竞争。

  现在在粤海,晋升快的或拿薪酬最高的,都不一定是有亲戚关系的人。

  FAM:如果条件差不多,如何选择?

  郑石轩:条件差不多就以非亲缘关系的人为主,这是我们基本的标准。

  先机不能作为优势

  FAM:粤海在特种鱼料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这两年几个上市企业也开始发力做这个市场,对粤海而言压力大不大?

  郑石轩:压力肯定大。不过粤海历来是在竞争中获得发展和成长。我觉得只要行业里边有钱赚,就肯定会有人来做,今天不来,明天也肯定会来,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对于粤海来讲,关键是要造就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相反,如果我们只是因为占有了先机,然后以先机来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话,迟早会被淘汰。现在海大、大北农等企业进入特种鱼料市场,并形成比较强烈的竞争态势,那我们不能仍以做老大的心态去固守市场,而是要想着怎么才能在市场上保持优势并扩大优势,所以我们必须要改变,必须提升我的竞争力。

  我认为,越多的竞争对粤海而言,是对团队的历练,也更有助于粤海获得长期的优势。

  FAM:可否这样理解,粤海这两年做的调整是因为市场环境变了?

  郑石轩:应该来讲,粤海做了十几二十年开始有点懒惰了。以前的思想是,无论怎么样反正也有饭吃,也有一些利润,销量也不会掉多少。可以说,早几年我们比较满足,但是通过这几年,我们感觉到这个行业里面还是大有机会,而且竞争也会越来越大。再懒、再睡下去,可能就起不来了,所以必须反省,必须提升竞争力。

  今年我们把很多工作早早就做了,要改变,要调整,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该属于粤海的优势巩固。

  FAM:您认为当下粤海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郑石轩:我认为粤海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系统性的、全面的综合,包括粤海的文化、传统、整个系统的技术、渠道网络、团队以及多年的沉淀等等。也许我们单单比某一个方面,比不上别的公司,但综合起来,我们可能比其他企业更有优势。

  高层持股激励

  FAM:2014年底时就听说粤海会对高层配股,具体情况如何?

  郑石轩:是有这种筹划,而且我们干部的配股已经在2014年完成。虽然管理人员的持股计划已经完成,但以后还会继续增加,只要对公司产生特殊贡献的,可以另外大额度地增加股份。

  FAM:额外的股份授予是来自您个人股份还是公司?

  郑石轩:是我个人给出来。

  FAM:我之前了解的配股计划大概是高层占10%的股份。

  郑石轩:有这么一个设想,但最后还是有可能会变化。我的股份只会越来越少,管理层的股份只会越来越多,这是总的机制。

  FAM:管理层目前有多少人持股?

  郑石轩:具体数量我也不太清楚,应该有一百多人。我们是按净资产给管理层的持股。

  特色的扩张逻辑

  FAM:现在粤海是8个饲料厂,2015年有无建厂或并购的计划?

  郑石轩:有,在准备。2015年两个方面都有,新建厂房方面有一些地在落实,合作的也有在开展。

  FAM:如果想上量快,并购的方式会更合适些。

  郑石轩:粤海的发展还是以自我建设为主,因为我们本身不像上市企业那么多钱,我们是靠自己赚的钱拿来发展,而人家是从市场上拿钱来发展,所以他们在并购上力度比我们大,在建厂方面也会比我们快。但我们讲究的是,每建一个,有效一个,达产一个。我们每建一个饲料厂,都要求很快实现盈利。

  而且如果讲合作的话,我们肯定会采用低成本的合作方式,因为没那么多钱。我们花的每分钱都会计算,这是粤海的特色。

  FAM:按粤海的扩建速度,当空白市场饲料销量达到多少才会建厂?

  郑石轩:我们也不是这样来评估,只要是工厂满负荷了就要考虑。我们的操作方式是,先把产品卖到目标市场,当这个厂生产能力满负荷了,就要考虑建厂。

  我们粤海的习惯是,动工到建成不要超过一年,正式投产第二年开始一定要有所收益。

  FAM:您对粤海饲料产能方面有什么规划?

  郑石轩:希望每年有10-20%的增长。

  文/图 本刊撰稿人 唐东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