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海大的未来,也能读懂海大服务战略的真实意图和变化。
当服务再次成为一万余名海大人的信仰时,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大”)的未来更加清晰。这家从2006年开始在水产行业执行服务营销战略的企业,过去两年间分别经历了企业内外对服务营销的质疑和重拾信心。
冰火两重天后,除了佐证服务营销作为战略方向的正确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让一直高速前行的海大有机会重新审视自身,正视服务落地问题。形式上而言,服务能否落地应该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层面是理念,第二层面是模式,第三层面是工具。回过头来看,海大服务营销从理念上是一直在坚持,但由于模式的设计以及苗种、动保产品、饲料等工具,难以解决当时市场所面临的养殖问题,于是未能落地而备受争议。
所幸,经过2014年对服务营销等多方面的调整,在饲料行业连续第二年出现总量下滑时,海大则实现逆境中成长,初步预估2014年海大饲料销量近600万吨,收入增长超过20%,毛利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4年的增长不仅是量的增长,我们看到客户满意度、渠道满意度都在大幅提升,看到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看到客户、渠道、团队等公司所有环节的价值在提升,看到公司系统竞争能力在提升。这是公司追求技术,培养团队,战略落地的表现。”掌舵人薛华称。
无疑,调整后的业绩表现让海大人心所向。可以肯定,取得理念统一的海大,其服务的突破点仍将聚焦在余下的模式和工具两大板块,意味着面对复杂多变的养殖环境、市场环境,海大需要更多对行业有深刻理解的技术团队来设计模式,并且通过产品升级来切合市场需求。所以,我们看到海大在2014年度服务营销交流大会上,强调了2015年“将打造精英型服务营销团队”、“回归产品,必须做出极致产品”的谋划。
然,当下饲料行业的竞争已变成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的综合性竞争,原有单纯针对技术的服务范畴也需要扩大。举个简单的例子,养殖规模化时资金也会变成主要的发展瓶颈,此时技术与资金都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饲料企业间的竞争已脱离单纯产品等某个板块或环节上的竞争,逐步进入综合性的全能型的新竞争态势,企业也因此需要有新的理解以应对变化。显然,在2014年获得逆境成长的海大对此应已有一些体会。
本文期望通过两个维度来解读新环境下的海大,因而分别采访了薛华和海大集团海大学院副院长丁振红,透过前者我们可以看到海大的未来,而后者,让我们能读懂海大服务战略的真实意图和变化。
文/本刊编辑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