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贸区对水产品贸易影响及对策研究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自贸区,水产品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12 08:52
本文在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的背景下,结合中韩水产品贸易近来年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自贸区对双方水产品贸易的主要影响及潜在问题。同时,借助北美自贸区的经验启示,对我国水产品行业应对自贸区政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一、研究背景: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水产品博弈突显
2014年APEC会议期间,中韩领导人共同宣布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双方货物贸易自由化比例均超过“税目90%、贸易额85%”。据悉,中韩双方本次谈判的最后争议点在缩小为农水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及产品特定原产地的规则。双方意见分歧最大的领域是农水产品。韩国向中方表示,要求把主要农水产品列入超敏感产品名单中,从零关税产品名单中排除,但中国要求韩国进一步开放农水产品市场。
中韩自贸区结束实质性谈判,这并不意味着整个谈判就此终结。在中韩FTA协商中,中国处于水产品优势地位,韩国相对劣势,在水产条款中,韩国会倾向于延迟本国水产自由化进度。但无论后期操作性判断条款进程如何,未来双方水产品市场将逾发开放的趋势已确立,竞争的因素也会越发复杂,我国水产品行业应尽早准备,保持我国水产品的贸易竞争优势。
二、主要影响分析
1、中韩水产品互补性贸易,中方体量强势,获益明显
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水产养殖大国和水产品出口大国。2013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6172万吨,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39.5%;养殖水产品总量达4542万吨,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65.3%;水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02.6亿美元,占世界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5.6%。中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国为韩国、日本、美国和欧洲,据海关数据统计,2014年1季度中国出口韩国水产品数量和金额均列主要出口市场之首,增长态势明显。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中中韩贸易互补性指数的研究,从进出口结构角度看,中韩水产品干腌熏鱼、鲜活冷藏及干腌甲壳软体和甲壳软体制品具有较强的贸易互补性,其中中国水产品出口结构对韩国水产品进口结构的匹配程度大于韩国水产品出口结构对中国水产品进口结构的匹配程度。从中国进口的水产品已占到韩国进口总量的40%,进口产品主要有鲜冷冻黄鱼、冻梭子蟹、类章鱼、干鳕鱼、冻带鱼、活鲜冷蛤、鲜冷纯、冻鳎鱼、活鲤鱼及其他活鱼、冻鱼等。自贸区协一定会使中韩双方的水产品贸易量大幅增加,因为中国水产品贸易体量比较大,因此从总体而言,中国水产品对韩贸易是利好消息,我们会从中韩贸易中受益。
2、韩国技术和资金密集型水产品逐步抢滩,中方机遇与挑战并存
韩国水产品的出口对象主要有日本、美国和欧洲,出口产品主要包括金枪鱼、鱿鱼、康吉鳗、牡蛎、泥蚶、蟹、羊栖菜、裙带菜、蛏、紫菜、海胆、鲭、鳄、螺、拟庸鲽、琼脂和比目鱼。近些年对中国的出口也不断增加,占韩国水产对外贸易的份额上升到15%左右。中韩自贸区建设会使韩方的高端水产冷冻加工品、海苔等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加工水产品逐步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此前由韩国海洋水产部牵头发起的优质鲍鱼国家联合品牌已经在沪发布。
虽然中国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方面与韩国相比仍有一定优势,中方水产品(如活鱼、冻鱼片)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对韩国的出口会逐步增加,但面对中国国内逐渐增长的高端水产品消费需求,中国水产企业在精加工技术、资金与市场运营经验方面短期内与韩国相关企业还存在差距,在国内高端水产品市场竞争中会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是从长久考虑,理应适度引进外资与技术,在竞争中学习提升我国水产品高端生产加工水平,增强更广泛的国际市场水产品竞争能力。
三、潜在问题预见
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启示
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三国于2004年1月组成,自由贸易区极大地促进了墨西哥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给墨西哥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利影响。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由于享受高额补贴的美国农产品涌入墨西哥,墨农作物种植面积已缩减了400万公顷,农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减少了10%。此外,墨西哥相对缺乏科技及管理人才、忽视提高外资企业原材料本土化的比例、放松对跨国公司技术转让的要求等因素,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对墨西哥经济的正面效应。虽然中韩自贸区与北美自贸区存在很多差异,但同为发展中国家的相对落后的农业水产领域却有着诸多的可借鉴之处。此番中韩自贸合作,中方在水产品领域同样要以长远的眼光考虑竞争模式、环境污染、人才培养、管理经验、技术引进等问题。
2、外部非关税贸易壁垒与内部价格恶性竞争问题
韩国水产品关税水平一直高于中国,可见其对本国水产品产业的保护意识。出于韩国国内的行业压力及其政策延续性,韩方很有可能会加重对于水产品非关税贸易壁垒手段的使用。尽管逐年增加的水产品贸易额让人可喜,但是这几年来我国在对韩水产品贸易中仍然存在一些阻碍。
韩国高高筑起的一座座贸易壁垒,给中韩水产品贸易带来一些不利影响。技术性壁垒、安全与卫生壁垒、绿色壁垒、认证壁垒等是许多中国企业尚难适应。韩官方公布,从2014年起将实施进口水产品检验计划,明确中国输韩各类水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抽检比例。
中韩自贸区会使中国水产企业出口的部分农产品立即或逐步免交关税,从长远看将有利于我国水产企业保持在韩国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但也会使更多的企业涉足对韩贸易领域。内部竞争的加剧就有可能引发内部价格恶性竞争的后果。
四、主要对策研究
1、加大水产品贸易谈判的力度
在中韩FTA协商中,韩国最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钢铁、化工、汽车等市场,同时又要极力保护本国的农水产市场,水产品贸易谈判必然成为双方博弈的杠杆筹码。由于韩美FTA大部分水产品被韩国政府计划为“排除在谈判对象之外”的产品,反映韩国对本国水产品的保护力度。在中韩自贸区谈判中,中国部分工业品也有较高的敏感性,水产品贸易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优势行业,在后续谈判中必须据理力争,争取韩方最大的开放市场与最惠的关税条件,真正将筹码领域发挥到位,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2、提高企业参与贸易壁垒的意识并采取必要的预警措施
对韩国设置的一系列贸易壁垒进行了解,并积极参与应对贸易壁垒是我国水产品企业首先应该做到的。应对水产品贸易壁垒,特别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的关键,是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技术水平,包括生产企业对于原料的控制、养殖企业对种苗来源的控制;水产品捕捞、养殖、生产加工等过程的规范化操作;加强技术装备和检测水平。了解韩国水产品进口检验计划的详细内容,与韩国客户和检验检疫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了解具体实施细则,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3、加大水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的协调自律作用
近年来,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厄瓜多尔、巴西、智利等发展中国家的水产品竞争已经使我国出口水产品价格急剧下降,出口企业受到很大冲击。在中韩自贸区背景下,以防止更多的对韩水产贸易企业加入价格恶性竞争的泥潭,保持行业企业合理的利润水平,借助行业协会自律将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形成水产品出口企业的联合协商与联动机制。
文/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