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水产养殖业被谁超越了?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 关键字:水产养殖业,水产饲料,试验田
  • 发布时间:2015-06-05 07:17

  作为全国经济强省,广东的饲料工业和水产养殖水平一直领先全国。然而,受到整体经济形势影响及土地资源的局限,广东的水产养殖近年发展减缓,2014年水产饲料产量430万吨左右,同比2013年增长6%;而外省山东、浙江、辽宁、四川等地快速发展,逐渐缩小与广东的差距。

  “广东的水产养殖优势越来越小了。”这是近年来水产人士最明显的感受。中国的饲料工业率先兴起于广东这片热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广东先行一步开放了肉菜市场和粮食市场。港澳及珠三角市场的强劲需求,和短缺的国内市场,让广东的养殖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21世纪开始,我国水产养殖业迎来了10多年的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除了全国最大的水产市场广东快速增长外,华中、华东、环渤海地区甚至西南地区均提速增长,养殖规模呈几何级增长,水产养殖暴利的年代渐行渐远。

  从养殖品种上看,广东被追赶上的不仅是养殖规模及饲料产量,还有消费市场、养殖成本等等,都呈现明显疲态。比如主养品种对虾,近几年华东、华北甚至华中地区均掀起养虾热潮,而另一养殖品种罗非鱼在广西、福建、云南地区也在近年兴起,至于加州鲈、黄颡鱼和生鱼等特种水产品种,华东地区从养殖水平到流通方面均有超越的态势。此外,山东地区的工厂化养殖,江苏的大面积养殖,及华中地区的规模化养殖,均不在广东之下。

  从养殖面积、价格、消费市场、人力成本、塘租等方面综合比较,广东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只剩下气候优势了。因为广东大部分水产养殖品种供需外地市场,而外省靠近消费市场,外省养殖量的增加,必然影响广东水产品的价格无一避免,近年广东水产品价格的波动,受到外省养殖规模的左右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之前广东在水产方面的优势,工业率先发展是政策的原因,地理环境和气候也是主要因素,加上本地市场消费能力强,带动需求量,这是广东养殖水平高的根本原因。加上广东饲料工业发达,饲料企业作为养殖行业组织化程度最高、规模化效益最大的服务组织,必然也会带动当地的养殖水平提升。

  广东水产养殖优势加速衰减主要还是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珠三角经济由于改革开放率先发展,消费需求旺盛,带动养殖业大发展。现在优势衰减,也是经济大势的关系,我国经济区域经济发展更均衡。加上广东是经济强省,重视工业发展,和周边广西、海南相比,农业本身不受重视,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从经济角度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讲,饲料属于劳动密集型工业,作为经济龙头,广东也要做产业升级转型。因为水产养殖和饲料工业,都属于落后产能,会逐渐向外转移。广东饲料工业未来要发展,必须提高产业附加值,按原来的思路,优势会越来越小,越做越辛苦。

  当“老大”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经济领先,二是行业认同。从这两个硬性指标来看,广东的饲料工业是当之无愧的老大。2014年广东饲料产量2423多万吨,连续13年独占鳌头,年产量、产值占全国的12%,是全国的九分之一。

  凭借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先发效应,广东的饲料工业一直在领跑全国,但随着产业形态和格局的重大变化,养殖市场向原料主产区的转移,广东饲料行业“两头在外”即市场、原料在外的经济模式,在近年逐渐被其他省份迎头赶上,2014年山东饲料产量为2150万吨,与广东相差不足300万吨。

  如何适应新的变局?广东饲料企业明天的奶酪在哪里?广东还能当多久的“大哥”?

  苏若晶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