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诊治及护理进展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耳鼻咽喉科,护理
  • 发布时间:2015-10-20 13:49

  摘要:耳鼻咽喉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不但关系到嗅觉、听觉、呼吸以及发声等功能,同时还与人体的免疫防御系统等密切不可分。耳鼻咽喉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患有耳鼻咽喉疾病患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有些疾病已成为突出的问题。因而应对耳鼻咽喉疾病做出明确诊断,积极进行治疗以及实施细致的护理,这对临床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词:耳鼻咽喉科;临床诊治;护理措施;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23-01

  耳鼻咽喉科过去主要是从事耳鼻咽喉器官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逐渐的发展到头面颈部区域性外科治疗,通过漫长的发展历程。现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已经被列为临床上一个最具活力的专科学科,临床诊治领域逐渐的扩展。这种良好的发展局势也为其的相伴学科耳鼻咽喉护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最近几年,耳鼻咽喉科护理学在新手术治疗、新诊疗技术的配合以及康复护理等多方面发展也看到了可喜的成绩。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耳鼻咽喉科的诊治和护理发展情况进行了如下综述。

  1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技术

  1.1 耳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耳部的结构复杂、细小、繁多,包括神经、血管、气体以及骨质和膜迷路,每种结构和疾病都有其针对性的检查方法。常见的儿科疾病有耳炎、外耳炎、鼓膜穿孔、耳聋以及耳鸣等。耳部影像学检查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依据耳部结构的影像学表现对疾病进行初步的诊断和鉴别[2]。耳内镜也是最近几年耳科疾病诊断常用的一种工具,能够通过外耳道得到清晰可靠的图像,让医务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直观的对内耳情况进行观察,提升耳疾病的诊断几率。同时耳内镜还能辅助实施微创手术,主要优点为准确、创伤小、彻底清除病灶,安全性高等。

  1.2 鼻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临床常见的鼻科疾病有:单纯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窦炎、急性鼻炎、鼻甲肥大、鼻出血、鼻咽癌、鼻中隔、鼾症以及鼻息肉等。纤维内镜简称为内镜。通过咽喉插入纤支镜,能够直接治疗和诊断鼻咽喉不的疾病,主要是用其观察有无肿瘤、炎症以及肿物阻塞等情况,也可以用其取病变组织标本以及分泌物实施病理检查。纤维鼻炎喉镜能够灵便的调整弯曲部,能够顺利、快捷的达到病变位置,准确的发现病变部位。鼻内窥镜是近些年来发现最迅速的一种检查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鼻腔疾病,具有无痛苦、效果好等优势。

  1.3 咽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咽科常见的疾病有咽白喉、咽喉炎、咽异物、咽炎、咽囊炎以及会咽炎等。电子喉镜是诊治耳鼻喉咽的一种方法,设备上装有微型图像传染器,具有导光性好,分辨率高的优势,能够观察黏膜病变以及其他喉镜下不容易发现的隐匿、微小病变,能够早期对耳鼻咽喉疾病做出明确诊断,临床意义显著。

  1.4 喉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喉科常见的疾病包括喉阻塞、喉乳头状瘤、先天性喉哮喘、咽白喉、先天性喉裂等。窄带成像属于一种新型光谱图像增强技术,能够提升粘膜表层组织与血管成像的清晰度[3]。能够对喉部病变性质进行鉴别,提升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能够在喉癌根治的基础上,让全喉切除患者恢复发音、呼吸以及吞咽功能,同时能够发现细微的病变,实施间接喉镜下无法完成的手术。

  2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护理进展

  耳鼻咽喉科科室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大部分耳鼻咽喉科疾病患者在治疗后由于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科学的护理措施,而致使疾病再次复发。尤其是老年患者,身体的免疫力逐渐降低,在加上耳鼻咽喉手术的创伤很可能引起老年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4]。现今,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护理主要实施循证护理模式,临床意义主要是明确护理措施时,通过客观的临床研究资料作为根据,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和措施,进而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体的护理干预包括下属几个方面:(1)入院须知教育;患者入院之后,护理人员应详细的向其介绍医院的环境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环境。(2)健康教育;患者入院之后,应为其制定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多到病房与患者交流和沟通,掌握患者内心的想法和需求。(3)脱管和呼吸道阻塞护理;呼吸道阻塞和脱管的患者会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需要提升检查和巡视的力度,避免再次出现这类事件。(4)疼痛护理;疼痛会严重影响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内心情绪,应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保证其能够充足的休息,心态良好,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多为患者提供帮助和鼓励。(5)心理护理;多给予患者安慰和关心,及时帮助其缓解内心的不良情绪,提升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 小结

  最近几年,我国耳鼻咽喉科护理工作有了明显的完善,特别是新仪器和新技术在临床上的不断应用,逐渐的扩展了耳鼻喉科护士的工作范围,也使得其工作的独立性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因我国起步相对较晚,现今还没有建立成熟的专业体系,与现今所需的耳鼻喉科诊疗水平相比差异还较大。耳鼻咽喉容易出现感染,需要定期对其实施正规检查,积极进行预防[5]。这样不但能够预防各种疾病出现,同时还能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耳鼻咽喉疾病患者还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合理搭配饮食结构,积极的治疗和预防耳鼻咽喉疾病出现。在以后的发展中,重点应放在教育和临床结合,培养一批勇于肩负、德才兼备的人才,将不断的拓宽耳鼻咽喉科诊治的视野,为以后学科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坚实后盾。

  参考文献:

  [1]刘金港,张远波,蔡永华.12例鼻窦肿瘤相关性低磷抗D骨软化症手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4,24(17):154-155

  [2]阚浩玉,卞翠凤.心理护理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21):875-876

  [3]金淑均,陈小娣.优质护理服务在耳鼻喉内窥镜手术病人中的应用体会[J].健康研究.2014,48(06):475-476

  [4]闭金玉.老年患者全麻鼻内窥镜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38(04):286-287

  [5]陈小丽,肖彩群,李晴华,等.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5,12(01):164-165

  郁晓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