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普外科,工作质量
  • 发布时间:2015-10-20 14:33

  摘要:普外科护理是关涉手术质量和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笔者从普外科护理的工作实践出发,从普外科护理的护理模式、人员队伍、非安全因素等方面,探讨了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策略,包括:一是要开展护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二是要加强护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三是要以制度建设为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48-01

  护理工作的质量关系到医疗服务的质量特别是患者的预后与康复效果。在护理领域中,普外科的护理是一个重要的前沿阵地。其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影响着医患关系,更是关系到护理安全和医疗风险的重要因素。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普外科护理由于其承担着对患者的检查、换药、抢救等一系列职责,因此,普外科的护理工作质量,就成为普外科护理管理的中心,也成为医院医疗服务管理的重头戏。

  1 研究进展

  很多学者和医务工作者对于外科护理管理领域,投入了较多的关注与探索。特别是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课题,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对于外科护理的模式与范式,有的学者提出了“整体护理”的理念,并将其引入用于普外科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1];还有的学者对于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指出采取医护合作健康教育的模式,要比沿袭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更为有效,符合患者诉求,有助于增强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认同感[2];有学者则从护理的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医疗价值,并以普外科护理为研究范围,对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个性化护理对普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质量具有正向价值[3],等等。还有的学者,从风险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规避不安全因素的建议与对策。[4]综上所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遍的借鉴价值和参考价值,这也为笔者进行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问题的研究与探讨,提供了坚实的铺垫与参考。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在普外科护理质量工作的管理心得与体会,从普外科护理的护理模式创新、人力资源建设、管理方法、护理非安全隐患排查等方面,探讨了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的困境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的策略与建议。

  2 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面临的挑战

  2.1 普外科护理模式的创新挑战

  在现代医疗的图景下,护理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新型生产力。在传统的护理模式视域下,护理与医疗成为两条平行并举的工作路径,缺乏有机融合,更谈不上协同推进。具体表现在查房和病例研讨中,护理与医疗都是“各自为政”,,也导致了医生与患者、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缺乏整合的理解与沟通,更有时候造成了封闭与割裂的状态,医生、护士、患者三者之间,自言自语,却又无法达到有效的话语沟通,造成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理解无力,也反过来影响护理工作对医生、患者的诉求,呈现为应对乏力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

  2.2 普外科护理人员的队伍挑战

  普外科涉及的外科手术种类较多,对于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也较高。繁杂的普外科护理工作,也对护理人员队伍构成了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护理人员队伍中,年龄结构不尽合理。从普外科护理人员的年龄结构看,主要是低年资护士即工龄不足五年的低年资护士约占普外科护理人员的三成,她们普遍具有体力优势,也怀有较高的工作热情,但是,受到工作经验与阅历的不足限制,造成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普遍不足。二是护士队伍的人员数量供给危机。突出地表现为科学合理配置的问题,普外科护理人员承担较多的配套的工作。例如:与医生沟通、管理耗材、器械更换、患者心理疏导等工作,上述这些巨大的工作量,也引发了护理人员长期处于亚健康的透支状态,成为普外科护理人员队伍的面临的挑战之一。

  2.3 普外科护理的非安全因素的挑战

  当今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风险业已成为当前医疗领域的重大隐患。在普外科护理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为:护理过程中的非安全因素挑战。护理管理制度不尽完善、管理氛围缺乏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责任心淡化等问题,导致护士之间有效沟通不足、人际关系矛盾、职业倦怠等诸多问题[5]。在术后护理中,一些护士的无菌操作执行不力,导致患者术后感染和并发症等问题,对护理工作质量构成了隐形安全风险。

  3 普外科护理工作质量提升的策略探讨

  3.1 开展护理模式的创新实践

  研究与实践表明,在我国当前护理模式的创新实践中,医护一体化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比较有应用前景的价值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将医护结合起来,以职称、资历等要素,将医生与护士划分为四个医护小组(含:甲状腺、胃结肠、肝胆胰脾、糖尿病)。从查房、术前讨论、会诊,到术前术后的护理、健康教育等环节,医护小组成员都共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增强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信息反馈、疗效评价等作用被充分发挥,医护之间的沟通更加紧密,提升了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

  3.2 加强护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一是要形成老中青的学习帮带模式。针对中低年资护士开展拜师傅、结对子活动,以高年资护士的业务优势为龙头,提升护理人员队伍整体的规避手术风险的能力。二是要构建360度的立体化学习体系。开展职业道德学习、案例研讨、医疗法规解读等活动。三是要加大执行力度。要保证学习的实效,将普外科护理人员学习长效化、常态化。切忌纸上谈兵,形式主义,采取职业比武、精品团队、模拟演练等抓手,提升学习效能。

  3.3 以制度建设为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保障

  一是要注重制度的激励作用。在护理管理中,首先要注意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注重工作实绩。跟进日常考核,不段完善考核体制,发挥好制度的引领作用和建设作用,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注重制度的保障作用。必须要从普外科护理管理的实际诉求出发,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对护理管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科学研判,开展普外科护理管理制度的“顶层设计”。三是要注重制度的执行力度。以管理制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于爱玲.整体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医药,2015,01:200-200.

  [2]赵卫红.医护合作健康教育模式在医院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4,01:337-338.

  [3]武秀丽.个性化护理与健康教育在普外手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17:3505-3506.

  [4]张二凤.普外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1:151-152.

  [5]魏丽.关于护理工作职业倦怠的分析研究[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2:130-130.

  庄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