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超声检查,胎儿,畸形
  • 发布时间:2015-10-20 14:01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进行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检查切面情况,探究其临床意义。结果:畸形62例,正常122例,畸形胎儿中,消化道畸形8例,心脏畸形12例,唇腭裂10例,膈疝2例,水肿综合征9例,脑神经系统畸形13例,肢体畸形3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例。产妇引产或生产后,经病理学证实,所有胎儿中,畸形胎儿52例,超声检查47例,检出率90.4%,漏诊5例,漏诊率9.6%。结论: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诊断效果明显,能够为新生儿出生质量提供有效保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31-01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超声检查筛查胎儿是否具有先天性缺陷,常规超声检查无法检测出染色体异常或微小畸形[1]。近年来,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深入探究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的结果与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进行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的孕妇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6.8±3.3)岁,孕周16~26周,平均孕周(19.6±3.2)周。入选标准:均为单胎产妇;均在本院检查者;所有产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选用仪器:Siemens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检查方法:孕妇取平卧位,逐步扫查胎儿头颅、面部、胸腹腔、脊柱、肢体。

  1.3 评价指标

  检查切面:颅脑切面、唇面部冠状切面、脊柱切面、胸腔切面、腹部切面、双四肢切面。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计数资料使用%表示,采用X2检验,对比差异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检查切面结果

  184例胎儿中,诊断结果显示畸形62例,正常122例,畸形胎儿中,消化道畸形8例,心脏畸形12例,唇腭裂10例,膈疝2例,水肿综合征9例,脑神经系统畸形13例,肢体畸形3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例。产妇引产或生产后,经病理学证实,所有胎儿中,畸形胎儿52例,超声检查47例(90.4%),漏诊5例(9.6%)。

  3 讨论

  近几年,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放宽,新生儿基数较大,导致产妇产前检查意识不强,致使胎儿出现畸形的几率无法下降,导致胎儿出现畸形的因素包括:孕期感染、孕期吸入二手烟、流产史、家族遗传史、孕期不合理用药、孕妇遭到精神刺激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我国畸形类型出现最多的包括:消化系统畸形、心血管系统畸形、中枢神经系统机型、唇部畸形与泌尿系统畸形[2-3]。对中孕期胎儿进行系统切面筛查,能够帮助医务人员发现异常胎儿,并尽快明确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中孕期胎儿的存活率[3-4]。颅脑切面:从颅脑顶端横切面逐步筛查,检查颅骨光滑度与完整度,测量胎头颅后窝池、小脑横径等指标。检查是否存在小脑发育不良、颅后窝池消失、脑裂畸形、三叶草头等情况;唇面部切面:扫查胎儿侧面轮廓,检查胎儿是否存在无下颚、裂鼻、前额扁平、口角等状况;脊柱切面:检查胎儿椎管形态、椎弓与脊髓大小、数目,可对先天性椎管狭窄、脊柱裂等情况进行筛查;扫查胸腔切面,可筛查心室发育不良等情况;腹部切面可十二指肠闭锁、多囊肾等状况;双四肢切面可检查胎儿是否存在肩胛骨缺如、骨化不良、股骨异常、足趾异常等情况[5]。

  研究结果显示,184例胎儿中,畸形62例,正常122例,畸形胎儿中,消化道畸形8例,心脏畸形12例,唇腭裂10例,膈疝2例,水肿综合征9例,脑神经系统畸形13例,肢体畸形3例,中枢神经系统畸形5例。产妇引产或生产后,经病理学证实,所有胎儿中,畸形胎儿52例,超声检查47例(90.4%),漏诊5例(9.6%),说明对中孕期胎儿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切面,能够有效提高确诊率,降低漏诊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漏诊的发生。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超声检查的功能也在不断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检测胎儿各项生理指标,对其开展多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同时可观察胎儿的实时动态,提高了临床检查的工作效率与诊断结果的准确性[6]。检查过程中,因中孕期胎儿活动能力强,部分切面不易显示,进行超声检查时,通常应提醒孕妇活动后再接受检查。超声诊断仪扫查至胎儿下肢时,应严密观察其小腿和足底,观察是否存在足内翻或足外翻的情况[7]。医务人员应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方法,认真检查各个切面,以提高畸形胎儿检出率与确诊率,提高超声检查的质量。

  综上所述,对中孕期胎儿系统切面进行超声检查,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有利于提高畸形胎儿确诊率,保证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胜利,文华轩.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07(3):366-381.

  [2]刘春花.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13):84-85.

  [3]李胜利,文华轩.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续)[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07(4):617-643.

  [4]倪向霞.中孕期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切面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8(6):44-44.

  [5]唐静,沈洁,冉素真等.产前超声筛查在诊断胎儿外耳异常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医学,2013,42(3):271-273.

  [6]王春连,周雪,李正斌等.超声标准切面在孕11~13+6周胎儿系统超声检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2):74-76.

  [7]王冬梅.胎儿系统性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师杂志,2014,07(z2):158-159.

  陈梦杰 陈铁志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