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 来源:保健文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身免疫性肝病,免疫反应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0 13:57
【摘要】目的:评估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本次入选的16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及62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自身抗体指标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各项自身抗体指标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能够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凭据。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体检测;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29-01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自身免疫反应而诱发的一类肝脏炎症性病灶,主要的临床特点为慢性、进行性[1]。该类患者临床症状不具特异性,部分有呕血及黑便发生。由于在临床中诊断较为困难,易引发漏诊及误诊,因此采取有效的检测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本次重点探讨了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入选的16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我院,男72例、女96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32岁、73岁,年龄均值(49.8±2.1)岁;78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90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另62例健康体检者同期收治于我院,男31例、女41例;最小、最大年龄者分别为31岁、72岁,年龄均值(48.6±2.3)岁。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检测工作。
1.2 方法
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本次入选的168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及62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自身抗体指标进行检测。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方面,其试剂盒由德国欧蒙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生产,自身抗体检测指标共四项: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诊断判定标准:①阳性:高于1:100;②阴性:不超过1:100。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各项自身抗体指标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在我国,慢性肝炎发病率颇高。相关报道[2]称:近年来,我国慢性肝炎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病毒性肝炎所占比重约为20%,该类肝炎疾病需引起临床重视。于自身面向肝病来说,由于临床不具特异性,并且鲜少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偶有呕血及黑便等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易发生漏诊、误诊等状况,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鉴于此,针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采取有效的临床检测方法便显得极为重要。
本次重点提到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采取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联合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阳性检出率、诊断以及临床分型等诸多方面[3]。由于其中的病毒性肝炎所占比重较大,因此采取联合检测还有利于疾病的区分,从而为进一步的诊疗提供积极的指导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自身免疫性肝病组中,抗核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26%、46.43%、29.17%、41.67%;健康体检组中,上述四项阳性率分别为4.84%、0.00%、0.00%、6.45%。由此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各项自身抗体指标检出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可知: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能够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科学凭据;因此,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利方.郑山根.周萍.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免疫学杂志,2009,25(02):202-204.
[2]谭立明.王园园.李华.明凤.陈娟娟.王外梅.熊金旺.魏明.161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研究[J].免疫学杂志,2012,28(12):1061-1064.
[3]加米拉·热扎克.李巍.张朝霞.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意义[J].新疆医学,2011,41(06):1-4.
赵黎 魏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