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院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效策略

  • 来源:保健文汇
  • 关键字:财务管理,医院,规范化
  • 发布时间:2015-10-20 16: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看病难、看病费用高这个问题上也得到了解决,医院在有效解决人们看病费用的同时也增加了医院收费处的工作量和难度。因此目前的医院在财务管理上就存在着许多问题,怎样合理有效的控制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时当前工作的一个重大难题。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61-6035(2015)9-0092-01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医疗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医院来说,财务管理是医院经济工作的核心也是医院正常运营的基础,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促进医院正常工作的有效进行。下面笔者根据当前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提出几条策略。

  一、做好收费环节管理工作,保证资金安全流通

  (一)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医院收费管理的基础是医疗服务价格的管理,规范医疗服务价格,既是为患者提供优质医护服务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收费员进行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手段。医院应按上级部门要求设置专门的物价管理部门,配备专职物价管理人员。并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国家的物价政策法规,宣传物价政策,组织医护等相关人员学习物价知识及有关规定,深入科室进行严格的物价自查工作。在日常物价管理中,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应认真学习物价政策法规,掌握物价收费的有关规定及知识,熟悉并严格执行相关物价管理规定。通过加强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和监督检查,尽量避免各科室的价格违法行为。

  2、督促指导收费人员合理收费。医院物价管理员应不定期的对医疗收费价格管理系统进行维护,对于物价管理机关新调整和增加的医疗收费项目及价格在医院收费系统中及时进行更新调整,在向各临床科室公布的同时对收费人员进行指导,避免错收费、多收费的现象发生。

  3、做好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及申报工作。医院物价管理部门对院内各科室上报的新增项目进行成本测算,协助确定各科室申报的医疗收费项目价格,并向物价管理机关申报收费。

  (二)明确各岗位收费人员的职责,从制度层面保证规范收费

  医院财务科要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医院各收费岗位职责制度,明确主管领导、收入核算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收费组组长、收费岗位(门诊收费岗及出入院处收费岗)、物价岗位等各个岗位在收费流程中各自的职责[1],保证医院收费工作的顺利进行。按各岗位职责每月进行考核并与院内综合目标管理考核挂钩,从制度的层面保证各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三)票据控制管理,进一步加强对收费员的监管

  为了加强对收费员的监管,财务管理人员在医院收费管理系统中加入票据管理模块,对收费员使用票据的领用、发出、核销等业务实行全程管理。收费人员在领用票据时,财务科票据管理人员必须通过医院收费管理系统将收费员领用票据的起始及结束编号授权给收费人员使用,收费员方可使用该票据段号的票据进行收费,这样做可有效防止票据被借用、错用,也可有效防止未经授权的票据用于收费行为。

  (四)加强对收费人员的培训、管理和监督,提高收费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收费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医院收费人员面对的是一群有特殊需要的服务对象,往往患者来院就医会有烦躁情绪,这就要求收费员要认真细致,做到快速准确收费以减少病人排队现象,避免病人往返,从自身工作角度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其次医院应加强财务收费人员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定期对财务收费专业人员进行法纪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再培训工作,提高收费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思想觉悟。

  二、强化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为加强医疗机构财务管理,促进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医疗机构财务管理水平,卫生部早在2006年就已经颁布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2]。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控制医院内部的一切经济业务,使之都能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预期目标进行,最直接的目标是厉行节约,防止差错和舞弊行为。在制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一)会计系统控制是财务内控制度的基础

  会计系统是一个医院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它通过记录和报告医院经济业务来反映医院的资产状况、经营成果等。要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就必须健全会计系统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部门制定适合本单位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处理程序,建立和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办法,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二)注重责任牵制,实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控制

  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涉及许多人员,包括审批人、经办人、财产保管人以及办理会计事项的记账人员等,为了有效监督,按照规定的程序,要求实行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审核该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经济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项经济业务的职务要分离;保管某项财产的职务与记录该项财产的职务要分离等等。在机构设置与岗位分工时,一定要明确各部门组织及上岗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并规定追究、查处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3]。

  (三)医院必须建立授权审批体系,以明确授权审批的范围、层次、程序及授权审批的责任

  医院必须健全支出的申请、审批、审核、支付等管理制度,明确支出审批权限、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审批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严禁无审批支出。医院对于重大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

  (四)建立财产管理控制制度

  以预防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注重程序制约,对主要业务如物资设备采购、药品采购和基建项目进行招投标的控制,必须经过授权、执行、记录、检查等控制程序;定期盘点和账实核对;严格限制未经授权的人员对资产的直接接触。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的财务管理必须树立起新的观念,通过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机制,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的平衡机制,合理安排每一次医疗活动,加强自我控制与管理,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固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彤彤,赵国华.浅谈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698-689.

  [2]李多.浅析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与完善医院财务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1,23:172-173.

  [3]谢坤红.加强医院财务管理适应市场经济[J].当代医学,2009,07:15-16.

  梅咏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