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行家”上线看病害防治难题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养殖户,病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0-28 15:32
10月10日,由《农财宝典》创办的“渔行家”手机平台服务系统将正式上线。这是一个集中了行业内100多位一线病害防治精英,不仅在纵向上打通“诊治—开方—反馈与跟踪”流程,横向打破地域限制,联通业内众多技术好手,形成水产病害的实时跟踪,更是一个突破现有行业桎梏,所构建的全新的病害防治社会化服务平台。
病害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广大从业者,无论是哪个品种,几乎都在上演着发病、用药、再发病、再用药的循环。其中有三个显著的特征:病情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发病的规律越来越不明显;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简单的手段越来越难见效。
以笔者之见,水产养殖病害之所以难,层出不穷的疑难杂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其中的关键,在于行业缺乏有效的应对系统。
说到病害防治这样一个技术型的话题,政府和院校各相关机构首当其冲,例如当前席卷全球的对虾病害,长期困扰业界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等等,科研界始终无法找到确凿的病因,或者得不到有效的防御手段。这其中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是长期以来,实验室研究难以落地,产学研无法形成有效的链条,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当前水产病害防治的主力军,是广大基层药店,以及养殖户凭个人经验、感觉,或者朋友介绍进行操作。而在现实中,很多药店经营者,由于各种利益关系的考量,违规开药、过度开药、搭售产品等现象普遍存在。即便排除这些因素,由于基层药店经营者水平参差不齐,往往会造成病情的误诊、错判,使养殖户陷入迷茫的境地。
从前些年开始,由各大饲料企业力推,一场看起来轰轰烈烈的服务营销在行业内展开,病害防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演变至今日,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执行人员的水平有限,同时受到产品销售压力和利益分成影响,病害防治更多演变成为一场产品的营销。
对于养殖户而言,最大的问题恐怕在于养殖观念的错位。缺乏理性、适度的生产理念,一切以低成本为准,以高产出为目标。虽然,在成本日益高涨的养殖行业,必然要对成本与收益做出最细致的考量,但是,随着养殖形势的整体的变迁,盲目追求低成本、高产的思维显然需要扭转。
由上述可见,整个水产养殖业,对于病害的反应体系,尚处在一个相当松散、散漫的状态,个别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经营个体,无法改变整个行业所处的低端水平。
近年来,随着养殖风险的不断增加,业界急需高效的服务能力。对于药物个体经营者或企业来说,无论是客观还是主观,对其能力的要求与日俱增。但我们还缺乏高效的反应体系,从病害的发生,预警到防治手段的研究,个体经营的防治者时常受困于地域等因素,难以在短期内实现有效的交流与互相增进。
落后的经营和生产思维,无法适应当前行业的发展,客观规律有着不可违背的力量。面对病害的挑战,简单、陈旧、落后的产能,必须要被淘汰;病害防治这个老难题,需要从新的角度,打破原有的陈规,构建更有效的组织形式。
孙岁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