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开始,我养鱼特别轻松”

  365模式支持,肇庆养殖户鱼塘生产整体升级

  在肇庆鼎湖区沙浦镇,我们见到了麦伟田,在他位于养殖场边的一幢二层楼房里,居高临下,刚好可以俯瞰他的大部分鱼塘。“最大那一口35亩的鱼塘,已建设成为365示范基地,目前主养草鱼和罗非鱼”,麦伟田介绍,他这个基地的365设施从去年11月开始建设,今年投入使用,经过半年多的时间,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非常轻松”,养鱼养了30多年,今年是“最悠闲的一年”。

  一年1批罗非鱼+2批草鱼

  肇庆是广东的罗非鱼主养区之一,麦伟田也有着多年养殖罗非鱼的经验,他介绍,在高明通威(佛山市高明通威饲料有限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目前采取1批罗非鱼、2批草鱼的养殖方式。

  “我这里有鱼苗标粗塘,还盖有冬棚,每年冬季都保一批罗非鱼苗过冬。”麦伟田介绍,他使用0.2-0.3斤规格的罗非鱼冬苗,每年四月投苗,投苗密度1600-1700尾/亩,采用纯投料的养殖方式,养到七月可以达到规格,可抓鱼上市。而标粗塘在投完罗非鱼苗之后,他会投放草鱼苗进行标粗。

  卖掉罗非鱼之后,再投放0.5斤左右规格的草鱼苗,每亩投放800-1000尾,养到入冬前,大约11月前后,鱼的规格可以达到2斤上,那时卖掉一批,每亩大约剩下300尾左右,再继续养到次年的投苗季节之前,卖4斤规格上的大草鱼。如此循环,再加上塘里的鲫鱼、鲮鱼、大头鱼等杂鱼,每亩水面的年产量可以超过5000斤鱼。

  高明通威技术服务经理王铭靖告诉记者,之所以设计这样一个模式,首先是考虑充分利用鱼塘,其次就是希望抓住每年上半年罗非鱼、每年年初大规格草鱼这两个行情,尽量确保鱼塘增产增效。

  从模式设计入手提升鱼塘效益

  “沙浦这里,原来的养殖方式不够科学,效率偏低。”王铭靖告诉记者,很多人每年养一造罗非鱼,买回来的朝苗直接下塘,年底前卖鱼,冬季就简单养一些大头鱼苗、白鲢苗之类,相对简单粗放,包括麦伟田自己,原本也用这样的方式。

  据高明通威在当地的业务员介绍,在前些年,沙浦镇一带很多人甚至连饲料都不爱用,就算用也选最便宜的,养草鱼就割草喂鱼,养罗非鱼的就靠塘边上猪舍的猪粪。和很多养殖户相比,麦伟田在管理上比较到位,他很注重细节的控制,对各个环节精打细算;同时,他还是个非常勤劳、刻苦的人,而且还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这也是公司将其选为建设示范基地的原因。

  王铭靖说,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按照公司为麦伟田定制的方案,在各个关键点下了比较大的功夫,例如种苗的放养,现在麦伟田投放的所有种苗都经过标粗,缩短养殖时间、而且大大提高了成活率;还有饲料的投喂,按照以前的粗放方式,养殖户很难计算塘里存鱼的数量、规格,经过规范的管理之后,可以对塘中鱼量进行准确计算,从而根据环境变化,选用最佳的投喂率等等。

  “以前养鱼,可以说赌博的意味比较重。”麦伟田对记者说,例如看好某年上半年的罗非鱼价格,通常都会把鱼塘放满朝苗过冬,赌冬天不会冷死太多鱼,但这样完全没有规划,听天由命,即便是有部分鱼剩下来,也由于不知道数量而难以开展生产。现在经过调整,整个生产变得很有秩序。

  365设施带来鱼塘全面改观

  “365模式,真的很不错。”在问到365模式示范基地的效果时,麦伟田直接给出了这样的答案。从今年开始使用以来,他有深切的感受,其中最得力的是360度投料和均衡增氧设备,还有底排污装置。

  “那口35亩的大塘,我以前用四台传统的投料机,还是不够,鱼吃料的时候密密麻麻堆成几叠。”麦伟田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鱼群局部缺氧很严重,现在改用一台360度投料机,投射面积达到1250平方米,可以供应该面积范围内的鱼同时均匀吃料,再加上围绕在投料机周围的30多个增氧盘,整个吃料过程,鱼群平静安稳,“这个设备用下去后,不仅鱼吃料的效果更好,而且个体更均匀,估算饲料系数至少能降低0.1-0.2。”

  在麦伟田看来,自己能过上“最悠闲一年”,更多来自于通威对于养殖科技化、自动化的升级,他现在每天把饲料倒在投喂机的仓斗里,到了时候就通过手机来控制投喂,以及增氧机的开动,自己只需到塘边查看水质和鱼的活动状况即可。

  不仅如此,麦伟田还是一个务实的人。今年他少养了1批草鱼,最主要的原因是罗非鱼行情长期低迷,造成难以投料,导致年初投放的罗非鱼要等到国庆节之后才会起捕,他打算把草鱼一直养到明年的年初出售。“其实,除了今年这样特殊的情况,我轻易不会改动自己的养殖计划。”麦伟田说,行情是很难准确捕捉的,与其如此,还不如按照既定的方案,按部就班地实施下去,首先保证鱼塘不轮空、并且保持一定的产量,追求长期的均衡效益。

  文/图《农财宝典》-新渔网记者 孙岁寒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