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刚 我要做一辈子演员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杨志刚,反派,表演,年代戏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1 12:40
看过很多多才多艺的男演员,一方面对其专业素养赞叹不已,另一方面对其人格魅力非常欣赏;杨志刚是其中一个有些特别的人,他的专业素养我们自不必说,而且他会在不经意间传达着自己独特的气息和信号,时不时的给大家一个小惊喜。这,也许就是杨志刚越来越被人们所喜爱的原因吧。
能够采访杨志刚在我看来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赶拍郭靖宇导演的新戏,所以他的时间总是被排得满满的,因此采访的时间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迟。不过能采访他让我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所以我愿意等待。终于时间被敲定下来,我如愿以偿。在交谈中,我听出他是一个为戏痴狂的人,为了演好戏他愿意付出一切,哪怕角色再小,再卑微。因为对于表演他只有两个字——热爱。
反派和“一身邪气”让他走红荧屏
杨志刚出道很早,但多年来一直是以饰演配角居多,并不为观众所熟知。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诸多小角色的积淀,慢慢的杨志刚的表演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称赞。直到电视剧《铁梨花》热播后,他饰演的“张吉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人气直升。在杨志刚看来,“张吉安”有着很鲜明的两面性,个性也相对复杂。尽管如此他还是把人物演绎得活灵活现,让人看了又爱又恨。
之后,杨志刚又相继在《将军》、《红娘子》中陆续出演了主要角色,实力和演技越来越得到认可。不过,在杨志刚前期的大部分作品里,他所塑造的角色大多以反派居多。从《龙虎人生》、《刀锋1937》、《秘密图纸》再到让他获得广泛认可的《铁梨花》,杨志刚在这些戏中大多都是剧中的反面角色,因此,也造就了他的“一身邪气”。
对于自己的“一身邪气”,杨志刚说:“有一次聊天,巍子哥就说我演正面角色从来没有收视率,反而演反派的戏收视率都高。当然,这只是个玩笑。对我来说,从没想过自己的戏路子将是什么样,我看到一个剧本的时候,只去单纯的感受这个角色,看看我能不能进入这个角色的心里,能不能按照这个角色生活,如果是反派角色,那么他为什么会作恶,我能不能体会得到?他是不是也有可怜之处?他是不是也有善的一面?我希望我所有的表演都是角色的,而不是杨志刚的,我不希望观众记住我的名字,而希望观众牢记我扮演的角色。”
十部作品终于让他从配角晋升到主角
最近杨志刚正在赶拍郭靖宇导演的新戏《勇敢的心》,这是两人合作八年、十部戏以来他首次挑大梁担任男主角。对于自己饰演的“霍啸林”,杨志刚说全剧最大的特点就是在霍啸林这个人物的成长过程,以及他所经受的历练。“我觉得一开始,霍啸林这个角色是卑微的、懦弱的、胆小的,但是他有一颗勇敢的心,慢慢地经过一些事情变得强大了起来,比如全家被杀,他计划复仇,再比如他在汉口大码头最后成为帮派老大,虽然表面懦弱,但是内心强大,能屈能伸,这也让霍啸林这个人物特别的阵势、立体。”
杨志刚坦言这次演绎霍啸林着实有一种要把自己掏空的感觉,“霍啸林前期的性格比较像《火蓝刀锋》里的蒋小鱼,其实表演的时候,《红娘子》里的梅贤祖跟蒋小鱼我用的是一招,就是耍着演。整体上是油嘴滑舌、很能说又很贫的一个形象,我发现很多观众喜欢我这样的表演,所以塑造霍啸林的时候,前面一小部分我用的也是这样的表演方法,延续了我惯用的招数,让他一开始很活跃,身上有喜剧的元素,观众会觉得他很好玩。”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前期我把表演中的喜剧部分都加到了他身上,后期我就自然而然地把这些表演技巧都隐藏起来,让‘霍啸林’变成一个内敛的汉子,我把这种表演叫做‘做减法’,不管是语气、眼神和走路姿势,我都用了全新的的表演方法。这样既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成长,也能让观众感受到我的成长。相比较来说,梅贤祖和蒋小鱼的变化没有霍啸林前后期那么大,这也是我觉得霍啸林这个角色比较特殊的地方。”
看杨志刚的戏大多都是年代戏,他很少涉及现代戏,尤其是演绎家长里短的更是寥寥无几,对于这一点杨志刚说:“我这个人就是比较拧巴、比较专一,为什么演了这么多的年代戏,因为现代戏里很多婆婆妈妈的剧情真的不吸引我,很多现代戏来找我,看了剧本之后都推了。我希望自己演的都是那种生离死别,是戏剧冲突最极致、最强烈的作品,我也希望尝试那种大悲大喜、在命运的边缘行走的人物。”
演戏要沉下心来,一点一滴的认认真真的打好基础
每每看杨志刚的戏,都会觉得他总能把角色演绎得非常逼真,就好像那一个又一个人物就是他本人一样,归根到底那就是他的实力的展现,这也正是自出道以来,哥哥郭靖宇对杨志刚所寄予的期待。回顾杨志刚的出道,多少会羡煞人。2003年,正值大二的杨志刚已经是章家瑞导演的文艺片《诺玛的十七岁》里的男一号了,此时的同班同学姚晨大概还沉浸于校园的静谧和美好之中。年轻小伙跟随着导演多次走过国际舞台的红地毯,像极了登上梦想之船的胜利者。那时杨志刚有点沾沾自喜,但是他更希望得到哥哥郭靖宇的肯定,所以他就找到郭靖宇来看这个电影,希望得到赞许,可惜事与愿违,他得到的是一盆从头到脚的冷水。“还不明白表演就去演文艺片。你这辈子都不会有出息,从小做起才会好。”杨志刚说自己当时有些懵了,原本想听到称赞的反倒被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通。不过从此以后,杨志刚再也没有接过类似文艺片男一号的邀请。
后来他听从了哥哥的话,沉下心来,认认真真的一个配角接着一个配角地演过来。十年时间,他保持着每年两三部片子的产量,饰演的配角不计其数。从被众人瞩目的男一号到各式配角的转变,换做别人,早就被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修炼弄的想要放弃,可是他却能平静的接受这一切,耐着性子的一部一部演下去。
或许,这和杨志刚跳过多年的舞蹈的经历有关。当年因为一次机会,杨志刚考取了当地的一家艺术学校,专门学习舞蹈。其实,那时他已经14岁,并不是学舞蹈的最佳年纪而且他还是班上年纪最大的一位。不过只要是他认准的东西,他必定全力以赴。所以学习期间,他付出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正是这股努力的劲头,他很快在舞蹈团脱颖而出,拥有了重要的位置。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觉得自己更向往大城市,因为错过了北京舞蹈学院的考试,他选择来京研修舞蹈一年。但是七年的舞蹈经历让杨志刚觉得自己在舞蹈方面缺了些火候,所以他考虑转行试试。之后在哥哥的建议下他决定考取北京电影学院,也正是因为当初的抉择我们才能看到如今活跃在荧屏中的杨志刚。
“表演将是我一生的事业”
杨志刚的脸偏瘦,不过轮廓分明,虽然总是饰演一些小人物,但还是给人一种很硬朗的感觉。他的笑容也很耐人寻味,微微牵起嘴角时,会给人一种坏坏的,不怀好意的感觉。可是如果他大笑起来,却又让人觉得豪爽、奔放。
杨志刚和黄海波是特别好的朋友,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很熟了。杨志刚说他最喜欢黄海波同学给自己起的外号“阿尔·帕西刚”,当然,他管黄海波叫“罗伯特·德尼波”。“阿尔·帕西诺是我永远的偶像,首先是因为他也身材不高,貌不惊人,但是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已经永远的留在了世界电影史的橱窗里。我对自己从来没有过任何过高的期望,但我希望像这位大演员一样把每一个角色都演出彩来。而且可以一直演到很老。我将把表演看作是我一生的事业。”
生活中的杨志刚说自己从来都喜欢独来独往,不善于扎堆做交际。但凡有了空闲,他宁可把自己关在家里捧上厚厚一摞书看整天整晚,也不愿出去寻点娱乐项目换换精神面貌;或者干脆就是呆在家里陪老婆和儿子。熟悉杨志刚的人,都会觉得他身上有股子拗劲,很执着也很坚定,你很难说服他扭转看法去做他最不擅长的敷衍,在他的生活与内心世界里,永远都存有一个密闭的自我空间,神圣而不可侵犯,而杨志刚也正是以此渐渐成为当下影视领域最特立独行的江湖符号,不妥协、不摇摆、不从流、不惶恐……
文:本刊记者 郭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