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年渐渐变得不会抱怨。经过无数看不见的辛苦、也被质疑、不理解、打击所珍视的品质、世俗的攀比之类。苦难有时是一所好学校,只要你看得见。感恩你所经历的一切,它都在度你。于是独自筏舟,坚定自己认为对的路,并允许自己微微调整,努力,本分,踏实,开拓自己心灵的版图。任何委屈苦难经过也悄无声息消化它,消化不了哭一场。没什么大不了。哭泣与睡眠有治疗的效果。一觉醒来,诸事平安。新的自己,新的思想。
有人经常在抱怨这个世界虚情假意,勾心斗角,人人都在算计而不择手段。我却觉得还好。即便真的中枪,别人拿走的也是外在的东西,钱财,抢走的职位,或者你的爱人什么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型社会,外面刮什么风都不要紧,而是风经过你处,经由你过滤,出去的是怎样的一阵风。你可以单纯,善良,乐观,宽容,原谅。别人能拿走的永远是外在的东西。你的内心才永远是你的自我滋养的港湾。
如今人人在追求身份地位金钱的路上,挤得头破血流。其实我觉得它们倒是一种束缚,当你身份高贵,有一定地位与标签,堆金的财富时,当他人接近你,赞美你,善待你,以为别人有所图,你以为别人在巴结或者算计你,你满怀戒心,处处一幅高高在上的姿态,一种刺耳的调子,其实你远离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友情,或者陌生人给你真诚的感情。
忌妒是另一支毒箭。它是最强大的失败者情绪之一。它毫无理性,而且制造荒诞的故事来让你分心。它会在最出其不意的时刻突袭,甚至可能在你欣赏交响乐的时候。虽然你从未曾想过做个大提琴家,甚至从未摸过大提琴,但是你可能对那个无辜、素未谋面的大提琴家开始嫉妒起来。只因为她的才华横溢,就足够让你的心中毒。所以女人们一般不喜欢范冰冰与林志玲,男人们不喜欢黄晓明与刘谦。道理一样。所以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能力,是「见好」。
当我们被欲望之箭击中,一切常识、沉着和清明都不见踪影,而假尊严、堕落和不道德就缓缓渗入。中了毒的人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无所不用其极。一个被贪念击中的人,可能会认为在街上拉客卖春的河马性感,而让枯坐在家中的美人痴等。如同扑火的飞蛾和上钩的鱼一般,世上无数的人都曾因贪恋食物、声名、赞誉、金钱、美貌和崇敬,而堕入陷阱之中。
「见好」是一种气度。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见好」。看得见他人的好,看得见自己的好,看得见宇宙山间丛林的好,看得见细微事物的好。我在很多年前就是如此,人家比你好,你暗自在后头哼一声,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更幸运一点罢了。再或者你躲避起来,给自己造一个亭台楼阁,腆在那里,不愿见他人的好。其实不对,要开阔自己的视角,去看见他人的好,真诚接纳他人的好,并快乐他人的好。再缔造自己的好。这个世界永远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如今我看得见每个人的好,真诚接纳他人的好,但也不轻易羡慕别人的好,每个人能力有限,只要做到自己那部分好,好到极致。人的比较对象永远只是自己本身。与外人无关。你每天多懂的一点,离你的理想更进一步。真正做到什么程度,其实结果没那么重要。人生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若一味求得结果,那就太无奈了,因为死亡是人共同的命运。没有其它。
佛教是一种智慧,若你通灵其中的内核。修行也不是你要吃素,禅坐,穿袈裟,它是日里月间你的一次醒悟,你的善举,你的平静处事,你不在只关注外在与标签,而是转向内心一次次普渡你焦灼的心。
所以我全然放下,倒是另置了一片天地,仿佛时刻感觉到体内有一股能量,如祥云在体内穿梭,若脑海吸收的正能量愈多,「见好」「感恩」「慈悲」「接纳」等等,那么它出来的东西愈强大。闭上眼睛,打开天眼,日复一日地吸收,吸收。待那股力量已经迫不及待,要从体内喷涌而出。
你会走向你向往的任何境地,轻松上阵,指哪到哪,只要你全身心给予它。此刻iPod里想起班得瑞「月光水岸」。雄浑,激荡,我的心将飞了出去,像天使沉溺。这种状态酷毙了。我爱死它了。幸福的是,它是现在生活的常态。
浮生无尽苦,三心不可得。世事幻影处,婆娑思归人。
默然静坐,与心相守。尘埃落定。
年轻的时候想过归隐,我也想过,就算痴爱人间烟火,我也肯定不是隐于市的圣人。茅舍青溪,孤村晚照。
文:寒一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