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清明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清明,祭祖,孝道,思念
  • 发布时间:2014-04-11 13:12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纷纷清明,泪纷纷思涌。

  这个节日,沉着追忆与奠念。

  当逝者安眠,我们能做的,就是寄一份深深地怀恋于心底。

  与此同时,珍惜当下,才是对人生最好地回应。且看,联络员的清明思念。

  孝与感恩

  华城衣秀(北京)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赵成杰经理

  每到清明,看到三三两两祭祖扫墓的人,我不由得想起《论语》中的那句话: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清明祭祖是我国的传统礼节,也是中华民族“孝”文化的具体体现。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孝道是贯穿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精神,也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石。

  孝道的前提应该是感恩。所谓“知恩报恩”。一个人首先要懂得父母恩,才可以自觉地做到孝养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到底有多重呢?佛陀曾经讲过一部经——《父母恩难报经》。经中说,假使我们左肩扛着父亲,右肩扛着母亲,历经千年,父母在我们背上大小便我们也没有丝毫抱怨,即使这样也不能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可见,父母恩之难报。

  我们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再到以后的小学、中学、大学的成长过程,无不渗透着父母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的付出与关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让我们看看父母逐渐苍老的容颜,默默地问问我们自己:拿什么来报答您?我挚爱的双亲!

  思念让爱长存

  北京顺美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张子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年一度,梨花风起。清明时节,人们怀着深深地感情,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从古到今,这个节日的形式演变地越来越不同,但我们的情感却始终如一。

  清明的意义不仅在于怀念逝者,更要关怀生者。我们需要把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清明时节,一个家族因为共同的记忆而相聚,亲情也会变得更加牢固和温馨。一个完整的家、一份永恒的思念、一份纯净的爱!

  清风送暖 微雨寄思

  北京雅派朗迪服装有限公司 品牌部经理 姜睿

  又是一年风柳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节唤起我们对逝去的所爱的人的怀念。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这唤起思念的节日。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回忆,像是大自然中的草木,在春风的吹拂下重生。在两相隔的世界里,思念,是唯一的连接纽带。清明节的雨是人们思念逝去亲人的泪水。天亦有情,洒下伤心雨。

  有些事不能从头再来,有些人已悄悄分开,有些思念还不能释怀,有些爱仍旧在心间。逝去的已回不来,好好珍爱当初,笑对将来,必有春暖花开!

  孝道与大爱

  北京靓诺派时装有限公司 杨兴

  善事父母,不离不弃,是狭义的孝。“始于事亲,孝敬父母,忠君爱国,其次事君,终于立年。”是广义的孝。

  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连在一起的。祭祖,是在提醒我们不能忘祖。因此,我们不能无知的把祭祖扫墓斥之为迷信、斥之为封建糟粕。清明节扫墓就是生者对祖先寄托哀思与缅怀的,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是弘扬先人倡导的孝道和感恩的美德。

  我国政府于2008年把清明节与端午、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确定为法定节日。这在过惯了政治节日的现实社会中来讲,实为来之不易。政府把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日就是为了继承弘扬传统,倡导孝道文化。新时代需要新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展现出的是一种大孝大敬大爱,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最大理想。

  孝道得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

  清明节感悟

  北京市新媒体技师学院 王琳

  清明,千年的传统文化与缤纷的现代文明交织流转,而其精魂,依旧是我们祖祖辈辈默默守护、绵延不绝的中华孝文化。

  在我童年懵懂的记忆里,每年此时,母亲都会准备些精致的饭肴去祭拜家中已逝的老人。由于当时年龄尚小,不完全懂得其中真正的含义。随着年龄渐长,那种逝而不可见的思念也开始在心里生根发芽,并且枝繁叶茂。

  生命是脆弱的,时间是飞快的。我们都有亲人已然逝去,在这一天我们因有共同的回忆相聚一起。回首往事,缅怀亲人,但我们不能单单活在哀思之中,我们更要将对逝者的怀念转化为对生者的关怀,让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磨化我们与亲人间的代沟,营造和谐而温馨的家庭氛围,让我们康健的双亲快乐、幸福地安度晚年。

  北京市宗洋制衣集团 孙卫志

  父母墓碑前,摆放着康乃馨和黄菊,红得真切、黄得平淡。它们不富贵,单纯地流溢着独有的朴实情感。恰如厚道的父母一生不变的风格。

  清明真情——这份永不泯灭的人间真爱。

  在怀念双亲的同时,我深深感慨。我活着,我幸运。

  活着是美好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就更显示了活着本身的一种顽强,一种至美。黄泉路上无老少。当我还有幸活在世上,并且身体健康时,就是生活赐予我的厚爱。

  我还是经常想到父母,想着和实践着他们对我的很多忠告。我不必经常检讨父母在世时,自己的那些大小过失。我知道父母了解我,能原谅我成长中的任何缺点毛病。我也没有为过世后的父母大兴土木,建筑超豪华的墓地。我爱父母,更了解和尊重他们。他们带着平和的笑容,一辈子信心十足地打理着艰辛的生活,朴实得不会对他人萌生戒备之心。他们不会喜欢儿女用这样的方式昭示富贵。那样地夸张金钱和时尚,他们会认为是欺世欺祖。

  我只是按照他们的话,天天在修炼自己——安于平凡、安于太平。

  小编感言:

  一度清明,几度伤情。

  看了几位联络员的真挚思文,不由地被深深触动。

  “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

  当清明的纷雨落下,青绿的柳条拂起,心中的怀念,也在时光中荡涤明净。

  活在当下,予以珍惜。

  爱,应分两份。一份宁谧逝者的双眸,一份牵挽生者的衣袖。

  就由此心,化一帘疏雨,把爱和孝,洒遍华夏大地。

  编辑:陈晓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