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心内科,老年患者,猝死,临床
  • 发布时间:2014-12-04 14:16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方法:对100例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期间心脏病猝死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有冠心病(39%)、高血压性心脏病(15%)、风湿性心脏病(7%)、扩张型心肌病(13%)、感染性心内膜炎(6%)、主动脉夹层(6%)、肥厚型心肌病(3%)、肺心病(3%)、急性心肌炎(3%)、其他(5%),60%的院内心源性猝死合并有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心脏骤停检测发现,48%的患者存在心室颤动,20%的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结论: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是与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合并症有关,对于心梗、心衰、心绞痛患者要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监督力度。

  关键词: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临床病因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导致的突然的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1]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症状,突然表现为意识丧失,多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的自然死亡,是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90%以上的SCD是心律失常所导致,而某些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肺栓塞、心脏破裂等亦可于1小时内迅速死亡,现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186例妇科急腹症病例的治疗进行研究,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择自100例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我院心内科住院期间心脏病猝死的老年患者病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在61-8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5岁,入院时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的治疗及抢救措施。

  1.2 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从急性的症状发作到出乎意料的心脏原因所致的死亡6-24h内者即确定为心源性猝死,冠心病的诊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心力衰竭的诊断依据NYHA分级方案。

  2 结果

  在该研究的患者入院初存在以下几种基础疾病,其中39例为冠心病患者,19例为心肌病患者,3例为肺心病患者,导致出现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因主要有冠心病3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60%的院内心源性猝死合并有心力衰竭,其中冠心病所导致的心源性猝死的患者人数最多,另外心力衰竭患者更易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通过对患者心率失常情况调查,48例患者催在心室颤动,20例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

  3 讨论

  心源性猝死(SCD)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所导致的突然的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症状,突然表现为意识丧失,多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属非外伤性的自然死亡,是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出现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2]90%以上的SCD是心律失常所导致,而某些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肺栓塞、心脏破裂等亦可于1小时内迅速死亡。SCD者绝大多数有心脏结构的异常,成年SCD患者中心脏结构异常主要包括肥厚型心肌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非粥样硬化性冠状动脉异常、心肌炎、浸润性病变等,[3]这些心脏结构的改变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病基础,而大多数SCD又是室性快速心律失常所致,导致SCD最常见的心脏结构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美国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所致SCD者高达80%以上,心肌病(肥厚型、扩张型)占10%~15%,其余5%~10%的SCD可由各种病因酿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内老年患者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是与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合并症有关,对于心梗、心衰、心绞痛患者要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监督力度的临床病因主要有冠心病(39%)、高血压性心脏病(15%)、风湿性心脏病(7%)、扩张型心肌病(13%)、感染性心内膜炎(6%)、主动脉夹层(6%)、肥厚型心肌病(3%)、肺心病(3%)、急性心肌炎(3%)、其他(5%),60%的院内心源性猝死合并有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心脏骤停检测发现,48%的患者存在心室颤动,20%的患者存在室性心动过速,[4]由此可见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主要是与患者的基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等合并症有关,对于心梗、心衰、心绞痛患者要警惕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加强监督力度,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范燕.急性心肌梗死致心源性猝死7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7):70~71.

  [2] 林志阳,贾丽霞,潘为涛.5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7,(12):2044~2045.

  [3] 李洁芳,万继荣,方志松,等.113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率变异性与恶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8):281~283.

  [4] 林运,刘欣.冠心病猝死的一级预防[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0,29(2):348~351.

  作者简介:鲍勇,男,1975.6月生,籍贯:江苏建湖,本科;

  鲍勇(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医院心内科 22470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