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医学解剖室环境控制要求与措施

  • 来源:卫生部公告
  • 关键字:医学解剖室,环境
  • 发布时间:2014-12-04 15:41

  摘要:医学解剖广泛应用与医院和医学院等机构,其目的是通过解剖实验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内部构造和解开生物密码,对于现代医学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医学解剖室是重要的实验设施,受到解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医学解剖实验室对于环境控制非常严格。各大实验室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去维护好、控制好解剖室环境。本文通过介绍医学解剖室主要污染物,分析环境控制要求,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医学解剖室;环境控制;保存;通风

  医学解剖室的环境控制,一直是困扰医学院及其他机构的重点问题,它是保存和利用实验对象的重要因素,许多解剖室虽然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由于时间的推移,面临着新问题、新挑战,原有的控制措施已经不能满足医学解剖室的需要。并且解剖室的环境卫生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国家早在2006年就出台相应规定,提出做好尸体解剖室改建设备更新和升级通知。文章根据分析解剖室主要污染源,结合控制要求,提出环境控制措施。

  一、医学解剖室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危害

  医学解剖室面对的实验对象相对特殊,其主要包括生物的尸体以及化学品。所以环境卫生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对医学解剖实验室的细分,可以分为尸体解剖室和病理解剖室。特别是病理解剖室随着现代医学的需要,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污染物及污染等级也不断加大。

  1.化学品及挥发的有毒气体

  由于尸体的保存需要利用化学品防腐,所以大量的化学品及挥发的有毒气体就成为了解剖实验室环境控制的头号对象。在实验室常见的福尔马林溶液,其本质就是甲醛,所以在尸体的保存、搬运和实验过程中,大量的甲醛挥发,轻则对人体皮肤、眼睛造成刺激,重则致癌。在实验室中,还摆放利用其它化学物品,在使用过程中,也会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破坏,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必须按照解剖规范操作,防止污染物侵害人身体。

  2.污染物的处理遗留物

  解剖实验室,每次实验过后都会根据相应的行为规范,去处理实验留下来的污染物,受到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污染物的处理不当,或者遗留,对于解剖实验室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主要有:人为操作不当,任意处理解剖垃圾,造成环境破坏;污染物残留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污染物不容易被发现和及时改进。而且这种危害是无形的,人们不能通过主动防御去制止类似的污染物。

  3.实验对象本身的污染物

  解剖实验室的实验对象是尸体,而这些实验对象本身就挥发着各种细菌和病毒。特别是病理解剖室,面临的病毒和病菌更是难以预防和抵御,解剖人员必须面对着被感染的生物,可能这些病毒都是未知的、具有非常强的传播能力的有害物质。例如:中国爆发的非典危机,专家必须顶着被感染的风险去进行解剖实验。

  二、医学解剖室环境控制要求

  1.解剖人员自身安全的原则

  解剖实验室在环境控制方面的最主要要求和目的就在于对解剖实验人员的安全。这是解剖室必须和首要能够保证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解剖实验室这种高危的工作环境,更需要让解剖人员感到实验室是安全的,一切要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并保护人员安全。

  2.污染不离开实验室的原则

  解剖实验室产生的污染必须在解剖实验室进行科学的处理,防止实验室污染物排放到外界,对外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而且由于其污染物可能是病毒,一旦进入外界环境,在外界环境中滋生,其后果不堪设想,也难以控制和治理。这对于解剖实验室来说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义务,在制定相关保护政策时,应加强类似规定,加强解剖人员的思想意识,保证污染在实验室得到控制和解决。

  3.解剖实验室设计科学原则

  解剖实验室设计的合理性,是解剖实验室能够抵御环境污染,形成对环境的控制有效手段。其中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重点需要关注以下问题:整体设计的合理科学,建立区域性隔离系统,提高解剖实验室的区域划分合理性;通风设计,通风是将高浓度的污染物进行稀释的重要措施,但是不得不考虑的是,通风不是简单实验室和外界的通风,应考虑污染不能直接排放到外界。

  三、医学解剖室环境控制措施

  1.健全制度管理,提升思想认识

  现在许多医学解剖室虽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措施,但是由于宣传和教育不到位,时间一长许多工作人员,在思想上就懈怠,疏于对解剖实验室的环境控制。所以要加强制度管理,严格行为规范,定期检查和监督。时时刻刻提醒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和责任感。

  2.科学设计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的有效安全

  解剖实验室大量的化学有毒气体挥发,需要通过通风进行疏散和稀释。传统的通风方法主要有通风罩排风,但是这种方式因为局限性明显,不能满足通风要求。现在介绍几种简单的易行的排风措施:局部下排风系统,送、排风结合排风系统。在排风系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到对污染物不仅仅要排,更重要的是治理,防止污染物外流,造成更大危害。

  3.加强个人的防护措施

  加强个人的保护是解剖室环境控制的重要手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对污染物源及污染物的直接接触,例如尸体的直接接触、空气的直接接触;进入解剖实验室,需要穿戴好相应的防户服、手套和口罩等,加强个人卫生;发生不良反应及时治理,特殊情况下,发生不良反应,要科学及时的处理,减少危害。

  4.合理的处理污染物,防止污染外流

  解剖实验室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不能直接的排放或者丢弃,应制定相关处理措施,防止污染扩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气体污染物,需要对气体进行检测,只有达到排放标准的情况下,才能排放;尸体的处理,一般解剖实验用完的尸体,会直接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去,但如果已经失去研究价值,不能进行解剖实验的尸体,需要由专人,按照规范处理;对实验人员来说,作为疑似污染来源,也需要在离开解剖实验时,进行全面检查,设置隔离区和卫生消毒间,防止病毒由实验人员带出。

  总结:医学解剖室的环境控制是医学解剖室的重点工作之一,它是保障和支持解剖实验顺利进行的关键,所以在环境控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遵循相应的控制原则,做好解剖室环境控制工作,保障解剖室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 苏喜庆.法医解剖室通风空调系统设计探讨[J].暖通空调,2013(43)

  [2] 周中平,赵寿堂,等.室内污染检测与控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 刘明星,韦正.医学院校解剖实验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及防护措施[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06)

  关宝丽(沈阳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辽宁省 110034)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