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智慧城市建设
- 来源:中国信息界•智慧城市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大数据,智慧城市,发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26 09:12
2014年8月27日,发改委等八部委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指导意见》是对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针对此文件的发布,一系列重大会议相继召开,中国智慧城市发展任重而道远。《指导意见》是否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取决于我们各级政府用什么样的智慧实施《指导意见》提出的发展途径。为落实《指导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去年10月3日,国家发布了《促进智慧城市发展部际协调工作制度及2014-2015年工作方案》的通知。去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又研究起草了《关于抓紧制定我国大数据国家战略部署势在必行》的专题报告,要求发改委和工信部提出相关的指导性文件。自去年8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还联合起草了《大数据应用和发展国家战略》。从这些文件的陆续出台不难看出,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信息化的当务之急,是信息化发展的题中之义。
当前,我们对大数据的认识还十分片面。什么是大数据?我们认为,大数据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人类社会活动的经验融合,代表了大量、广泛、高速增长的数据,大数据同时也是新一代的信息架构和技术,更是我们应用信息资源发现知识,创造价值的新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结合发改委对于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的相关研究,我们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既有针对国内大数据应用和发展的调研,也有针对国际形式的预判,我们分析了包括美国、法国、欧盟,爱尔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在内的多个国家的发展数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近年来,大数据在国际上具有十分强劲的势头,大数据应用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方向。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多项文件都已对大数据做了相当清晰的描述。事实上,国内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在开展以政府推动相关行业发展的大数据研究。从应用和需求上看,大数据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省市重要的发展方向,大数据的发展倒逼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多地发展的趋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的学术界要有更好的平台支撑我们的应用。我们认为,大数据已经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国家基础性的战略资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推动社会生产要素的网络化共享、集约化集合。过去的政府是拍脑袋的政府,而现在,我们要更加重视数字思维,无论如何理解大数据,我们的政府都要越来越多的用数据说话,用数据来管理,用数据进行创新。
从未来的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我国发展大数据可能要从更大的宏观的视野审视。可能并非4个“V”,或者5个“V”,这要求我们利用社会上海量信息资源为我们社会创造服务,这一项工作的核心是借助社会发展的趋势培育产业,释放数据红利,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使我国从网络大国发展为网络强国,数据大国发展为网络强国,这才是我们推动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
因此,我们一方面要以政府牵头,推动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宏观管理的科研化程度。另一方面还要推动整个社会的创新应用,推动民生领域的产业升级。当下,我国在互联网行业已具备了决定全球发展的重要产业实力,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给我们未来的互联网经济及大数据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先锋作用。
未来,大数据能够使我们上中下游形成良好的配合,为整个生态体系及政、产、研、用的衔接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统筹大数据资源,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设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等等各种因素。当下,数据的开放,大数据资源统筹安排是我们需要深入和有效研究的重要方面。
智慧城市是大数据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体现信息惠民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是信息,是知识,也是治理。因此,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必然能够从根基出发,为智慧城市发展,为未来的信息共享,为知识的建立,为智能的协同提供良好保障。因此,我们要根据《指导意见》的相关文件精神,推动智慧城市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在智慧城市架构下使大数据成为重要亮点。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强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在电子商务、工业设计、科学研究、交通运输等领域创新大数据商业模式,服务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